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与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很强的学科。通过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界生物原理,让初中生能够参与生物实践,增强环保意识。新课标强调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培养良好的资源、环境、健康之间的和谐理念,因此,如何让初中生继续热爱生物这门学科,是初中生物教师目前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 生物 课堂学习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98-01
随着中考的改革,生物成绩不再纳入中考成绩中,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不再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可以更多地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生态意识等。初中生物课本本身丰富多彩,但如何提升初中生生物课堂的兴趣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很多老师尝试多种方法还是不见成效,那么,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1 多媒体载体丰富初中生物教学形式
兴趣是学习的主导因素。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采用的三大辅助手段是“黑板、书本、板书”,生活在3G信息时代、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学生对老师课堂黑板的无颜色、无动感的讲解已经感到枯燥、单调、乏味,使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积极性不高,无法激起学习兴趣,生物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多媒体平台支持下的动态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丰富生物的知识内容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如新课标的《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中:生命起源的过程、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等知识可以将自然界的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声频、视频将生物进化流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生命不同时期的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多媒体的动态演绎的效果会大大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初中生由从对生物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的状态转变为对生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会主动探究生物知识的奥秘,寓教于乐,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将这种兴趣长期持续下去。
2 课堂实践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在学习新课标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吸收CO2,释放O2,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空气,同时绿色植物能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等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初中生将自己种植的花草带到班上,进行分小组讨论,比较花草的长势和讲解花草成长的过程,将自己的种植日志与其他同学分享。如新课标《水进入植物的途径》课堂上的设计实验,送给各位同学一束插在不同颜色墨水中被染色的菊花,指导学生用小刀将菊花茎纵切或横切,观察哪些结构被染色,通过实例观察,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植物中与水分运输有关的结构,在生活中渗透生物学原理,将理论联系实践,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学会解释自然现象、指导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慢慢知道生物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学习生物知识的快乐中提升对生物的兴趣。
3 复习型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激发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视野。复习型练习的设计方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真实的观点,在复习实践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初级阶段,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选取生物课堂复习内容的实施策略,通过生物复习题目和案例分析的长期积累、对比和反思,让学生们在学习时通过合作交流,通过积累生物知识素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自豪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一步步提升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4 课外延伸初中生物教学内容
初中生处于生物知识构建的初级阶段,对未知的生物世界处于一种探索和摸索阶段,因此,对初中生的生物知识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注重发挥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强调记忆知识,也不应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育,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可以延伸到课后的生活中,渗透到初中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平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外,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在家完成的观察任务或者是小实验。如布置初中生课后写种植日志,在郊游中收集生物多样性信息,将青涩的西红柿与熟透的香蕉放在一起,观察西红柿的变化,参照“一日三餐热量分配比例、平衡膳食宝塔、常见食物成分表”根据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必要的食品安全、营养、卫生知识等多方面因素为精心搭配食谱,并学会做营养丰富的早餐,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增进感情交流,并做好饮食观察记录。培养初中生的生物观察能力,学会勤动脑、多动手,对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多问为什么,激发想象力,保持对生物学习的热爱。
5 结论
初中生物课程充满了多姿多彩的奥秘,集合了生活中的诸多生物学理论,在不以追求考分为目的的前提下,初中生物教師在课堂上应更多地关注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多载体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生物学原理,在课堂实践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采用复习型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探索生活小窍门;在课后延伸生物教学内容,多种途径使初中生经常观察生活现状,形成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在浓厚的生物知识学习兴趣中培养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福朝.浅谈电教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12(1).
[2] 施锦章.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9(Z2).
[3] 薛桂林.浅谈比较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2).
[4] 雒艳萍.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教师,2010(23).
[5] 徐世英.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8).
关键词:初中生 生物 课堂学习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98-01
随着中考的改革,生物成绩不再纳入中考成绩中,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不再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可以更多地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生态意识等。初中生物课本本身丰富多彩,但如何提升初中生生物课堂的兴趣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很多老师尝试多种方法还是不见成效,那么,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1 多媒体载体丰富初中生物教学形式
兴趣是学习的主导因素。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采用的三大辅助手段是“黑板、书本、板书”,生活在3G信息时代、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学生对老师课堂黑板的无颜色、无动感的讲解已经感到枯燥、单调、乏味,使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积极性不高,无法激起学习兴趣,生物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多媒体平台支持下的动态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丰富生物的知识内容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如新课标的《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中:生命起源的过程、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等知识可以将自然界的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声频、视频将生物进化流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生命不同时期的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多媒体的动态演绎的效果会大大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初中生由从对生物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的状态转变为对生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会主动探究生物知识的奥秘,寓教于乐,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将这种兴趣长期持续下去。
2 课堂实践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在学习新课标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吸收CO2,释放O2,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空气,同时绿色植物能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等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初中生将自己种植的花草带到班上,进行分小组讨论,比较花草的长势和讲解花草成长的过程,将自己的种植日志与其他同学分享。如新课标《水进入植物的途径》课堂上的设计实验,送给各位同学一束插在不同颜色墨水中被染色的菊花,指导学生用小刀将菊花茎纵切或横切,观察哪些结构被染色,通过实例观察,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植物中与水分运输有关的结构,在生活中渗透生物学原理,将理论联系实践,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学会解释自然现象、指导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慢慢知道生物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学习生物知识的快乐中提升对生物的兴趣。
3 复习型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激发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视野。复习型练习的设计方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真实的观点,在复习实践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初级阶段,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选取生物课堂复习内容的实施策略,通过生物复习题目和案例分析的长期积累、对比和反思,让学生们在学习时通过合作交流,通过积累生物知识素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自豪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一步步提升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4 课外延伸初中生物教学内容
初中生处于生物知识构建的初级阶段,对未知的生物世界处于一种探索和摸索阶段,因此,对初中生的生物知识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注重发挥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强调记忆知识,也不应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育,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可以延伸到课后的生活中,渗透到初中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平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外,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在家完成的观察任务或者是小实验。如布置初中生课后写种植日志,在郊游中收集生物多样性信息,将青涩的西红柿与熟透的香蕉放在一起,观察西红柿的变化,参照“一日三餐热量分配比例、平衡膳食宝塔、常见食物成分表”根据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必要的食品安全、营养、卫生知识等多方面因素为精心搭配食谱,并学会做营养丰富的早餐,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增进感情交流,并做好饮食观察记录。培养初中生的生物观察能力,学会勤动脑、多动手,对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多问为什么,激发想象力,保持对生物学习的热爱。
5 结论
初中生物课程充满了多姿多彩的奥秘,集合了生活中的诸多生物学理论,在不以追求考分为目的的前提下,初中生物教師在课堂上应更多地关注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多载体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生物学原理,在课堂实践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采用复习型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探索生活小窍门;在课后延伸生物教学内容,多种途径使初中生经常观察生活现状,形成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在浓厚的生物知识学习兴趣中培养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福朝.浅谈电教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12(1).
[2] 施锦章.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9(Z2).
[3] 薛桂林.浅谈比较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2).
[4] 雒艳萍.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教师,2010(23).
[5] 徐世英.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