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郁的肉香溢满车间。
“真好吃!”王华(化名)大口咀嚼着王中王火腿,兴奋地嚷嚷。
这是“新浪网友走进双汇”的一幅现场画面。
5月10日,50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新浪网友,多路聚集漯河。2天的时间,他们有机会直面双汇,审慎观察这个“遭遇多方诘责”的肉类巨头。
此批消费者中,王华是唯一一位未成年儿童。年仅9岁。虽然,他不能洞察细微,却有自己的观点。他说,双汇和记忆中没啥两样。
除此之外,众多消费者眼中的双汇究竟如何?
零距离
激愤、质疑声渐渐淡了。
“带着疑问走进双汇,带着信任离开。”广州网友王亚正如是说。
5月11日,王亚正等人首先去了双汇养殖场。之后,他们参观屠宰场、冷鲜肉分割车间,瘦肉精在线检测系统、检验中心、低温产品和高温产品车间等。20多个小时,王亚正一行与双汇零距离,真实感知、体验了双汇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关键点。
王亚正告诉记者,以前,他的家里经常选购双汇产品。自从“瘦肉精事件”发生后,他也曾经惶惑,不敢再买。
“生猪头头检验举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恰逢新浪网组织网友参观双汇,我希望借此机会能全面观察双汇,看看双汇的承诺是否属实。”王亚正说,“现在这个公司给我的总体感觉不错,实力强,生产流程很正规。我回广州后,已经恢复购买。”
大连的消费者张女士也是首批“新浪网友双汇行”成员之一,她认为,如果双汇产品不能吃,恐怕社会上不会有太多食品能够让人放心食用了。
抵达漯河后,张女士不仅全程观看,还对瘦肉精在线检测系统重点进行了解。”一头猪取样后仅试纸检测一项就增加20多元成本。每组有8人检测,检测中如果发现疑似阳性,检验中心将作进一步检测,确定。”电话中,张女士有些激动,”双汇在踏踏实实做事。瘦肉精事件后,双汇没有推卸责任,承认自己工作中有失误,改正了错误。对此,我们很放心,希望双汇能坚持下去,引领中国食品企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不仅仅新浪网友参观双汇。
此前,双汇已经接待了数十批消费者来访,全国大约17个屠宰场,经常有消费者去参观。
4月底,双汇集团“2011·消费者走进双汇”大型体验营销活动启动仪式在第一工业园屠宰厂冷库广场隆重举行。双汇称,公司每年都会邀请数万名消费者参观车间。
5月23日上午,双汇第—工业园区。
记者与新乡的两批消费者在车间外相遇,走廊里熙熙攘攘。
之前一天,郑州,南阳、安阳的消费者已经来访。
24日,获嘉县100名消费者组团来到双汇第—工业园。
“干净卫生。”获嘉县消费者赵玉柱坦言。
“我从电视上经常看到和听说双汇公司,现在有机会来到漯河,在车间外看到双汇各种产品生产过程,感觉不一样,很真实。”一位未具名的消费者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
据了解,这些消费者由双汇各地专卖店组织,凡顾客购买15元以上产品,均有机会报名前往,双汇负担车费和餐费。自活动开展以来,报名者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几批消费者去双汇集团。
市场反馈显示,一些超市已经重新上架双汇产品,很多消费者恢复了购买信心。在农贸市场和专卖店,双汇火腿肠、冷鲜肉销售情况正在逐渐回暖。
双汇称,消费者在参观中,没有出现一例疑似阳性猪肉。
如此,是否表明双汇的产品从此可以放心食用?
也有消费者提出疑虑,风波之后,双汇能不能把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下去?老百姓可以真正吃到放心肉吗?
从十八道检验到逐头检测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双汇的18道检验和逐头在线检测无疑充满神秘感。关乎食品安全,很多人颇为不解。曾有质疑说,双汇所谓18道检验,居然检不出一头含瘦肉精的猪。
事实是否如此?23日上午,本刊记者来到双汇第—工业园,深入分割车间等,对冷鲜肉生产加工各环节以及在线检测方面,进行全程了解。
双汇工作人员说,生猪进厂必须验收“三证”。生猪宰前经过温水淋浴,进行三点式低压麻醉、放血,这样能减少猪的应急反应,减少有害毒素。然后生猪进入60度水温的滚筒蒸汽褪毛工序,这样做可以避免交叉污染。
记者看见,褪毛后的生猪分别被钩子挂起。经过高温燎毛工艺,接着热水冲洗,还有头部检验、水温压力检验和体表检验。
寄生虫被高温烫死后,进行咬肌和胴体初验。之后是胴体复检,红脏、白脏检验和有机酸配置检验,再进行白条检验,一扇扇猪肉排着整齐的队伍被输送到预冷问冷却排酸。
在三腺采摘区,人体不能食用的3种腺体已被摘除,进行无害化处理。
白条在预冷间进行温控、卫生检验,经过冷却排酸后的猪肉通过传送带输送到生产线上。
记者注意到,一些头戴红色帽子的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查看猪体。讲解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品管人员凭着感官,观察猪体是否存有疫病,察看合格后,再由生产线两边头戴黄色帽子的工人把猪肉分割成不同类别。放进红色的塑料盒里。”
接着,包装工人在零到四度的车间里,用保鲜膜把产品包起来,放到纸箱里。经过包装检验和产品金属探测后,封箱产品很快被装上等候在门外的冷藏车。
最后一道程序是配送检验,冷藏车内温度必须保持在零到四度,而且各地的连锁店和冷柜里,也需要在零到四度的温度下销售。
如此密不透风的侣道检验,能100%检出瘦肉精吗?
恐怕任何一家肉类企业都不敢肯定答复。负重瘦肉精“沉疴”,双汇曾为此短暂纠结。时至今日双汇绝不容许出现“任何不愉快事件”。
为了杜绝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工厂“瘦肉精事件”第二天,双汇立即宣布,对生猪进行逐头检验。逐头检验增加了检验成本,双汇从此每年要增加3亿元检测费用。
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双汇进行三道检验,第一道检验是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按3%进行尿样抽检,每头猪都使用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两种试纸进行检测。
第二道检验是在屠宰生产线上,从生猪的小肚中抽取尿样,进行逐头检验,在检测台前,屠宰之后的每头生猪必须对膀胱进行尿检。检测试纸大约2分钟后就能检出结果。如果发现瘦肉精检测呈阳性,继续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验。
如果生猪的小肚里没有尿液,技术人员将直接提取肝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确定。
多项安全控制
观察者认为,逐头检验促进肉类行业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从表面上看,企业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它有力助推了行业道德、诚信建设,可能加速肉类龙头企业的整合步伐。
事实上,早在10年前,双汇就采用信息化管理,对每头被宰杀的生猪都记录了关键信息。
彼时,双汇设计开发了“生猪屠宰线”,“生猪采购”和“屠宰分割物流”等管理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双汇对生猪采购及整个加工过程中的生产量、出品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不合格产品的检出处理进行全程监控。
看似完备的监控终究不能确保其安然无恙。
“客观地说,这些不完全是双汇的责任,企业、行业,监管、源头等,方方面面都累积有问题,亟需解决。”业内人士分析道。
多项安全控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由此成为双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双汇的决心凸显对采购环节建立举报制、索证制和索赔制,凡发现问题的要进行索赔,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的职工,都要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决不让一头问题猪和问题原料流入双汇。
还不够。双汇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据悉,该机构已经对其全员培训。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表示,双汇今后将加快发展生猪养殖业,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屠宰厂建到哪里,配套的养殖场就跟到哪里,围绕屠宰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
但是,源头控制之说似乎任重道远。目前,双汇在全国约有17个生猪屠宰场,多分布于河南省各地市。按照此规模,除已经建成之外,双汇还需要建为数不少的规模化养猪场和20万吨的饲料厂。
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乐观地预见,瘦肉精从此将从万隆的视野里永远遁形。
从开创国内冷鲜肉专卖,双汇再次为社会普遍关注。肉类行业的一场煌煌巨变或将由其引领。
明显不同。此次是国人奉如圭臬的食品安全建设。
一场轰轰轰烈的肉类革命开始。
90天后,瘦肉精渐行渐远。
“真好吃!”王华(化名)大口咀嚼着王中王火腿,兴奋地嚷嚷。
这是“新浪网友走进双汇”的一幅现场画面。
5月10日,50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新浪网友,多路聚集漯河。2天的时间,他们有机会直面双汇,审慎观察这个“遭遇多方诘责”的肉类巨头。
此批消费者中,王华是唯一一位未成年儿童。年仅9岁。虽然,他不能洞察细微,却有自己的观点。他说,双汇和记忆中没啥两样。
除此之外,众多消费者眼中的双汇究竟如何?
零距离
激愤、质疑声渐渐淡了。
“带着疑问走进双汇,带着信任离开。”广州网友王亚正如是说。
5月11日,王亚正等人首先去了双汇养殖场。之后,他们参观屠宰场、冷鲜肉分割车间,瘦肉精在线检测系统、检验中心、低温产品和高温产品车间等。20多个小时,王亚正一行与双汇零距离,真实感知、体验了双汇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关键点。
王亚正告诉记者,以前,他的家里经常选购双汇产品。自从“瘦肉精事件”发生后,他也曾经惶惑,不敢再买。
“生猪头头检验举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恰逢新浪网组织网友参观双汇,我希望借此机会能全面观察双汇,看看双汇的承诺是否属实。”王亚正说,“现在这个公司给我的总体感觉不错,实力强,生产流程很正规。我回广州后,已经恢复购买。”
大连的消费者张女士也是首批“新浪网友双汇行”成员之一,她认为,如果双汇产品不能吃,恐怕社会上不会有太多食品能够让人放心食用了。
抵达漯河后,张女士不仅全程观看,还对瘦肉精在线检测系统重点进行了解。”一头猪取样后仅试纸检测一项就增加20多元成本。每组有8人检测,检测中如果发现疑似阳性,检验中心将作进一步检测,确定。”电话中,张女士有些激动,”双汇在踏踏实实做事。瘦肉精事件后,双汇没有推卸责任,承认自己工作中有失误,改正了错误。对此,我们很放心,希望双汇能坚持下去,引领中国食品企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不仅仅新浪网友参观双汇。
此前,双汇已经接待了数十批消费者来访,全国大约17个屠宰场,经常有消费者去参观。
4月底,双汇集团“2011·消费者走进双汇”大型体验营销活动启动仪式在第一工业园屠宰厂冷库广场隆重举行。双汇称,公司每年都会邀请数万名消费者参观车间。
5月23日上午,双汇第—工业园区。
记者与新乡的两批消费者在车间外相遇,走廊里熙熙攘攘。
之前一天,郑州,南阳、安阳的消费者已经来访。
24日,获嘉县100名消费者组团来到双汇第—工业园。
“干净卫生。”获嘉县消费者赵玉柱坦言。
“我从电视上经常看到和听说双汇公司,现在有机会来到漯河,在车间外看到双汇各种产品生产过程,感觉不一样,很真实。”一位未具名的消费者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
据了解,这些消费者由双汇各地专卖店组织,凡顾客购买15元以上产品,均有机会报名前往,双汇负担车费和餐费。自活动开展以来,报名者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几批消费者去双汇集团。
市场反馈显示,一些超市已经重新上架双汇产品,很多消费者恢复了购买信心。在农贸市场和专卖店,双汇火腿肠、冷鲜肉销售情况正在逐渐回暖。
双汇称,消费者在参观中,没有出现一例疑似阳性猪肉。
如此,是否表明双汇的产品从此可以放心食用?
也有消费者提出疑虑,风波之后,双汇能不能把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下去?老百姓可以真正吃到放心肉吗?
从十八道检验到逐头检测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双汇的18道检验和逐头在线检测无疑充满神秘感。关乎食品安全,很多人颇为不解。曾有质疑说,双汇所谓18道检验,居然检不出一头含瘦肉精的猪。
事实是否如此?23日上午,本刊记者来到双汇第—工业园,深入分割车间等,对冷鲜肉生产加工各环节以及在线检测方面,进行全程了解。
双汇工作人员说,生猪进厂必须验收“三证”。生猪宰前经过温水淋浴,进行三点式低压麻醉、放血,这样能减少猪的应急反应,减少有害毒素。然后生猪进入60度水温的滚筒蒸汽褪毛工序,这样做可以避免交叉污染。
记者看见,褪毛后的生猪分别被钩子挂起。经过高温燎毛工艺,接着热水冲洗,还有头部检验、水温压力检验和体表检验。
寄生虫被高温烫死后,进行咬肌和胴体初验。之后是胴体复检,红脏、白脏检验和有机酸配置检验,再进行白条检验,一扇扇猪肉排着整齐的队伍被输送到预冷问冷却排酸。
在三腺采摘区,人体不能食用的3种腺体已被摘除,进行无害化处理。
白条在预冷间进行温控、卫生检验,经过冷却排酸后的猪肉通过传送带输送到生产线上。
记者注意到,一些头戴红色帽子的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查看猪体。讲解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品管人员凭着感官,观察猪体是否存有疫病,察看合格后,再由生产线两边头戴黄色帽子的工人把猪肉分割成不同类别。放进红色的塑料盒里。”
接着,包装工人在零到四度的车间里,用保鲜膜把产品包起来,放到纸箱里。经过包装检验和产品金属探测后,封箱产品很快被装上等候在门外的冷藏车。
最后一道程序是配送检验,冷藏车内温度必须保持在零到四度,而且各地的连锁店和冷柜里,也需要在零到四度的温度下销售。
如此密不透风的侣道检验,能100%检出瘦肉精吗?
恐怕任何一家肉类企业都不敢肯定答复。负重瘦肉精“沉疴”,双汇曾为此短暂纠结。时至今日双汇绝不容许出现“任何不愉快事件”。
为了杜绝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工厂“瘦肉精事件”第二天,双汇立即宣布,对生猪进行逐头检验。逐头检验增加了检验成本,双汇从此每年要增加3亿元检测费用。
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双汇进行三道检验,第一道检验是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按3%进行尿样抽检,每头猪都使用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两种试纸进行检测。
第二道检验是在屠宰生产线上,从生猪的小肚中抽取尿样,进行逐头检验,在检测台前,屠宰之后的每头生猪必须对膀胱进行尿检。检测试纸大约2分钟后就能检出结果。如果发现瘦肉精检测呈阳性,继续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验。
如果生猪的小肚里没有尿液,技术人员将直接提取肝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确定。
多项安全控制
观察者认为,逐头检验促进肉类行业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从表面上看,企业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它有力助推了行业道德、诚信建设,可能加速肉类龙头企业的整合步伐。
事实上,早在10年前,双汇就采用信息化管理,对每头被宰杀的生猪都记录了关键信息。
彼时,双汇设计开发了“生猪屠宰线”,“生猪采购”和“屠宰分割物流”等管理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双汇对生猪采购及整个加工过程中的生产量、出品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不合格产品的检出处理进行全程监控。
看似完备的监控终究不能确保其安然无恙。
“客观地说,这些不完全是双汇的责任,企业、行业,监管、源头等,方方面面都累积有问题,亟需解决。”业内人士分析道。
多项安全控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由此成为双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双汇的决心凸显对采购环节建立举报制、索证制和索赔制,凡发现问题的要进行索赔,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的职工,都要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决不让一头问题猪和问题原料流入双汇。
还不够。双汇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据悉,该机构已经对其全员培训。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表示,双汇今后将加快发展生猪养殖业,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屠宰厂建到哪里,配套的养殖场就跟到哪里,围绕屠宰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
但是,源头控制之说似乎任重道远。目前,双汇在全国约有17个生猪屠宰场,多分布于河南省各地市。按照此规模,除已经建成之外,双汇还需要建为数不少的规模化养猪场和20万吨的饲料厂。
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乐观地预见,瘦肉精从此将从万隆的视野里永远遁形。
从开创国内冷鲜肉专卖,双汇再次为社会普遍关注。肉类行业的一场煌煌巨变或将由其引领。
明显不同。此次是国人奉如圭臬的食品安全建设。
一场轰轰轰烈的肉类革命开始。
90天后,瘦肉精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