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需要思考与实践的课题。作为传统的语文学科如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合,如何带领学生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转场到有双板、白板、paid、Inspiration等信息技术支持的未来教室,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结合一节作文课,从学习情境创设、学习资源整合、学习成果展示、作业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阐述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观点。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融合;情景创设;资源整合;成果展示;评价方式;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92-2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影响未来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教学装备进入课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能从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需要思考与实践的课题。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必将改变教育教学的行走方式。作为传统的语文学科如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合,如何带领学生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转场到有双板、白板、paid、Inspiration等信息技术支持的未来教室,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将从一节作文课说起。下面就从学习情境创设、学习资源整合、学习成果展示、作业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阐述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观点。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又包括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其中的提高“写作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写作列出了八条要求。其中第二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要能在作文中写出事物的特征的前提是细致地观察和用心地发现。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通常是在课堂上由教师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去描写具体的人和事物。因为教师不可能把原型的人或事物搬到课堂中去。当然老师会在课前布置去观察某种事物或者某个人的任务,这样学生有了课前的直观了解才能在课堂上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来描述,从而达到写出事物或人物特征的目的。但是实际教学中老师会发现两种情况,一类学生通过自己课前充分的观察,加上老师课堂上的引导,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另一类学生由于课前没有实践性地观察,那么对课堂上所要写的事物或者人物就是陌生的,老师的引导也无法完全唤起他对事物或人物的认识,因此这类学生就难以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这节课的学习也就是无效的。
在初一语文下册课本中第一次的写作主题就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在教学时就利用了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来创设了课堂教学的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前准备中,我利用网络搜集了几张人物图片,有极富个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有深受学生喜欢的偶像周杰伦,还有虚拟动漫人物大白。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人物都具有着独特之处。如卓别林塑造的大头皮鞋外八字的荧幕形象已经成为了这个喜剧人物的标签,他的外貌服饰是独特的;周杰伦的歌风靡一时,他已经成为了大众偶像,但是最有特点的并不是他的创作才华,而是一句“哎呦,不错哦”的话;动漫人物大白在电影中亮相就成为了学生喜欢的对象,他那竖起的食指是一个解不开的谜。这三个人物分别从外貌、语言、动作三个方面体现了人物的特征,体现了人物的个性。为了体现这三个方面的不同,我对卓别林的照片进行了皮鞋、腿、拐杖、身体等部位依次出现的自定义动画处理,让学生跟着图片出现的先后去猜测这个人物是谁。在展示周杰伦的图片时我搜集到了他的话语的音频文件,让学生通过听声辨人。对于大白的处理则是采用动态图片来突出他的竖起食指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个人物是谁。这是我在这节作文课上导入环节所做的设置,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多种不同形式的猜谜游戏中,分辨出了人物的特征,学生在5分钟的导入情境中,思维一下子被激活,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为整节课开了个好头。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是毋庸置疑的。
二、运用信息化资源的丰富性整合内容,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需要适当的素材,没有好的素材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这些素材的来源之一是生活。生活又包含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其次素材还来源于前人或他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当然这些文学作品也是基于生活基础上的创造。再次以生活为基础的想象也是写作的素材来源。要从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获得素材,就必须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搜集素材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写作的核心仍然是写作的方法。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光有好的素材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好的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这些写作方法的学习主要是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学生只是记忆性地在大脑中储存这些零散的知识。然后在写作时加以运用。这种方法对于课堂听课不专心的同学来说毫无疑问是低效的。
怎样提高学生在作文课上的学习效率,笔者还以《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主题作文课的教学环节为例来说。源于家庭生活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听取他人故事的兴趣,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人的故事是不可复制的。而源于学校生活的素材学生就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这节作文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了几个短小的学生活动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观察某个同学,并且用语言文字口头表达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因为是身边熟悉的人,同学们都能说出这些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人物的。在我们所学过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描写人物的范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利用ipad搜索摘录了《童年的朋友》《安恩和奶牛》《一面》《我们家的男子汉》以及《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文字。在学生朗读之后讨论这些作品中写了哪些人物和作者所运用到的写作方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运用了信息化资源的丰富性来整合了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从生活到文学,从普通人到伟人,从孩子到老人……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创作的人群。让学生懂得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了解了这些关于写作人物的知识之后,我让学生运用Inspiration软件,在课堂上绘制概念图,梳理描写人物特点与个性的知识体系,层次清晰。在写作知识建构完成的情形下,学生则再次运用Inspiration软件画出此次写作内容的框架,一篇作文的“地基”就基本完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在浓浓的兴趣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波莉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信息化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地探索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灵活性展示成果,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焕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为目标。而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这句话可能给了我们答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愿望的驱动力。在马斯洛的心理需求金字塔中渴望被认同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赞扬是对他最好的激励和鼓舞。
传统的语文课堂给予学生的赞扬有老师的评价性语言、同学肯定的掌声。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单一的。而现在我们就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操作的灵活性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我教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主题作文课时,当学生完成了课堂练笔的环节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成交流自己的作品,每个小组推荐出比较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我把学生推荐出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为了便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作品,我运用了双板中的拍照功能,把学生的作品定格在屏幕上,然后带着学生一边看,一边利用工具中的记号笔圈画出精彩之处,利用放大镜来放大,学生的印象也就得到了加深。写出优秀作品的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性的评价中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教育家赞科夫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就能很好地创造出学生学习的诱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信息化平台的交互性改进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要求。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多由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划出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圈出学生作文中的错字,最后写出评语。评语可以是点出文章的不足,或是总结作文的优点。
总之,批改工作由教师一人完成。也就是说学生只能看到老师一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而事实上老师一人的观点并不一定是最客观的评价。这样对学生的创作就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也许学生就会因为老师的一家之言而对自己的创作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对写作的兴趣。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为了革除这种弊端,教师会想方设法改变批改的方式。比如实行学生之间的互相批改,往往以同桌互批,小组成员之间互批的形式。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地扩大了学生之间交流,使得学习效果的反馈更加公平公正。但是这种交流的范围依然是有限的,不能做到全员参与对同一作品的评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我们搭建了强大的交流平台,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面更宽更广。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解决了上述传统作文评价的局限性。我就利用了学校的moodel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建立班级账号,发布话题,让学上把自己的作文传到moodel平台上,其他学生可以在所在话题下发表帖子,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老师在讲评时,就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评论来概括归纳此次作文的优点以及存在问题。这样的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学习方法时说:“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这些方法,从而能自学。我想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分析比较归纳,从别人身上汲取有益的经验为自己所用,这才是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的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中,它正逐步地创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探索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我想如果能将传统的语文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必将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融合;情景创设;资源整合;成果展示;评价方式;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92-2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影响未来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教学装备进入课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能从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需要思考与实践的课题。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必将改变教育教学的行走方式。作为传统的语文学科如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合,如何带领学生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转场到有双板、白板、paid、Inspiration等信息技术支持的未来教室,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将从一节作文课说起。下面就从学习情境创设、学习资源整合、学习成果展示、作业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阐述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观点。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又包括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其中的提高“写作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写作列出了八条要求。其中第二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要能在作文中写出事物的特征的前提是细致地观察和用心地发现。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通常是在课堂上由教师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去描写具体的人和事物。因为教师不可能把原型的人或事物搬到课堂中去。当然老师会在课前布置去观察某种事物或者某个人的任务,这样学生有了课前的直观了解才能在课堂上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来描述,从而达到写出事物或人物特征的目的。但是实际教学中老师会发现两种情况,一类学生通过自己课前充分的观察,加上老师课堂上的引导,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另一类学生由于课前没有实践性地观察,那么对课堂上所要写的事物或者人物就是陌生的,老师的引导也无法完全唤起他对事物或人物的认识,因此这类学生就难以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这节课的学习也就是无效的。
在初一语文下册课本中第一次的写作主题就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在教学时就利用了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来创设了课堂教学的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前准备中,我利用网络搜集了几张人物图片,有极富个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有深受学生喜欢的偶像周杰伦,还有虚拟动漫人物大白。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人物都具有着独特之处。如卓别林塑造的大头皮鞋外八字的荧幕形象已经成为了这个喜剧人物的标签,他的外貌服饰是独特的;周杰伦的歌风靡一时,他已经成为了大众偶像,但是最有特点的并不是他的创作才华,而是一句“哎呦,不错哦”的话;动漫人物大白在电影中亮相就成为了学生喜欢的对象,他那竖起的食指是一个解不开的谜。这三个人物分别从外貌、语言、动作三个方面体现了人物的特征,体现了人物的个性。为了体现这三个方面的不同,我对卓别林的照片进行了皮鞋、腿、拐杖、身体等部位依次出现的自定义动画处理,让学生跟着图片出现的先后去猜测这个人物是谁。在展示周杰伦的图片时我搜集到了他的话语的音频文件,让学生通过听声辨人。对于大白的处理则是采用动态图片来突出他的竖起食指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个人物是谁。这是我在这节作文课上导入环节所做的设置,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多种不同形式的猜谜游戏中,分辨出了人物的特征,学生在5分钟的导入情境中,思维一下子被激活,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为整节课开了个好头。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是毋庸置疑的。
二、运用信息化资源的丰富性整合内容,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需要适当的素材,没有好的素材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这些素材的来源之一是生活。生活又包含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其次素材还来源于前人或他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当然这些文学作品也是基于生活基础上的创造。再次以生活为基础的想象也是写作的素材来源。要从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获得素材,就必须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搜集素材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写作的核心仍然是写作的方法。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光有好的素材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好的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这些写作方法的学习主要是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学生只是记忆性地在大脑中储存这些零散的知识。然后在写作时加以运用。这种方法对于课堂听课不专心的同学来说毫无疑问是低效的。
怎样提高学生在作文课上的学习效率,笔者还以《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主题作文课的教学环节为例来说。源于家庭生活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听取他人故事的兴趣,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人的故事是不可复制的。而源于学校生活的素材学生就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这节作文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了几个短小的学生活动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观察某个同学,并且用语言文字口头表达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因为是身边熟悉的人,同学们都能说出这些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人物的。在我们所学过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描写人物的范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利用ipad搜索摘录了《童年的朋友》《安恩和奶牛》《一面》《我们家的男子汉》以及《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文字。在学生朗读之后讨论这些作品中写了哪些人物和作者所运用到的写作方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运用了信息化资源的丰富性来整合了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从生活到文学,从普通人到伟人,从孩子到老人……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创作的人群。让学生懂得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了解了这些关于写作人物的知识之后,我让学生运用Inspiration软件,在课堂上绘制概念图,梳理描写人物特点与个性的知识体系,层次清晰。在写作知识建构完成的情形下,学生则再次运用Inspiration软件画出此次写作内容的框架,一篇作文的“地基”就基本完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在浓浓的兴趣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波莉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信息化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在老师的引领下不断地探索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灵活性展示成果,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焕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为目标。而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这句话可能给了我们答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愿望的驱动力。在马斯洛的心理需求金字塔中渴望被认同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赞扬是对他最好的激励和鼓舞。
传统的语文课堂给予学生的赞扬有老师的评价性语言、同学肯定的掌声。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单一的。而现在我们就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操作的灵活性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我教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主题作文课时,当学生完成了课堂练笔的环节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成交流自己的作品,每个小组推荐出比较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我把学生推荐出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为了便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作品,我运用了双板中的拍照功能,把学生的作品定格在屏幕上,然后带着学生一边看,一边利用工具中的记号笔圈画出精彩之处,利用放大镜来放大,学生的印象也就得到了加深。写出优秀作品的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性的评价中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教育家赞科夫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就能很好地创造出学生学习的诱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信息化平台的交互性改进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要求。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多由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划出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圈出学生作文中的错字,最后写出评语。评语可以是点出文章的不足,或是总结作文的优点。
总之,批改工作由教师一人完成。也就是说学生只能看到老师一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而事实上老师一人的观点并不一定是最客观的评价。这样对学生的创作就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也许学生就会因为老师的一家之言而对自己的创作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对写作的兴趣。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为了革除这种弊端,教师会想方设法改变批改的方式。比如实行学生之间的互相批改,往往以同桌互批,小组成员之间互批的形式。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地扩大了学生之间交流,使得学习效果的反馈更加公平公正。但是这种交流的范围依然是有限的,不能做到全员参与对同一作品的评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我们搭建了强大的交流平台,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面更宽更广。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解决了上述传统作文评价的局限性。我就利用了学校的moodel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建立班级账号,发布话题,让学上把自己的作文传到moodel平台上,其他学生可以在所在话题下发表帖子,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老师在讲评时,就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评论来概括归纳此次作文的优点以及存在问题。这样的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学习方法时说:“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这些方法,从而能自学。我想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分析比较归纳,从别人身上汲取有益的经验为自己所用,这才是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的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中,它正逐步地创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探索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我想如果能将传统的语文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必将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