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父母,就是允许他们用我们“看不上”的方式生活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liveto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迪 

  几个月前,我80岁的老母亲彻底倒下了,血管性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连从沙发上站起来都需要别人搀扶,出门要坐轮椅。
  我老妈,1940年出生在山东青岛的富裕人家,抗战时全家搬迁到上海,196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国企做生物工程方面的工作,其中有几年还借调到复旦生物系工作(我小时候跟着她上班,最喜欢去生物系的动物标本室),她退休时是高级工程师。
  顺便交代一下我老爸,也是80岁,196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在的复旦医科大学),退休前是上海某三甲医院的眼科主任,是拿国务院津贴的名医,退休至今在上海一家民营眼科医院任院长。
  我的父母算是高知精英吧?他们退休后根本不差钱,然而,我老妈的生活方式跟我童年印象里的低保户差不多。举个例子吧,我坐月子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妈给我买了二十几个碎壳鸡蛋(超市买的便宜货),叫我老公马上都煎成荷包蛋,几天内吃完。我老公哭笑不得,坐月子连个正常的鸡蛋都不配吃吗?!
  这可是我老妈的购物原则:不求最好,只求最便宜。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物价高,我老妈会在她家小区附近的菜场买20斤便宜的青菜,坐公交车吭哧吭哧送到我家来。我家阿姨苦闷地一直嘀咕:这菜叶都黄了,得扔掉一半啊。除了青菜,还有高庄馒头、已经过期了的熟食、假冒伪劣蓝罐曲奇……
  我妈退休以后,每天去超市两次,那里是她的乐园,因为可以买各种便宜货,拿各种小样,还顺塑料袋。一开始,我还跟我妈讲道理,试图让她明白,她年纪大了,拎很重的东西到我家,容易闪到腰;带她去酒店是为了犒劳她老人家,偷偷从自助餐厅拿鸡蛋被服务员发现也蛮丢人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用,每次都说得不愉快,老妈不开心的时候还会抱怨好心没好报,说我一点都不孝顺。

  天地良心啊!我和我弟给他们买的衣服,都完好地躺在樟木箱里、大衣橱里,连包装都没有拆开过。每次问他们为嘛不穿啊,回答都是:旧的还可以穿。我曾悄悄地把我媽的一双破皮鞋扔到垃圾箱,换一双新鞋给她,她发现后大发雷霆,骂我是个败家子,马上就去垃圾箱捡回来了。过去二十年,这样的“孝顺还挨骂”的事情很多,最严重的一次,我妈给我写了一篇3000字的文,要跟我断绝母女关系。(这个做法很复旦)
  我相信中国的70后、80后乃至90后,都有跟我类似的跟父母的战争,试图改变他们“不上档次”的、我们鄙视的生活方式,而且我们也常常会对他们说一句话 —— 我是为你好啊,你为什么不领情?(咦,好熟悉呀!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们讲的话。)
  一直到几年前的某天,我同一个同龄的男性朋友无意中聊到我老妈,他说我不明智。
  他说:“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允许他们用他们喜欢的舒服的习惯的方式生活(哪怕是我们看不上的方式),而不是强要他们接受我们的那一套!你想要你妈快乐,如果去超市买便宜货就是她最快乐的事,你为什么不允许呢?她也没干涉你买一堆涂脸的骗人玩意儿呀(你花钱还比人家多)。”
  我这个男性朋友还说,他也遇到过老妈在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厅偷偷拿食物的事,被服务员当场发现后,他马上跟人家打招呼:老人不懂事,你跟我说要赔多少,我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振聋发聩啊!后来我就彻底放下了,再也不试图改变父母了,就这样吧,他们高兴就好。年龄一大把,没准哪天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了,趁着他们还清醒,让他们开心点,不好么?
  心理学有个名词“心理坑洞”。年纪越大越难以改变,中国的老年父母经历过物质最匮乏的年代,养成了深挖洞广积粮的顽固习惯,轻易改变不了。我老妈就经常跟我回忆,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她在复旦读书,国家给大学生特供白面馒头,她舍不得吃,周末回家给她老妈。
  我老妈躺倒之后,我趁着她不清醒,对家里来了一次大扫除,我一共扔出去二十几蛇皮袋的破烂,这里面包括一捆捆的破零碎布头,扎东西用的粉红塑料绳子线头,盖了二十年发硬的棉被,生了小黑虫的一袋袋面粉……无比心酸。
  这些其实是爸妈一代的安全感来源,想想自己又不跟老人一起过日子,他们屈指可数的安全感来源,我们还要剥夺吗?就算一起过,我们小时候在屋子里贴一堆难看的明星海报、丑八怪公仔,他们不也忍了? 本着彼此尊重的家庭和睦原则,大家彼此包容吧。
  换个角度想,超市顺鸡蛋的老人是不对,但天天熬夜上网薅羊毛的我们,没准儿到老的时候,还要去人家超市蹭100G免费流量呢?
其他文献
1“剧抛脸”这三个字大概是《亲爱的自己》播出后,让阚清子听了很开心的评论。  这是个好词,拥有“剧抛脸”的演员,身上没有标签,演什么像什么,新戏的人物角色身上丝毫看不见上一部戏的影子。从小到大,阚清子听过许多人称赞她漂亮,却是第一次听别人说自己长了一张“剧抛脸”。  无论是红毯上的登场,还是访谈节目中的亮相,这个哈尔滨女孩给人的感觉都是直爽又明亮,而《亲爱的自己》里她饰演的张芝芝却截然相反,衣服低
期刊
陆琪  自从做了“普及抑郁症知识”的公益项目后,每天都有很多人私信我,希望得到一些建議。很多人很直白,“陆琪,我就是得了‘心灵感冒’,调整一段时间就好了,你给点治疗建议吧。”  我会很紧张地强调,“得了抑郁症,您得找专业医生啊,我只是个做公益的博主,没法给你问诊开药啊。”一般我这话说完,他们就不再有回复了,可能觉得我水平不行,没有掌握“扛”的精髓。  用“心灵感冒”来描述抑郁症,是网络媒体的常用词
期刊
艾小羊  有天混饭局,一群中年调侃,青年热血一番后,到了中年还是过得不上不下。  话题一开,我就发现,每个人总有一天会走进这座“不上不下”的宫殿。  先说说体重。都说世上唯有长胖不需要努力,为啥体重能不上不下呢?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这话也对,但也不对。  一方面,对于不努力就会长胖的我们来说,努力存在递减效应。二十岁的时候,付出三分努力,体重就能下去;到三十岁,需要付出五分;四十岁,要付出七分;到了
期刊
伴随“打工人”梗红遍全国,二十年前港剧演员黄子华在情景喜剧《男亲女爱》里的“打工人”台词也被网友挖了出来:  “工作这种事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休息够不够。”  “没人可以这样(粗鲁)对我讲话,除了给我薪水的那个人,谢谢。”  黄子华在《男亲女爱》里扮演一个贱兮兮的小白领,上班摸鱼,带薪如厕,即使二十年后再看,依然笑到肚子疼。  1960年出生的黄子华,大学在加拿大读哲学,心中做着的却是演员梦。
期刊
罗拉  你是在工作的第几个年头,发觉自己找到了真正热爱的工作?  日本著名的茶道教授森下典子,是在她从事茶道的第24年才开始教茶、成为茶道老師,那时她已经44岁了,她说,“我真正的开始是现在。”这是电影《日日是好日》里的情节,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临近大学毕业的典子对未来充满迷茫,她想找出版社的工作,却在表姐带动下懵懵懂懂地学了茶道。在年复一年的做茶中,她的人生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失恋、搬出父母家独
期刊
心灵篇告别暗黑色·活用色彩暗示,才能无畏未来  色彩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调节器,美妆界喜欢用诱惑粉,餐饮界喜欢用引起食欲的酥灿黄,时尚快闪店喜欢用摩登感的亮橘色,无论哪种颜色,都对应了不同情境下的积极心态。  世界著名色彩研究机构“潘通”最近发布了 2021 年度代表色——极致灰与亮丽黄,极致灰是海滩上石子与大自然基本元素的颜色,促发镇静、稳定与韧性的感觉;亮丽黄是明亮快活、洋溢活力,注入了太阳能量的
期刊
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发出一封致中国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号召留学生回来建设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很多漂泊海外的学子深受鼓舞,其中就有在美国留学的谢希德。  她的故事要从一份浪漫的约定说起。  谢希德的Mr right叫曹天钦,初相识时,他们还是十一二岁的孩童。谢曹两家是世交,两人又恰好同班,常为争夺第一名而暗暗较劲,可没多久,谢希德转学,又因抗战随父亲南下,谢曹两家便少有联系了。等两家恢复联系
期刊
陈旭南:壁画设计师、嵌瓷艺术创作人,现任大象工坊艺术总监、广州市汉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他的作品让潮汕传统嵌瓷从屋顶走进现代公共空间,他希望传统工艺中的文化基因,在现代空间里持续生长、繁荣。一代代人,在传统文化中长大  嵌瓷工艺美术师陈旭南的家乡在约有500年历史的古朴村落汕头金平区鮀东村,这里有整齐的民居、各式庙宇、各家族的祠堂。每到初一、十五,庙宇香火弥漫,在神明诞辰日,村里还会请潮剧或
期刊
去年,全世界人们的生活都处于逆境,口红的销量却飞升了。这也许说明,越是灰暗的日子,我们越需要一点颜色、一点欢乐,来改善自己和他人的心情。  今年春节与情人节都在2月,虽然大家会避免大规模聚会,但与家人相聚、与恋人相见,也值得好好打扮,闪闪发光。提前调整肌肤:美,都是有准备而来  肤质在上佳的状态下,才容易持妆,才能让你用最美的样子面对家人、面对恋人。提前一周,开始密集保养  为了让肌肤更滋润,应该
期刊
一条河流的尽头  是一条暮色里的河流  星星在下沉  泡沫在上升  漩涡缠绕在水鸟的足上  系着水的温存  水的温柔  是落日里的最后一颗糖  河的旁边就是那些通常来讲  河岸上的事物 比如  青草地和泥土  狗的脚印和小野花  一只遗失 或丢弃的花皮球  兀自褪色 兀自放空原本的空  远处还有一个吊车  好像  什么都尚未搭建  但是圣诞节就要到了  很高很高的吊台上  有一棵冷杉树  一种很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