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护理学分会、健康护理标准化委员会和护理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正式成立。同期,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护理与智能化分会也正式成立。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也享受到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如何将新技术与护理实践有机结合,在临床护理工作与护理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护理信息系统,让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一、护理技术的进步
多年前,护理教学时使用的模拟人是“死”的。护士和护生们在模拟练习时,仅仅能够进行一些简单操作,模拟人不会做出任何反馈,操作质量也无从考证,因此,无法进行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训练。而现在,护理教学使用的模拟人“活”了。这些模拟人体内植入了很多芯片,使用时只要设置好参数,学生在其身上操作时,模拟人会根据学生实施的护理措施做出相应的反应。
给药是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多小剂量静脉用药物需要精准控制每分钟的给药剂量,这就需要借助输液泵或微量泵。而输液泵设置的给药速度单位有时与医嘱的给药剂量单位不同,需要护士进行人工换算。最早护士多是人工换算,而现在,借助信息系统可以在医生输入医嘱后自行换算,避免了护士换算出现错误。有些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直接将医嘱发至输液泵,更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二、信息化让护理更高效
互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护理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信息化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病人安全、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护理信息化建设为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使我们能够制定更好的护理措施,发挥护理的潜能,拓宽护理范围。
护士作为医嘱执行者,是离患者最近的人,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我们一再强调要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但是单纯依靠人为查对,还是难免会出错,而运用护理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规避一些不良事件。正如我们目前已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的移动护理终端PDA,通过扫描患者腕带条码,提高核对的准确性,保障患者安全。
此外,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患者的长期照护问题,一方面能实现动态、连续、个性化的延续性管理,同时也有望打破现有的信息孤岛,使医院、社区、家庭融为一体,互相联动,也有利于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在实现延续性护理的同时,也扩大了护理的范围,改变了护理的工作模式。
三、护士参与度还不够高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建立智能化系统,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能帮助护理人员进行决策。但由于医疗护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设计不好,不仅不能帮助临床护理工作,反而会带来麻烦。比如一些早期的临床信息系统,医护人员很少运用,就是因为这些系统操作非常繁琐、复杂,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还容易出错。因此,合理、简单、易操作的信息系統,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到设计中。
然而,我国多数护士对信息技术了解得还不够充分,不知道信息化能够实现那些护理功能,如何与临床护理需求相结合。此外,目前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护理人员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由于没有接受信息学方面的专门培训,致使参与程度还比较低,还很难提出较好的设计方案,很难与护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要培养信息化专科护士
护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护士的护理专业知识,更需要护士开拓创新,“脑洞大开”,发现临床中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去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培养一批既具备深厚的护理知识功底,又具备相应的信息化知识的复合型护理人才十分必要。
信息化专科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两条途径:一是为IT人员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二是培训护理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现在国际上的做法一般是培训护理人员,使她们成为信息专科护士。如美国是通过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和认证,使其成为护理信息专科护士,从事护理信息方面的实践活动。由于这部分护士既具备足够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护理规范和流程非常清楚,又了解信息技术,就能够明确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哪些护理功能,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护理工作的负担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挑战,我们希望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要通过探索新的、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助推护理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者为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护理学分会、健康护理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护理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理事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护理与智能化分会会长、国际医药信息学会副主席、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