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物“小红”的文学张力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楼梦》里的林红玉,即小红,虽然着墨并不多,但从一出场便令人过目难忘。依靠原著文本,从这个人物形象的语言、行为方面汇聚、融合地展现了属于林红玉的独特性格特点,体味这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文学张力。
  关键词:林红玉;文学张力;语言;行为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神游太虚幻境时在“薄命司” 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这些卷册中都是与他关系密切女子的人生判词,在副册和又副册中,也只是提到了三个丫鬟,香菱、晴雯、袭人。《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单单是女子又岂是三卷册可以囊括的精彩。只说各位主子身边形形色色的丫鬟,尤其是护花使者贾宝玉的身边,更是群芳争艳。在怡红快绿的怡红院里,有袭人、晴雯、麝月等大丫鬟紧紧围在贾宝玉身边的压制,其他的小丫鬟难免不出彩,使人读后即忘。但惟独林红玉,即小红,这个人物形象虽然着墨并不多,但从一出场便令人过目难忘。笔者认为是这个人物形象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性格特点等多方面汇聚、融合地展现了属于红玉的独特文学张力。
  一、人物语言的张力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中,先是借贾芸的视角进行了一番粗略的描写。“正是烦闷,只听门前娇声嫩语的叫了一声‘哥哥’。贾芸往外瞧时,看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生得倒也细巧干净。”这个丫鬟先“声”夺人,一句娇嫩的哥哥,在觀者还没有看见她的时候,用声音调动起人们的注意力,与王熙凤那句“我来迟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单单如此,其实也就泯灭在众人中了,不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紧接着,宝玉的小厮焙茗让她给贾芸带个信儿,“半晌,那丫头冷笑了一笑:‘依我说,二爷竟请回家去,有什么话明儿再来。今儿晚上得空儿我回了他。’”焙茗问其原因,她说:“他今儿也没睡中觉,自然吃的晚饭早。晚上他又不下来。难道只是耍的二爷在这里等着挨饿不成!不如家去,明儿来是正经。便是回来有人带信,那都是不中用的。他不过口里应着,他倒给带呢!”更是回答得简便俏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使贾芸有心询问她的名字,这里便开始留上了心。
  到了晚上,宝玉房中没有丫鬟在身边,恰好要吃茶的时候,她再一次出场,同样的先“声”夺人,这里用宝玉的视角进行描写。宝玉见她陌生,好奇问道:“‘既是这屋里的,我怎么不认得?’”“那丫头听说,便冷笑了一聲道:‘认不得的也多,岂知我一个。从来我又不递茶递水,拿东拿西,眼见得事一点儿不作,那里认得呢。’”待到秋纹、碧痕抬水回来,作者才揭开谜底,介绍了这个伶牙俐齿,冷笑连连的丫鬟既是林红玉。红玉独特爽利的语言特点不仅使贾芸和宝玉留下深刻印象,也是读者开始留心这个突然出现的小丫鬟。
  红玉在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中道:“也不犯着气他们。俗话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红玉身处贾府这个表面富贵迷人眼的环境,前一刻见宝玉房中没有人还想凭借“他原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下一刻“遭秋纹等一场恶意,心内早灰了一半”,接着心中一动,便想起了贾芸,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她同宝玉身边的丫鬟一样,难免会想着接着自己的几分姿色,当个姨娘,成为半个主子,过上锦衣玉食的享福贵的日子,但遭受到现实的挫折后,她能马上清醒的认识到这条路不通,转而抓住贾芸这个新出现的浮木,设法脱离贾府这个泥沼。尤其是“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句多义的话,可以理解为是曹公借红玉之口对贾府树倒猢狲散结局的预言,也可以像刘心武那样认为小红是贾府中难得的清醒者,对贾府的败落早有感悟。但是以红玉丫鬟的身份说出,更让人侧目。
  二、人物行为的张力
  红玉第一次见到贾芸,先是“抽身躲了过去”,直到听焙茗说是“廊上的二爷”,才知他是本家爷们,这一次就“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贾芸进大观园找宝玉,路上与红玉碰面。“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蘅芜苑去了……”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是红玉在前八十回的最后一次登场。交芒种节是在滴翠亭借坠儿之手,送自己物件给贾芸做谢礼,红玉让坠儿说个誓保密,还担心被人悄悄在外面听到,把槅子推开,实在是机警。之后在同香菱、司棋、待书等顽笑时,“只见凤姐儿站在山坡上招手叫,红玉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跟前,堆着笑问:‘奶奶使唤作什么事?’”这个细节充分表现了红玉的灵活、有眼色。拿到东西回来找凤姐的时候,在稻香村遇到各位主子身边的大丫鬟们,责问她只知道疯玩不干活,红玉不落人的话柄,回答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使得晴雯等人只有一肚子的不满,却无从数落的起。给凤姐回话的时候,奶奶爷爷的一大堆,让一旁的李纨听不懂,却对了凤姐爽快的脾气,夸奖她“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别象他们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咬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让凤姐欢喜异常,直要认她做女儿。凤姐见才心喜,问红玉愿不愿意跟着她,红玉笑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红玉并没有沉迷于宝玉这个护花使者的光环,她很聪明地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更实用的另一条道路。
  遗憾的是,曹公的著作只流传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版本因众多,对红玉这个人物形象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分歧,人们不能确切的了解红玉在后四十回中的故事。我研读的《红楼梦》是以庚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种脂评抄本为主要参校本,以程本及其他早期刻本为参考本。有关红玉的部分停留在这里,就如同悬在半空,踩不到土地。人们在阅读时,通过几次简短的描写会觉得红玉不过是一个聪明、机警、有心计的想攀高枝的丫鬟。如同宝钗在滴翠亭听到她和坠儿的谈话时,想到:“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脂砚斋对红玉的误解因此很深,曾在二十七回针对红玉应答凤姐一段批道:“奸邪婢岂是恰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坠)儿,便是却(确)证。作者又不得可也。己卯冬夜。”在五十二回针对坠儿偷平儿虾须镯的事情,将红玉和坠儿相提并论,斥为一奸一贼,与前批口吻完全一致,亦脂砚所批。此批竟说“红玉既有归结”,好像此后再也没有红玉的故事。针对滴翠亭谈话这一幕,庚辰本畸笏眉批云红玉为“奸邪婢”,但随后庚辰本畸笏眉批云:“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可是,这些评语确如畸笏所说,是“未见”即没看过《抄没》(狱神庙》诸回所致。
  因为《红楼梦》的不完整,红玉这个人物形象也是不完整的,但她的种种谜一般的结局却又使她平添几分神秘感,观者在这种不平衡的未完成状态中,感受这个独特人物的文学张力。
  三、人物小结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曹公在这一章回的最后介绍了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他‘小红’。”之后“凤姐听说将眉一皱,把头一回,说道:‘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虽然曹公已经写出“林红玉”的“玉”是犯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名讳,但曹公依然在书中用红玉这个名字,这不得不令人揣测曹公这个举动背后隐含的深意。《红楼梦》没有闲文闲语,每一个用字都有它的意义。与林黛玉同姓的“林”,绛珠仙草、怡红院的“红”,林黛玉、贾宝玉的“玉”,她的名字每一个单独的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只是后四十回早已迷失,我们不能通过曹公的作品来揣测,只能凭借各种版本的对照和前八十回去猜测。虽然《红楼梦》没有得到曹公完整的流传,但是凭借林红玉这个只出场了几回的人物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它蕴含的丰富的文学张力。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沈治钧.林红玉索隐[J].红楼梦学刊,1993.
  [3]孙书文.文学张力论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4]孙书文.文学张力:非常情境的营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5]李睿明.小红在《红楼梦》中的艺术魅力和价值[J].文化学刊,2009.
  作者简介
  刘颖(1984—),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单位:山东协和学院基础部,研究方向:文艺学原理。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基础部)
其他文献
摘 要:唐卡的色彩反映了藏族绘画的特色,体现了西藏人民的智慧,其色彩规律的运用展示了当地独一无二的形式。唐卡绚烂的色彩受到了当今国内外艺术家的青睐,唐卡艺术正走出藏区,走向世界。本文着重从唐卡色彩心理的直感性心理效应的特征和间接性心理效应的特征来研究唐卡色彩的用色体系,加深对藏族唐卡艺术中色彩的认识。  关键词:色彩心理效应;唐卡;色彩;情感;绘画艺术  一、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本身自然无所谓感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指出有效提高高职高专美术教育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美术教育;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其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缺乏大量的美术专业的人才,这就是得美术教育得到广发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高职高专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对于美术教育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
摘 要:我们都听过这件一句话:天伦之乐来源于家,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疲惫人生的休息地,无论是哪种装饰风格的家最终目的都是以人为本。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不断的上升,人民对生活空间的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设计风格和理念。本方案是把一些中式古典装饰元素的符号性、象征性以及朴素平淡的特点,经过提炼、深入、简化、研究来提取出本名族特有的韵味,使之与现代国际上流行的简约主义风格来
期刊
摘 要:《沂蒙山小调》可以说是民歌中的经典之作,一直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经久不衰;它也是山东民歌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歌之一。以它为代表的山东民歌在长期的发展中,无论是在音乐艺术形式上,还是唱腔、唱词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念,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借鉴它独具魅力的艺术手法来丰富繁荣现今的音乐创作,发扬山东民歌的优良传统,促进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局
期刊
摘 要:在声乐演唱中,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甚至中国戏曲等都在强调咬字吐字,“以字行腔”就是研究中国字咬字吐字的一种方法,本文从“以字行腔”的提出与发展、“以字行腔”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两个大方面,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经验对“以字行腔”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做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以字行腔;教学;实践;运用  引言  对“以字行腔”的说法笔者早有耳闻,但是对“以字行腔
期刊
摘 要:当代陶艺教育中玩陶学艺主要体现在玩和学两部分形式,当代陶艺教育中有着较传统陶瓷艺术教育更为丰富的玩陶表现,突出个性,作品鲜明。对于当代陶艺教育各方面发展均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陶艺教育;玩陶;学艺;个性  引言  陶艺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中的一个艺术门类,陶艺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至学前教育,大到高等学校教育,陶艺都有摄入。中国陶瓷艺术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从远古以实
期刊
摘 要:实际设计与美术历史的关系之如树枝与树干,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我们在进行设计专业的学习时,必然离不开相应的历史理论背景来作为强大的支撑。换言之,要想在设计专业有所建树,就必然要对其相应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从其历史背景中汲取营养并应用于设计实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应用美术历史的能力。本文旨在对在设计专业的美术史的价值意义,当今设计专业的美术史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改进方法简要分析。  
期刊
摘 要:动物形态的玉石雕刻从古至今一直未间断过,发展到了现代更是各具特色。各种动物的表现形态不仅是对动物的直接反映,更可以表达出人赋予动物的情感亦或寄予。本文主要分析各种艺术形态的动物件的表现风格以及其寓意。  一、玉猪龙  玉猪龙,出土于红山地区,又名玉兽玦,也是红山玉器的统称。这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比较原始的玉雕作品。  玉猪龙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但由于外形特殊,考古界对于该玉器定义为猪还是龙
期刊
摘 要:在唐代,卷轴画和屏风都得到了广大唐代人民的喜爱,但是对壁画却甚是喜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一时期促使了壁画的兴盛。唐代的敦煌壁画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精湛的技巧和斑斓的艺术,体现出浓郁的大唐盛世风情。敦煌壁画是传统宗教壁画的代表,其内容丰富、规模巨大,艺术技巧最为精湛,有“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的美誉。  关键词:敦煌壁画;佛教;中国文化;故事画  一、佛教的起源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
期刊
摘 要:流行歌曲可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一方面,时代特征、当代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新课改 下的语文课程对流行歌曲有迫切需要。另一方面,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論以 及隐性课程理论为流行歌曲走入语文课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流行歌曲包含丰富的 语文课程资源。显性方面表现在词语、修辞、诗词、写作等方面。隐性方面表现在思维 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情感教育等方面。所以我们要坚持以切实可行、重组精化、配置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