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状的反思,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针对中职学校的数学教与学现状以及社会对中职生素质的需求,为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情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数学生活化教学法使数学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教学方法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的重要成果和应用方法,更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启发学生学习,探索数学的教学方法,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数学与专业学科间互相融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着重对中职数学教学策略与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一、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始于“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基于对中职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深入分析,源于教师对发挥个人特长的自觉、自醒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向往。“情感教学法”以“快乐、成功、发展”为关键词,教师是学生数学建构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采取的方法有:第一,注意第一印象,经常进行交流。第二,投其所好,沟通需要共同语言。第三,面向全体,兼顾个性差异。第四,试卷讲评交给学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学生创造力。第五,帮教结对形成合力,激发学生创造才情。第六,教师要针对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第七,充分利用专业课的教育资源,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或者问题在教学中展开分析、审理和讨论,基于案例展开新的教学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和目标,围绕数学知识和规律中的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探索,其精髓在于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化成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提高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一: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教学。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古印度国王褒奖宰相达依尔(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等比数列求和的奇妙,惊叹达依尔的智慧。
片段二:解斜三角形(正弦、余弦公式)的教学。教师以台风问题引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并以“泰坦尼克”与冰川相撞事件进一步引出所学知识在航海领域的实际应用。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法
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切数学改革成功的根本条件。提倡生活化数学教学,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反对形式化。
1.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是“教学生活化”的首要环节,其基本含义是:其一,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其二,强调引入方式的生活化。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故事或话题,以聊天、讨论、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以数学问题为突破口或切入点,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世界,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例如,对未学过对数的中职生来说,对数概念及运用,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在介绍对数之前,我出了一道趣味问题:“某城市有 800万人,现在有一人带来一个好消息,在该城市传播。若每隔一小时,每个知道此事的人都传播给另外两人。问一昼夜间这个消息能传遍全城每位居民吗?”一开始,学生们皆认为不大可能。这时,我引导学生计算:
1小时后,有1 2=3人( )知道好消息;
2小时后,有1 2 6=9人( )知道好消息;
3小时后,有1 2 6 18=27人( )知道好消息;
猜想,n小时后,有1 2 6 …=?( )人知道好消息;那么当n=24时,能有吗?学生答不出来。我说:“学习了对数之后,你们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解。”于是,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开始津津有味地进入数学课的学习。
2.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将课本知识中反映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教学时,可以对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活化教材
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能生动地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把学生的思路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领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应用。比如,在讲到立体几何中解三角形的问题时,教师首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现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画面:宽广的天空、峻峭的高山、浩荡的河流、一列火车在铁轨上飞奔……在欣赏这些壮丽山河的同时,教师立即利用这样的生活情景,提出一连串的数学问题:你知道这座山有多高吗?这条河有多寬吗?电线杆有多高吗?如果在这座山下开辟一条隧道,你知道隧道有多长吗?这些实际的问题如果要我们去解决,你们能完成吗?这时,学生又疑惑又振奋,充满着求知的欲望。于是,教师话头一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并不难,我们即将学习的余弦定理、弦定理以及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就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社会在不断进步,中职数学教育也在快速向前发展,只有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以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让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对中职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赵辉,王莉.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J].安徽教育,2002(9).
[2]章建跃.对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3(8).
作者简介:侯彩霞,1985年4月出生,女,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梁迎春,1983年10月出生,女,本科学历,就职于象贤中学,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教学方法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的重要成果和应用方法,更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启发学生学习,探索数学的教学方法,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数学与专业学科间互相融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着重对中职数学教学策略与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一、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始于“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基于对中职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深入分析,源于教师对发挥个人特长的自觉、自醒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向往。“情感教学法”以“快乐、成功、发展”为关键词,教师是学生数学建构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采取的方法有:第一,注意第一印象,经常进行交流。第二,投其所好,沟通需要共同语言。第三,面向全体,兼顾个性差异。第四,试卷讲评交给学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学生创造力。第五,帮教结对形成合力,激发学生创造才情。第六,教师要针对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第七,充分利用专业课的教育资源,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或者问题在教学中展开分析、审理和讨论,基于案例展开新的教学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和目标,围绕数学知识和规律中的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探索,其精髓在于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化成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提高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一: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教学。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古印度国王褒奖宰相达依尔(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等比数列求和的奇妙,惊叹达依尔的智慧。
片段二:解斜三角形(正弦、余弦公式)的教学。教师以台风问题引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并以“泰坦尼克”与冰川相撞事件进一步引出所学知识在航海领域的实际应用。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法
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切数学改革成功的根本条件。提倡生活化数学教学,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反对形式化。
1.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是“教学生活化”的首要环节,其基本含义是:其一,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其二,强调引入方式的生活化。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故事或话题,以聊天、讨论、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以数学问题为突破口或切入点,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世界,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例如,对未学过对数的中职生来说,对数概念及运用,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在介绍对数之前,我出了一道趣味问题:“某城市有 800万人,现在有一人带来一个好消息,在该城市传播。若每隔一小时,每个知道此事的人都传播给另外两人。问一昼夜间这个消息能传遍全城每位居民吗?”一开始,学生们皆认为不大可能。这时,我引导学生计算:
1小时后,有1 2=3人( )知道好消息;
2小时后,有1 2 6=9人( )知道好消息;
3小时后,有1 2 6 18=27人( )知道好消息;
猜想,n小时后,有1 2 6 …=?( )人知道好消息;那么当n=24时,能有吗?学生答不出来。我说:“学习了对数之后,你们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解。”于是,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开始津津有味地进入数学课的学习。
2.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将课本知识中反映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教学时,可以对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活化教材
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能生动地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把学生的思路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领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应用。比如,在讲到立体几何中解三角形的问题时,教师首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现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画面:宽广的天空、峻峭的高山、浩荡的河流、一列火车在铁轨上飞奔……在欣赏这些壮丽山河的同时,教师立即利用这样的生活情景,提出一连串的数学问题:你知道这座山有多高吗?这条河有多寬吗?电线杆有多高吗?如果在这座山下开辟一条隧道,你知道隧道有多长吗?这些实际的问题如果要我们去解决,你们能完成吗?这时,学生又疑惑又振奋,充满着求知的欲望。于是,教师话头一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并不难,我们即将学习的余弦定理、弦定理以及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就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社会在不断进步,中职数学教育也在快速向前发展,只有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以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让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对中职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赵辉,王莉.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J].安徽教育,2002(9).
[2]章建跃.对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3(8).
作者简介:侯彩霞,1985年4月出生,女,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基础数学。
梁迎春,1983年10月出生,女,本科学历,就职于象贤中学,研究方向: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