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师范属于物理学专业,物理学专业包括:力学、声学、数学物理、物理学与交叉学科、引力与天体物理、原子与分子和团簇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测量与仪器、场论与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核物理、化学物理、统计物理、物理学史、综合等。
关键词:物理 解题 方法
一、引言
物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快速的解题。近年来在认知领域对解题的思维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物理解题也是如此。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方法的问题影响了解题的质量,所以分析试题中应用到的解题方法,并有目的的锻炼学生应用解题方法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速度性,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在这些大量的解题方法中,有些是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必须掌握的,比如分析和综合法,它们大量运用在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各种题型中,是考试中考察的重点。又如微元法,递推法则在历年高考中的压轴题中频频出现,作为对于学生能力的区分。
二、物理解题中常见的方法
物理解题中最常见的两种解题方法是分析和综合法,基本所有的物理题目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入手。分析法顾名思义是从题目的待求量出发求解,找出有关的物理定律,写出公式,即所谓原始公式。由于解综合题要用到一系列的定律和公式,这就要在原始公式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在原始公式的左边写待求量,右边往往出现一个或几个未知量,这时就必须寻求新的公式,直到所得的公式的右边完全没有未知量为止。下一步进行演算,具体演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由最末式起,逐式进行数值演算;二是逐式归并,得到一个总的公式,然后再进行数值演算,一般来说,后一种方法较好,它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中间验算。 综合法的解法则是从习题的已知条件出发,根据题设条件和所有已知量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系列等式,直到建立起和待求量有联系的公式为止,用综合法解题,一系列等式的一边全是已知量,最后具体演算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逐式演算,二是归并到总分式求解。
三、物理解题中特殊的方法
考试中出现的大部分题目都可以用分析和综合法来解决,但是少数的题目用常用的方法解起来会感觉很困难,一方面使得题目变的很繁琐,另一方面则会碰到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时候一些平时我们不常碰到的方法反而使得解题变得简单许多,下面就结合题目介绍一些特殊的物理解题方法。
等效法。等效法就是将陌生、复杂的物理模型等效转化成熟悉、简单的物理模型,转化的前提是对原本的物理模型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对模型的本质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碰到新的问题时能看清本质,化繁为简。
微元法。微元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特殊方法,常见于物理竞赛中,是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解题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得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加以迅速的解决,使得所求问题简化。使用微元法时,需要将整体的过程分解为众多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都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这样我们只需要分析这些“元过程”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的处理,进而使得问题得到解决。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对称法。具有对称性的对象,其相互对称的部分之所以对称,就在于它们的某些对应特征相同,因此一旦确定了事物某一部分的特征,便可退之其对称部分的相同特性。利用这一思路来分析和解决物理考题,往往可得到一些简捷的解题方法而免去一些繁琐的计算并使问题的物理是指得以更清晰地展现,为此还将一些表面并不具有对称性的问题进行某种转化变成具有对称性后,再利用对称性求解。
递推法。递推法是解决物体发生多次作用后的情况,即当问题中涉及相互联系的物体较多并且有规律时,应根据题目特点应用数学思想将所研究的问题归类,然后求出通式。具体方法是先分析某一次作用的情况,得出结论。再根据多次作用的重复性和它们的共同点,把结论推广,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用递推法解题的关键是导出联系相邻两次作用的递推关系式。
四、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从概念上理解,指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自己去学习,去求知。那么如何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探究性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在探究课进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阶段,人们更关心探究性教学的适用性,在这种情况下,我通过探究性各要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考查了探究课的效果,从学生那里得到了关于探究课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反馈信息,发现探究课实施过程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探究课的设置和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五、结语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通过物理学学习的深入,启发学生从某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关键和本质的东西,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物理 解题 方法
一、引言
物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快速的解题。近年来在认知领域对解题的思维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物理解题也是如此。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方法的问题影响了解题的质量,所以分析试题中应用到的解题方法,并有目的的锻炼学生应用解题方法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速度性,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在这些大量的解题方法中,有些是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必须掌握的,比如分析和综合法,它们大量运用在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各种题型中,是考试中考察的重点。又如微元法,递推法则在历年高考中的压轴题中频频出现,作为对于学生能力的区分。
二、物理解题中常见的方法
物理解题中最常见的两种解题方法是分析和综合法,基本所有的物理题目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入手。分析法顾名思义是从题目的待求量出发求解,找出有关的物理定律,写出公式,即所谓原始公式。由于解综合题要用到一系列的定律和公式,这就要在原始公式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在原始公式的左边写待求量,右边往往出现一个或几个未知量,这时就必须寻求新的公式,直到所得的公式的右边完全没有未知量为止。下一步进行演算,具体演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由最末式起,逐式进行数值演算;二是逐式归并,得到一个总的公式,然后再进行数值演算,一般来说,后一种方法较好,它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中间验算。 综合法的解法则是从习题的已知条件出发,根据题设条件和所有已知量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系列等式,直到建立起和待求量有联系的公式为止,用综合法解题,一系列等式的一边全是已知量,最后具体演算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逐式演算,二是归并到总分式求解。
三、物理解题中特殊的方法
考试中出现的大部分题目都可以用分析和综合法来解决,但是少数的题目用常用的方法解起来会感觉很困难,一方面使得题目变的很繁琐,另一方面则会碰到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时候一些平时我们不常碰到的方法反而使得解题变得简单许多,下面就结合题目介绍一些特殊的物理解题方法。
等效法。等效法就是将陌生、复杂的物理模型等效转化成熟悉、简单的物理模型,转化的前提是对原本的物理模型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对模型的本质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碰到新的问题时能看清本质,化繁为简。
微元法。微元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特殊方法,常见于物理竞赛中,是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解题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得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加以迅速的解决,使得所求问题简化。使用微元法时,需要将整体的过程分解为众多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都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这样我们只需要分析这些“元过程”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的处理,进而使得问题得到解决。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对称法。具有对称性的对象,其相互对称的部分之所以对称,就在于它们的某些对应特征相同,因此一旦确定了事物某一部分的特征,便可退之其对称部分的相同特性。利用这一思路来分析和解决物理考题,往往可得到一些简捷的解题方法而免去一些繁琐的计算并使问题的物理是指得以更清晰地展现,为此还将一些表面并不具有对称性的问题进行某种转化变成具有对称性后,再利用对称性求解。
递推法。递推法是解决物体发生多次作用后的情况,即当问题中涉及相互联系的物体较多并且有规律时,应根据题目特点应用数学思想将所研究的问题归类,然后求出通式。具体方法是先分析某一次作用的情况,得出结论。再根据多次作用的重复性和它们的共同点,把结论推广,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用递推法解题的关键是导出联系相邻两次作用的递推关系式。
四、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从概念上理解,指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自己去学习,去求知。那么如何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探究性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在探究课进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阶段,人们更关心探究性教学的适用性,在这种情况下,我通过探究性各要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考查了探究课的效果,从学生那里得到了关于探究课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反馈信息,发现探究课实施过程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探究课的设置和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五、结语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通过物理学学习的深入,启发学生从某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关键和本质的东西,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