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型”学生优点明显
通过参加自主招生方式进入高校的“自主型”学生,和千军万马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学生有何不同?最早“试水”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之一——武汉大学,推出全国高校首个自主招生学生素质报告,回顾该校5年来的自主招生之路。报告显示,通过自主选拔进入高校的学生优点明显。
据统计,5年来,共有2.2万人报名参加了该校自主选拔,最终录取进校1299人。该调查涉及学校28个院系,其中自主招生的学生分为自然过线和降分录取两个组,后者是指通过自主招生资格选拔、在高考时未达到武汉大学各省分数线的学生。
调查报告显示,过半院系认为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社会活动能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发展潜质等方面表现明显优秀;在学业水平上,自然过线组的学生明显优于普通高考学生,降分录取组与普通高考学生能力相当;在动手能力上,自然过线组存在明显优势,而降分录取组的能力则稍逊于普通高考学生;在获奖方面,自主招生学生和普通高考学生旗鼓相当。
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负责人介绍,比较各个学校的招生方案不难发现,四类考生最有可能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幸运儿”,即:在中学阶段一贯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特优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特长生”;在中学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活动能力突出的学生;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
该负责人表示,“自主型”学生与普通高考学生两者之间并不是截然相对的,建议中学生在参加自主招生之前先对自己进行客观分析,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自主选拔。
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是希望将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纳入高校,实现高校招生的评价多元化和选拔多样化,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进名校,自主招生是捷径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教授在复旦大学招生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自主招生渐行渐近”的文章,明确建议上海市的高中毕业生不能仅仅依赖于统一高考这条途径,还要积极参与大学的自主招生。
郑方贤教授指出,2008年的上海高校招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可能被忽视,一是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重点中学学生进入名校的人数明显减少,二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高考录取人数。“自主招生政策的推进,使高考不再是考生进入高校的惟一途径——自主招生渐行渐近。”郑方贤教授强调上述两个变化的深远影响应当引起2009年及以后高中毕业生的充分重视,“大家不能仅仅依赖于统一高考这惟一的途径,而要放远眼光,加强素质培养,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大学的自主招生。”
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也透露,2008年上海交大在上海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进校的人数,已经超过高考选拔进校的人数,且2009年会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对于上海本地的考生来说,今后要想进入复旦和上海交大,如果不参加自主招生,就必须在高考时考出非常出色的成绩,才有可能被录取。不过,对此变化,也有一些普通高中学生提出异议,因为毕竟他们能参加自主选拔的机会很小,不管高考制度有何弊病,但和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在同一条件下竞争,而如今虽然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后可以毫无顾忌地报考名牌高校,但录取名额却大幅减少,和那些通过自主选拔被名牌高校录取的重点高中学生相比,略显不公。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题很“雷人”
在保送生暨自主招生、文艺特长生笔试中,清华大学分别举行了中英文、数学、物理和历史科目的考试,北京大学则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和物理、化学科目考试。
包括小语种和影视编导特长生在内,共有15611人报名参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而清华也有13000多人报名参加。经过初选,北大有近4000人,清华有3000多人参加了保送生暨自主招生考试。
清华招办老师介绍说,和往年相比,清华大学今年的测试题变化较大,内容不拘泥于高中的教学大纲,形式也比较灵活,知识面宽、创造力强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清华的语文和英语在同一张卷子上,即中英文综合考试。语文有四篇阅读短文,第一篇内容与白居易有关,第二篇讲的是奥巴马与中国的内容,第三篇是城市记忆,第四篇是传统文化与油画。作文题的要求竟然是:如果把这四篇文章放在一个报纸版面上,你将会拟定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并写800字的文章说明拟此标题的理由。此外还有:
从“酷”“粉丝”“小众化”“媒体”等10个流行名词中选择5个,来解释其含义。
《汉书·艺文志》中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先用现代汉语翻译,再用英文概括其大意并用英文评论其观点。
北大试题则有:
写出两个成语,要求曲解它们的意思。(例:语重心长,语言说得太重了,心里长时间难过;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在过年)
上联“博雅塔前人博雅”,要求对出下联。
有腐败分子认为,腐败是一种人人难免的“普遍本性”,它有助于刺激消费、增进感情,有利于经济增长,无害于和谐社会。请你写一篇文章驳斥“腐败无害论”,要求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给周杰伦《青花瓷》中的一句歌词“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挑语病。
考完的考生共同的感觉是“很灵活,有点另类”,甚至有些“无厘头”。还有考生感叹:“三年白学了,没想到考的都是这些!”
文史哲专业复合型人才仍受欢迎
目前,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等专业的报考一直处于低温状态,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多,第一志愿报考文史哲类专业的考生亦不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报考热度虽有所上升,但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而近两年在一些人才招聘会上,理工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占到总需求量的70%左右,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60%以上都是工程技术类的,对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则较少。
从人才市场来看,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新闻出版单位曾是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目前这些单位的人才需求量不大,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精简的力度加大,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正面临就业新挑战。
从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哲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0%,民族学专业在40%左右。文学类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已在2004年显现,但2007年后供给有所回调,今后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会有所缓解。历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将呈逐年缓降趋势,需求变化不大,到2010年累积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呈上升趋势,需求未增,未来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年凸显。
考入文史哲类专业的同学应在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文理兼学,在综合素质上下工夫。现在大学基本上都开设有辅修、选修课程,同学们可辅修第二学位,广泛接触各类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如果在大学期间能及早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补充各种证书,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那么就会避免出现“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像复旦大学文史哲类专业的很多毕业生都辅修了金融、保险等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学得也很棒,在就业市场中给用人单位留下专业基本功扎实、知识全面的印象,颇受欢迎。
(编辑 蓝 忆)
通过参加自主招生方式进入高校的“自主型”学生,和千军万马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学生有何不同?最早“试水”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之一——武汉大学,推出全国高校首个自主招生学生素质报告,回顾该校5年来的自主招生之路。报告显示,通过自主选拔进入高校的学生优点明显。
据统计,5年来,共有2.2万人报名参加了该校自主选拔,最终录取进校1299人。该调查涉及学校28个院系,其中自主招生的学生分为自然过线和降分录取两个组,后者是指通过自主招生资格选拔、在高考时未达到武汉大学各省分数线的学生。
调查报告显示,过半院系认为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社会活动能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发展潜质等方面表现明显优秀;在学业水平上,自然过线组的学生明显优于普通高考学生,降分录取组与普通高考学生能力相当;在动手能力上,自然过线组存在明显优势,而降分录取组的能力则稍逊于普通高考学生;在获奖方面,自主招生学生和普通高考学生旗鼓相当。
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负责人介绍,比较各个学校的招生方案不难发现,四类考生最有可能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幸运儿”,即:在中学阶段一贯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特优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特长生”;在中学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活动能力突出的学生;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
该负责人表示,“自主型”学生与普通高考学生两者之间并不是截然相对的,建议中学生在参加自主招生之前先对自己进行客观分析,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自主选拔。
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是希望将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纳入高校,实现高校招生的评价多元化和选拔多样化,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进名校,自主招生是捷径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教授在复旦大学招生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自主招生渐行渐近”的文章,明确建议上海市的高中毕业生不能仅仅依赖于统一高考这条途径,还要积极参与大学的自主招生。
郑方贤教授指出,2008年的上海高校招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可能被忽视,一是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重点中学学生进入名校的人数明显减少,二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高考录取人数。“自主招生政策的推进,使高考不再是考生进入高校的惟一途径——自主招生渐行渐近。”郑方贤教授强调上述两个变化的深远影响应当引起2009年及以后高中毕业生的充分重视,“大家不能仅仅依赖于统一高考这惟一的途径,而要放远眼光,加强素质培养,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大学的自主招生。”
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也透露,2008年上海交大在上海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进校的人数,已经超过高考选拔进校的人数,且2009年会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对于上海本地的考生来说,今后要想进入复旦和上海交大,如果不参加自主招生,就必须在高考时考出非常出色的成绩,才有可能被录取。不过,对此变化,也有一些普通高中学生提出异议,因为毕竟他们能参加自主选拔的机会很小,不管高考制度有何弊病,但和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在同一条件下竞争,而如今虽然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后可以毫无顾忌地报考名牌高校,但录取名额却大幅减少,和那些通过自主选拔被名牌高校录取的重点高中学生相比,略显不公。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题很“雷人”
在保送生暨自主招生、文艺特长生笔试中,清华大学分别举行了中英文、数学、物理和历史科目的考试,北京大学则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和物理、化学科目考试。
包括小语种和影视编导特长生在内,共有15611人报名参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而清华也有13000多人报名参加。经过初选,北大有近4000人,清华有3000多人参加了保送生暨自主招生考试。
清华招办老师介绍说,和往年相比,清华大学今年的测试题变化较大,内容不拘泥于高中的教学大纲,形式也比较灵活,知识面宽、创造力强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清华的语文和英语在同一张卷子上,即中英文综合考试。语文有四篇阅读短文,第一篇内容与白居易有关,第二篇讲的是奥巴马与中国的内容,第三篇是城市记忆,第四篇是传统文化与油画。作文题的要求竟然是:如果把这四篇文章放在一个报纸版面上,你将会拟定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并写800字的文章说明拟此标题的理由。此外还有:
从“酷”“粉丝”“小众化”“媒体”等10个流行名词中选择5个,来解释其含义。
《汉书·艺文志》中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先用现代汉语翻译,再用英文概括其大意并用英文评论其观点。
北大试题则有:
写出两个成语,要求曲解它们的意思。(例:语重心长,语言说得太重了,心里长时间难过;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在过年)
上联“博雅塔前人博雅”,要求对出下联。
有腐败分子认为,腐败是一种人人难免的“普遍本性”,它有助于刺激消费、增进感情,有利于经济增长,无害于和谐社会。请你写一篇文章驳斥“腐败无害论”,要求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给周杰伦《青花瓷》中的一句歌词“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挑语病。
考完的考生共同的感觉是“很灵活,有点另类”,甚至有些“无厘头”。还有考生感叹:“三年白学了,没想到考的都是这些!”
文史哲专业复合型人才仍受欢迎
目前,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等专业的报考一直处于低温状态,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多,第一志愿报考文史哲类专业的考生亦不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报考热度虽有所上升,但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而近两年在一些人才招聘会上,理工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占到总需求量的70%左右,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60%以上都是工程技术类的,对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则较少。
从人才市场来看,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新闻出版单位曾是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目前这些单位的人才需求量不大,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精简的力度加大,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正面临就业新挑战。
从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哲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0%,民族学专业在40%左右。文学类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已在2004年显现,但2007年后供给有所回调,今后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会有所缓解。历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将呈逐年缓降趋势,需求变化不大,到2010年累积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呈上升趋势,需求未增,未来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年凸显。
考入文史哲类专业的同学应在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文理兼学,在综合素质上下工夫。现在大学基本上都开设有辅修、选修课程,同学们可辅修第二学位,广泛接触各类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如果在大学期间能及早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补充各种证书,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那么就会避免出现“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像复旦大学文史哲类专业的很多毕业生都辅修了金融、保险等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学得也很棒,在就业市场中给用人单位留下专业基本功扎实、知识全面的印象,颇受欢迎。
(编辑 蓝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