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尤其在内蒙古各高校里面。据一份权威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2010年上半年在册学生365896人,其中少数民族女大学生60026人,占16.41%。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独特的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文化信仰、生活习惯等原因,在以汉族为主体的普通高校里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而研究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以帮助她们快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从呼伦贝尔学院心理测评档案中选取400份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SCL90[1]有效问卷,其中涉及蒙古族277人、达斡尔族58人、鄂温克族31人,还有满、回族等。又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份少数民族男大学生和400份汉族女生问卷形成对照组。SCL90采用5级评分标准(1~5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另外本研究还采用了汪向东主编的应付方式问卷[2],该问卷有62道题,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六个维度。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效度较高,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
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国内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及少数民族男生、汉族女生的比较见表1。从中可知少数民族女生除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明显高于青年常模(P<0.01),其它因子没明显差异。与大学生常模相比,少数民族女生几乎在各因子上都低,差异显著(P<0.01)。我认为这和测试是在新生刚入学二十天,还没深刻感受到大学压力和各方面不适应时就进行的有一定关系。与少数民族男生相比,少数民族女生在焦虑、抑郁因子分上明显高(P<0.01),敌对、偏执因子分上低,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和汉族女生相比,少数民族女生在强迫、忧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上都高,差异显著(P<0.01或0.05)。说明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如汉族女生。
2应对方式特点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健康的预示和保护起重要作用[3]。少数民族女生应对方式情况及与对照组比较见表2。从中可知少数民族女生应对方式采用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退避、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幻想、自责,这说明少数民族女生在面对困境时主要采用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其情绪和行为也缺乏稳定性,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人格特点。和汉族女生对照组的比较也说明了这一点,她们在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上明显低于汉族女生,在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则高于汉族女生(P<0.01)。说明少数民族女生不成熟应付方式较汉生多。少数民族男生虽然心健水平比与少数民族女生好,但在应对方式上两者有较多相似性。除解决问题有明显差异外,二者都倾向于退避、合理化解决问题,而汉族女生则更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这类积极应对方式[4],反映出心理成熟度较高。
3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因为性别和民族成分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我们控制了这两个因素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解决问题、求助这两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间呈显著负相关(敌对、偏执除外);退避这种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幻想、自责、合理化与SCL90大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具体情况见表3。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大学生常模要好,但不如少数民族男生和汉族女生,且她们在面对困境时主要采取退避、幻想和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方式。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能削弱心健水平,形成恶性循环[5]。因而学校应把少数民族女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对象,加强对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民族认同等方面引导,使她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和各种文体活动中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主动觉知和探索自我,养成以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来应对困难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6],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大氛围中,顺利高效地度过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25.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75-378.
[3]郑红.大学生压力与应对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178(4):110-111.
[4]吴素梅,郑日昌.广西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2):12-15.
[5]王渭玲,等.267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 J].中国心理健康杂志,2003(2):118-119.
[6]张林,车文博.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5(1):36-4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从呼伦贝尔学院心理测评档案中选取400份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SCL90[1]有效问卷,其中涉及蒙古族277人、达斡尔族58人、鄂温克族31人,还有满、回族等。又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份少数民族男大学生和400份汉族女生问卷形成对照组。SCL90采用5级评分标准(1~5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另外本研究还采用了汪向东主编的应付方式问卷[2],该问卷有62道题,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六个维度。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效度较高,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
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国内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及少数民族男生、汉族女生的比较见表1。从中可知少数民族女生除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明显高于青年常模(P<0.01),其它因子没明显差异。与大学生常模相比,少数民族女生几乎在各因子上都低,差异显著(P<0.01)。我认为这和测试是在新生刚入学二十天,还没深刻感受到大学压力和各方面不适应时就进行的有一定关系。与少数民族男生相比,少数民族女生在焦虑、抑郁因子分上明显高(P<0.01),敌对、偏执因子分上低,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和汉族女生相比,少数民族女生在强迫、忧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上都高,差异显著(P<0.01或0.05)。说明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如汉族女生。
2应对方式特点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健康的预示和保护起重要作用[3]。少数民族女生应对方式情况及与对照组比较见表2。从中可知少数民族女生应对方式采用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退避、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幻想、自责,这说明少数民族女生在面对困境时主要采用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其情绪和行为也缺乏稳定性,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人格特点。和汉族女生对照组的比较也说明了这一点,她们在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上明显低于汉族女生,在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则高于汉族女生(P<0.01)。说明少数民族女生不成熟应付方式较汉生多。少数民族男生虽然心健水平比与少数民族女生好,但在应对方式上两者有较多相似性。除解决问题有明显差异外,二者都倾向于退避、合理化解决问题,而汉族女生则更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这类积极应对方式[4],反映出心理成熟度较高。
3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因为性别和民族成分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我们控制了这两个因素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解决问题、求助这两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间呈显著负相关(敌对、偏执除外);退避这种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幻想、自责、合理化与SCL90大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具体情况见表3。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大学生常模要好,但不如少数民族男生和汉族女生,且她们在面对困境时主要采取退避、幻想和合理化等消极应对方式。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能削弱心健水平,形成恶性循环[5]。因而学校应把少数民族女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对象,加强对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民族认同等方面引导,使她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和各种文体活动中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主动觉知和探索自我,养成以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来应对困难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6],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大氛围中,顺利高效地度过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25.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75-378.
[3]郑红.大学生压力与应对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178(4):110-111.
[4]吴素梅,郑日昌.广西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2):12-15.
[5]王渭玲,等.267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 J].中国心理健康杂志,2003(2):118-119.
[6]张林,车文博.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5(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