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清官?在“独尊儒术”的时代,行教便是清官的首要因素;而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守法则成了清官的使命。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为清官立下了标准:清廉、行教、守法。但无论哪个时代,百姓对清官的判断标准却一成不变——廉洁。做官是否清廉,成了百姓评判官员好坏的关键。
古人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屈原在他的名著《离骚》中咏道: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描写的就是楚国贵族、官僚争先恐后比试贪婪,贪财好利全然不知满足的状态。而后,楚国也与这帮贪徒一起,葬送在秦国的刀戈下。东汉文学家王逸为此句做了注解——爱财曰贪,爱食曰婪,形象地为楚国的贪吏们画了一幅标准像。
再借用西方一些流派的道德伦理观:贪婪是人之本性。为了使官员们廉洁实干,欧美国家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严格的预算体系及法律制度,以保障政府之廉政、官员之清廉。但常识告诉我们,再完美的制度也要靠人运行,仅仅靠制度建设是无法从根本上使官员都成为清官的。因此,在制度构架之外,对人的教化就十分重要。
做清官是一种为官的大智慧。做清官,切实为人民服务,能得到百姓拥护,人民自然不会忘记他。做清官,自己心里踏实,也少了做官的“风险”。贪污腐败者要藏钱、藏物,往往心理负担沉重,生怕被别人发现。特别是在反腐制度日臻完善的今天,做贪官的“风险”越来越大。
做清官也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将一块宝玉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子罕是智慧的,他很清楚自己所需所求,因此能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动。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子罕说,不需要的东西我要它干嘛?
做清官更是一种治家的大智慧。民间还有“富不过三代”,“寒门出英杰、纨绔少伟男”的说法。做清官,往往能教育子女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家庭虽不能暴富,但能享受幸福与恬静。而做贪官则不同,不仅子女容易浸淫于贪腐享乐之中,家庭也容易支离破碎。贪官们一旦东窗事发,子女也被殃及。
只有做清官,抑制贪欲,不逾越红线,才能防止倾覆。《荀子·宥坐》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参观时,看见一个奇怪的器皿。守庙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鲁国之君放在座位右边用来时刻警戒自己的。倒入适量的水时便会端正,而灌满了水时就会倾覆。”孔子叹道:“唉,哪里有满了而不翻倒的东西呢?”■
古人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屈原在他的名著《离骚》中咏道: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描写的就是楚国贵族、官僚争先恐后比试贪婪,贪财好利全然不知满足的状态。而后,楚国也与这帮贪徒一起,葬送在秦国的刀戈下。东汉文学家王逸为此句做了注解——爱财曰贪,爱食曰婪,形象地为楚国的贪吏们画了一幅标准像。
再借用西方一些流派的道德伦理观:贪婪是人之本性。为了使官员们廉洁实干,欧美国家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严格的预算体系及法律制度,以保障政府之廉政、官员之清廉。但常识告诉我们,再完美的制度也要靠人运行,仅仅靠制度建设是无法从根本上使官员都成为清官的。因此,在制度构架之外,对人的教化就十分重要。
做清官是一种为官的大智慧。做清官,切实为人民服务,能得到百姓拥护,人民自然不会忘记他。做清官,自己心里踏实,也少了做官的“风险”。贪污腐败者要藏钱、藏物,往往心理负担沉重,生怕被别人发现。特别是在反腐制度日臻完善的今天,做贪官的“风险”越来越大。
做清官也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将一块宝玉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子罕是智慧的,他很清楚自己所需所求,因此能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动。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子罕说,不需要的东西我要它干嘛?
做清官更是一种治家的大智慧。民间还有“富不过三代”,“寒门出英杰、纨绔少伟男”的说法。做清官,往往能教育子女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家庭虽不能暴富,但能享受幸福与恬静。而做贪官则不同,不仅子女容易浸淫于贪腐享乐之中,家庭也容易支离破碎。贪官们一旦东窗事发,子女也被殃及。
只有做清官,抑制贪欲,不逾越红线,才能防止倾覆。《荀子·宥坐》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参观时,看见一个奇怪的器皿。守庙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鲁国之君放在座位右边用来时刻警戒自己的。倒入适量的水时便会端正,而灌满了水时就会倾覆。”孔子叹道:“唉,哪里有满了而不翻倒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