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是高校将内控管理落地最为快速有效方式之一。结合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现状,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基础,梳理高校经济业务信息化流程,明确关键业务及控制点,提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构建设想,尝试通过将内控制度及控制方法等要素以软件的形式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实现内部控制程序化运行,保证高校各项经济业务合法合规,提高财务管理服务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102-02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及其信息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资金筹集日趋多元化,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学校的发展健康有序是高校要主动面对的问题。2012年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提出单位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加强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既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实施有效监管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障,是高校将内控管理落地最为快速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建立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将内部控制制度、控制方法等以软件的形式进行固化,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管控要求进行事前主动推送,实现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运行,保证高校经济业务合法合规,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有序、健康、高效运转。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题
第一,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起步晚,控制环境缺失。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在我国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部分高校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认识,不重视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统筹协调,缺乏全校各部门通力协作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控制环境,使得高校部分财务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不能顺应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第二,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由于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高校内控制度通常是根据国家及主管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建立,未能从内部控制视角着手,制度建设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信息化控制标准和规范不完善,影响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缺乏整合度。由于财务信息的保密性、敏感性和安全性,财务资源往往与学校其他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与校园网缺乏有效的整合。甚至财务内部预算、收费、核算等各业务系统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缺乏整合度,形成了“信息孤岛”。此外,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对数据的处理设置统一标准,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要求开展工作,部门间未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造成数据信息缺乏兼容性和共享性。例如,学校收费系统需要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提供信息,教职工工资核算需要人事部、二级学院等部门提供数据。而这些数据整理参照的是各自部门的标准,导致信息汇总到财务部门后,还需要重新整理和录入,既浪费人力物力,降低工作效率,还增加了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数据差错、信息失真的风险。
三、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构建设想
(一)构建方式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构建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来实现,也可以根据内部控制信息化要求对现有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内部控制功能,实现内部控制标准化、程序化。目前大多高校都建设有高度数字化的财务信息资源,如预算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数字化校园网络办公系统等。相比较而言,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开发改造以达到内部控制要求,对高校来说投入更少,见效更快。
(二)构建步骤
1.重新规划业务流程。信息化会改变高校业务流程,需要考虑信息化环境下,业务流程会发生哪些变化,以便考虑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和科学合理规划,将控制机制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利用各种应用程序模块实现控制活动。首先,要从功能和效率等方面对原有业务流程展开全面、细致地分析,以找出根源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优化。例如,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编制缺乏全局性与前瞻性,归口审核流程缺少,影响高校资金收支的统筹和控制;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力不强,预算追加随意以及调整程序不规范,影响预算执行进度,增加财务风险;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缺乏,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在收支管理方面,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衔接不够,标准和范围不明确,收支不及时,影响预算收入和支出计划的完成。其次,根据梳理结果合理规划设计业务流程。财务部门应以预算、核算、决算、财务监督、分析决策、信息服务为核心,抓住各个业务内部控制的侧重点,避免流程重复,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比如,在预算管理方面,应侧重从计划的角度来控制,合理设计预算审核审批流程,严格预算编制、预算追加和调整程序,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在会计核算方面,以事项为中心,合理设置收支各环节和审批流程,通过预算控制、审批控制、标准控制、会计控制等手段,确定各项开支的合法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2.明确关键控制点。高校应对财务管理主要过程的关键业务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关键控制点,以便嵌入信息系统。如,在预算管理方面,关键业务是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确定预算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规范预算追加调整程序,保证决算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确保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应用。关键控制点主要表现在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的合理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分解和审批下达的规范性、预算执行的约束性、决算的真实性与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在收支管理方面,关键业务是合理设置不相容岗位的,收入的归口管理,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规范保管和使用各种财务印章及票据,明确支出审批权限和程序,规范支出审核和资金支付手续。关键控制点主要表现在岗位设置的合理性、财务印章与票据的有效性、审批手续的完备性、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性、开支范围和标准以及支付方式的合规性。 3.构建并完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功能平台。业务流程规划之后,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按照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要求进行二次开发,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管控规则嵌入到系统程序中,构建具有内部控制功能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应以预算为主线、资金管控为核心,对接整合现有各业务系统,实现预算、核算、采购、资产等各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共享,最终形成一个能全面覆盖高校所有经济业务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收费管理、网上报销及审批、会计核算、财务查询系统的建设以及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对接联通。
一是预算管理系统。以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为龙头,重点将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等内容含入其中,并预置绩效评价模块,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的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客户端、Web 端应用,校园网申报和内网管理相结合,实现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的一致性,避免出现预算的两张皮现象;通过预算科目的设置,在预算申报时将申报项目与预算科目关联,实现预算自动拨款,拨款凭证自动生成,提高预算信息的准确性;通过预算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将申报项目和核算项目关联,会计核算系统主动获取申报项目相关信息和预算数据,实现预算的系统控制和预警,对预算计划的执行及时进行监控。
二是收费管理系统。集成高校各收费项目,对接迎新系统、会计核算系统、银校互联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形成一个涵盖学生信息管理、缴费项目管理、缴费变更管理、收据表单管理、用户与权限管理等一系列有关缴费管理业务流程的收费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收费项目及时发布、网上自主缴费、缴费情况实时掌握、收费入账凭证自动生成、精细核算账目比对、往来款项管理等功能。
三是网上报销及审批系统。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建立网上报销及审批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S(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实现报销单据填报、审核、签批等过程的网上无纸化处理,提高数据采集来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通过影像化技术对纸质会计凭证实行电子化管理,为内部控制和审计检查等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依据。同时,通过嵌套相关开支范围和标准、上级相关政策与制度和学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对接预算管理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同步预算系统和核算系统数据库经费项目、暂付款、项目余额和凭证分录等数据,实现预算控制、审批控制、标准控制、会计控制等功能。
四是会计核算系统。在日常账务处理、数据查询和报表统计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升级改造开发智能凭证、支出预算控制、出纳支付、票据联打、基建项目管理等个性化功能、与其他系统软件无缝对接等,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如与预算管理系统对接,实现预算拨款凭證自动生成、支出预算自动控制、预算执行系统监督等功能;通过与网上报销和审批系统对接,实现会计业务基础数据一次录入,开支标准自动审核,会计凭证自动生成等功能。
五是财务查询系统。主要包括财务账户查询、薪酬查询、经费查询、收费查询、借款查询、报销查询等功能,通过与预算管理、收费管理、会计核算等系统对接,实现学生缴费、个人账户、工资薪金、项目余额、预算收支明细、个人借款、项目到款以及报销进度等财务信息实时查询,为学校各级领导和师生提供准确、即时的财务信息;通过与短信、微信平台等系统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服务链,实现自动的经费报账通知、到账拨款通知、借款催还通知、学生欠费通知等多项服务,全面提升财务服务效能。
六是银校互联系统。结合财务无现金报账功能,通过与“网银”平台的有效衔接,实现银行资金的划转电子化,对账自动化,实现银行与高校财务的无障碍联通,促进资金顺畅流通。
4.财务信息化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信息化对接。财务管理信息化功能平台应立足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教务管理、科研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校内其他部门业务系统对接融合,打通信息孤岛,打破部门间、业务和财务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预算、人事、教务、后勤、科研、资产、账务等信息实时交互,高校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构建的风险防控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网络病毒等方面的内部控制风险,高校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信息化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制度,在规划设计、权限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保密、档案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制定预防性及补救性措施,为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内控保障机制。
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是高校加强内部管理的核心和潮流。高校管理人员应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加强筹划与协调,积极构建适应自身管理和发展需要的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促进经济活动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高校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东,文兴斌.新高校财会制度框架下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重构[J]会计之友,2016,(12):114-116.
[2] 曹越.高校经济业务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7,(9):115-117.
[3]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2012.
[4]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Z].2016.
[5] 马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的现实思考[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82.
收稿日期:2020-01-09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P1700321)
作者简介:苏泽凤(1965-),女,广西南宁人,正高级会计师,在职研究生,从事财务管理、内控管理研究。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102-02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及其信息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资金筹集日趋多元化,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学校的发展健康有序是高校要主动面对的问题。2012年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提出单位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加强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既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实施有效监管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障,是高校将内控管理落地最为快速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建立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将内部控制制度、控制方法等以软件的形式进行固化,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管控要求进行事前主动推送,实现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运行,保证高校经济业务合法合规,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有序、健康、高效运转。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题
第一,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起步晚,控制环境缺失。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在我国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部分高校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认识,不重视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统筹协调,缺乏全校各部门通力协作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控制环境,使得高校部分财务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不能顺应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第二,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由于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高校内控制度通常是根据国家及主管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建立,未能从内部控制视角着手,制度建设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信息化控制标准和规范不完善,影响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缺乏整合度。由于财务信息的保密性、敏感性和安全性,财务资源往往与学校其他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与校园网缺乏有效的整合。甚至财务内部预算、收费、核算等各业务系统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缺乏整合度,形成了“信息孤岛”。此外,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对数据的处理设置统一标准,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要求开展工作,部门间未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造成数据信息缺乏兼容性和共享性。例如,学校收费系统需要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提供信息,教职工工资核算需要人事部、二级学院等部门提供数据。而这些数据整理参照的是各自部门的标准,导致信息汇总到财务部门后,还需要重新整理和录入,既浪费人力物力,降低工作效率,还增加了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数据差错、信息失真的风险。
三、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构建设想
(一)构建方式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构建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来实现,也可以根据内部控制信息化要求对现有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内部控制功能,实现内部控制标准化、程序化。目前大多高校都建设有高度数字化的财务信息资源,如预算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数字化校园网络办公系统等。相比较而言,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开发改造以达到内部控制要求,对高校来说投入更少,见效更快。
(二)构建步骤
1.重新规划业务流程。信息化会改变高校业务流程,需要考虑信息化环境下,业务流程会发生哪些变化,以便考虑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和科学合理规划,将控制机制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利用各种应用程序模块实现控制活动。首先,要从功能和效率等方面对原有业务流程展开全面、细致地分析,以找出根源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优化。例如,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编制缺乏全局性与前瞻性,归口审核流程缺少,影响高校资金收支的统筹和控制;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力不强,预算追加随意以及调整程序不规范,影响预算执行进度,增加财务风险;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缺乏,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在收支管理方面,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衔接不够,标准和范围不明确,收支不及时,影响预算收入和支出计划的完成。其次,根据梳理结果合理规划设计业务流程。财务部门应以预算、核算、决算、财务监督、分析决策、信息服务为核心,抓住各个业务内部控制的侧重点,避免流程重复,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比如,在预算管理方面,应侧重从计划的角度来控制,合理设计预算审核审批流程,严格预算编制、预算追加和调整程序,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在会计核算方面,以事项为中心,合理设置收支各环节和审批流程,通过预算控制、审批控制、标准控制、会计控制等手段,确定各项开支的合法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2.明确关键控制点。高校应对财务管理主要过程的关键业务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关键控制点,以便嵌入信息系统。如,在预算管理方面,关键业务是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确定预算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规范预算追加调整程序,保证决算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确保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应用。关键控制点主要表现在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的合理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分解和审批下达的规范性、预算执行的约束性、决算的真实性与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在收支管理方面,关键业务是合理设置不相容岗位的,收入的归口管理,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规范保管和使用各种财务印章及票据,明确支出审批权限和程序,规范支出审核和资金支付手续。关键控制点主要表现在岗位设置的合理性、财务印章与票据的有效性、审批手续的完备性、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性、开支范围和标准以及支付方式的合规性。 3.构建并完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功能平台。业务流程规划之后,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按照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要求进行二次开发,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管控规则嵌入到系统程序中,构建具有内部控制功能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应以预算为主线、资金管控为核心,对接整合现有各业务系统,实现预算、核算、采购、资产等各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共享,最终形成一个能全面覆盖高校所有经济业务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收费管理、网上报销及审批、会计核算、财务查询系统的建设以及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对接联通。
一是预算管理系统。以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为龙头,重点将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等内容含入其中,并预置绩效评价模块,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的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客户端、Web 端应用,校园网申报和内网管理相结合,实现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的一致性,避免出现预算的两张皮现象;通过预算科目的设置,在预算申报时将申报项目与预算科目关联,实现预算自动拨款,拨款凭证自动生成,提高预算信息的准确性;通过预算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将申报项目和核算项目关联,会计核算系统主动获取申报项目相关信息和预算数据,实现预算的系统控制和预警,对预算计划的执行及时进行监控。
二是收费管理系统。集成高校各收费项目,对接迎新系统、会计核算系统、银校互联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形成一个涵盖学生信息管理、缴费项目管理、缴费变更管理、收据表单管理、用户与权限管理等一系列有关缴费管理业务流程的收费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收费项目及时发布、网上自主缴费、缴费情况实时掌握、收费入账凭证自动生成、精细核算账目比对、往来款项管理等功能。
三是网上报销及审批系统。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建立网上报销及审批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S(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实现报销单据填报、审核、签批等过程的网上无纸化处理,提高数据采集来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通过影像化技术对纸质会计凭证实行电子化管理,为内部控制和审计检查等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依据。同时,通过嵌套相关开支范围和标准、上级相关政策与制度和学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对接预算管理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同步预算系统和核算系统数据库经费项目、暂付款、项目余额和凭证分录等数据,实现预算控制、审批控制、标准控制、会计控制等功能。
四是会计核算系统。在日常账务处理、数据查询和报表统计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升级改造开发智能凭证、支出预算控制、出纳支付、票据联打、基建项目管理等个性化功能、与其他系统软件无缝对接等,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如与预算管理系统对接,实现预算拨款凭證自动生成、支出预算自动控制、预算执行系统监督等功能;通过与网上报销和审批系统对接,实现会计业务基础数据一次录入,开支标准自动审核,会计凭证自动生成等功能。
五是财务查询系统。主要包括财务账户查询、薪酬查询、经费查询、收费查询、借款查询、报销查询等功能,通过与预算管理、收费管理、会计核算等系统对接,实现学生缴费、个人账户、工资薪金、项目余额、预算收支明细、个人借款、项目到款以及报销进度等财务信息实时查询,为学校各级领导和师生提供准确、即时的财务信息;通过与短信、微信平台等系统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服务链,实现自动的经费报账通知、到账拨款通知、借款催还通知、学生欠费通知等多项服务,全面提升财务服务效能。
六是银校互联系统。结合财务无现金报账功能,通过与“网银”平台的有效衔接,实现银行资金的划转电子化,对账自动化,实现银行与高校财务的无障碍联通,促进资金顺畅流通。
4.财务信息化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信息化对接。财务管理信息化功能平台应立足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教务管理、科研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校内其他部门业务系统对接融合,打通信息孤岛,打破部门间、业务和财务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预算、人事、教务、后勤、科研、资产、账务等信息实时交互,高校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构建的风险防控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网络病毒等方面的内部控制风险,高校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信息化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制度,在规划设计、权限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保密、档案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制定预防性及补救性措施,为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内控保障机制。
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是高校加强内部管理的核心和潮流。高校管理人员应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加强筹划与协调,积极构建适应自身管理和发展需要的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促进经济活动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高校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东,文兴斌.新高校财会制度框架下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重构[J]会计之友,2016,(12):114-116.
[2] 曹越.高校经济业务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7,(9):115-117.
[3]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2012.
[4]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Z].2016.
[5] 马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的现实思考[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82.
收稿日期:2020-01-09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P1700321)
作者简介:苏泽凤(1965-),女,广西南宁人,正高级会计师,在职研究生,从事财务管理、内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