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接受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患者25例。rhGM-CSF自骨髓移植后第6天开始静脉持续点滴,用量5μg/(kg • d)连用20天或用至连续3天粒细胞>1.0×109/L或白细胞>2.0×109/L为止。结果:粒细胞升至0.5×109/L及1.0×109/L的时间,试用组平均为17.7天及20.9天;;对照组为22.8天及29.8天(P均<0.001)。白细胞升至>1.0×109/L及2.0×109/L的时间,试用组平均为18.3天及23.0天;;对照组平均为23.8天及33.3天(P<0.001及0.005)。两组血小板的回升及输血小板次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是allo-BMT后应用GM-CSF有明显促进白细胞(包括粒细胞)的恢复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了长春新碱(VCR)和甲基泼尼龙(MP)两药单用和联合应用对3种细胞系(Nalm-6、Daudi和K562)的体外净化作用。利用多药效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两药联合应用的效应关系。结果:两药以不同浓度比例联合应用对杀伤Nalm-6、Daudi细胞系克隆有协同作用,对前者杀伤作用最强。在达到同样杀伤效力时VCR和MP两药联用剂量分别仅为单用时的8.7%~32.3%和4.1%~29.5%。两药联用杀
期刊
期刊
静脉注射异基因脾细胞和骨髓细胞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血清可诱导成年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耐受。体内、外细胞转移实验均未显示耐受小鼠脾细胞中存在抑制细胞活性。直接荧光染色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耐受小鼠胸腺内形成了微量混合嵌合体。以耐受小鼠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供体,可完全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耐受骨髓可在受体中建立稳定的嵌合体,使受体小鼠对供体来源的肿瘤产生了特异耐受。
期刊
应用骨髓液体培养的方法对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移植物进行大规模体外培养净化处理并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实验证明骨髓移植物体外液体培养净化处理后,骨髓有核细胞和CFU-GM的回收率分别可达到68.6±20.0%和72.1±27.4%。骨髓移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数量恢复到>0.5× 109/L和血小板恢复到>5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4.7±7.2天和51.0±11.1天。临床研究证明,骨髓移植物体外液体
期刊
期刊
期刊
报告100例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预处理相关毒性。预处理方案为标准剂量的环磷酰胺、环已亚硝脲(或甲基环已亚硝脲)及全身照射。毒性分级用Bearman等订的标准。结果:15例无任何毒性发生,最大毒性为III~IV级者占10%;各脏器预处理相关毒性发生率为:口腔粘膜52%、胃肠道36%、心脏25%、膀胱20%、肝脏19%、中枢神经系统9%、肺及肾均无近期毒性发生。既往化疗用过柔红霉素者心脏的预处理相关毒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