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厦: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健康的影响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6857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师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高压力职业,学术从业者需要在复杂及不可预测的条件下通过长期投入和奉献追求卓越与创新.随着新管理主义重塑高校学术职业制度环境,高校教师职业负荷日益膨胀,教师队伍身心健康危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与医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阈,采用混合研究路径,基于案例高校的教师健康体检数据、教师年度工作业绩信息数据及质性访谈资料,综合分析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其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高校教师总体生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且呈现逐年严重趋势;教学、科研、院系职业负荷的不断膨胀对高校教师生理疾病检出率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职业负荷对教师健康的负面冲击集中凸显于41岁以上的教师群体与女性教师群体,高校教师生理健康的“中年危机”现象与女性教师的健康问题亟需关注.鉴于此,院校组织需优化学术生态环境,建立教师队伍身心健康支持体系,以保障学术人才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课堂上学习者正在呈现更多样性的表征,以往研究关注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多样性差异,而今更加关注教师因素和世界教育发展因素对学习者带来的动态差异.教师应从尊重个体差异到寻求普遍性发展中掌握为多样性而教的方法,即差异化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化学习、文化关联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塑师生关系并提升多样性的教学能力;相关机构也应重视研究与实践同步推进,为多样性学习者培养未来教师.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学生学习脑机制的探索取得了诸多成就.认真汲取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推进教学神经学研究,是当前教学论科学化道路上又一重要研究任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教学神经学是将认知神经学、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论整合起来,研究基于学生学习脑机制,优化教学行为并科学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一门教学论分支学科.在研究对象上,教学神经学研究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机制、教学变量验证、教学艺术形成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课堂生态研究法是教学神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当前,开展教学神经学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
在终身学习思潮勃兴、学习型社会构建和基础教育改革深度推进的时代境遇下,能够激发教师自主学习动力与行动的教师研修共同体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良好平台.然而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仍面临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模糊、自我与群体效能乏力、团队学习内容泛众游离以及系统行动研究共振力缺失等现实挑战.基于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组织理念和管理策略,可以通过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实现团队自我与群体效能的正向性、设计精准深刻的学习模块、体验深度的学习历程等途径强化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最终实现教师个体与教师团队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