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我国对教育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特别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多种创新。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教学内容具有很强实用性和生活性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模式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教学问题,相互提出疑问、观点和想法,然后在共同合作的基礎上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参与精神的一种方式。
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运用得比较广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首先,有些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教师布置了讨论的问题后,对学生怎样讨论或者是否在讨论都不再关注,导致学生对小组讨论的重视程度降低,有的学生就不会积极地参与讨论。另外,一些教师把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停留在表面,为了讨论而讨论,一些不适合讨论的问题也让学生讨论,这就浪费了教学时间。例如,还有的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性格关系,导致一些小组内永远是几个爱表现的学生在讨论,性格内向或比较自卑的学生没有参与讨论,这就达不到分组讨论的教学目的。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的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给学生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愉快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同时,教师不能设置复杂的情境,如果学生不能很容易地理解情境,就不会进入情境中,更加不能理解教师的问题。因此,问题情境必须简单而有趣,让学生很容易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和《西游记》相关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的蟠桃园给花果山的猴子猴孙带了很多蟠桃,把60个蟠桃分给了10只老猴子,把36个蟠桃分给了6只小猴子,对于剩下的蟠桃,每只猴子5个。孙悟空给每只猴子分了几个蟠桃?这样分合理吗?《西游记》是每一位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故事,小学生也比较喜欢美猴王孙悟空和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电视剧和动画片中也有孙悟空给猴子们带回蟠桃的情节,因此,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就会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讨论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教学效果就比较好。
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模式中,分组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数学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因为讨论的时间有限,如果人数太多,就不容易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人数最好在6人左右。每一小组内的每位学生要基本保持在差不多的学习水平,即使有差距,也不能太大,否则就会出现某位学生一枝独秀的现象。小组内的学生在兴趣、性格方面有较大差异,教师应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与合作,看到不同性格的优点与缺点,有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测量时,教师要把动手能力强、性格开朗的学生和比较内向或者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搭配起来,让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动手去测量一些常见的东西,了解它们的高度或长度等,认识和熟悉测量单位。教师可以让学生具体测量自己的书桌和椅子的高度、数学课本的厚度,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测量身高等,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内的测量中,这样就会慢慢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指导学生提前预习
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小组讨论时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新的知识,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方便上课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也可以把需要小组讨论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知识,或者让学生提前去做一些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和讨论,这样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提高。例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提前一周记录白天的气温情况,另一部分学生记录晚上的气温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后,学生就可以在小组内制作一周内的气温情况统计图,然后讨论这周的气温变化和影响气温高低的原因等问题。
鼓励学生多参与
在分配小组时要把内向的学生和性格开朗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在布置任务时给内向的学生多分配一些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任务,逐步增强这些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责任感。有的学生比较自卑,如果在小组内做出的贡献较少,他们会更加觉得自己没用,导致更加自卑,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不利。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时,教师就可以让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做记录统计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结语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此种模式时,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运用得比较广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首先,有些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教师布置了讨论的问题后,对学生怎样讨论或者是否在讨论都不再关注,导致学生对小组讨论的重视程度降低,有的学生就不会积极地参与讨论。另外,一些教师把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停留在表面,为了讨论而讨论,一些不适合讨论的问题也让学生讨论,这就浪费了教学时间。例如,还有的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性格关系,导致一些小组内永远是几个爱表现的学生在讨论,性格内向或比较自卑的学生没有参与讨论,这就达不到分组讨论的教学目的。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的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给学生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愉快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同时,教师不能设置复杂的情境,如果学生不能很容易地理解情境,就不会进入情境中,更加不能理解教师的问题。因此,问题情境必须简单而有趣,让学生很容易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和《西游记》相关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的蟠桃园给花果山的猴子猴孙带了很多蟠桃,把60个蟠桃分给了10只老猴子,把36个蟠桃分给了6只小猴子,对于剩下的蟠桃,每只猴子5个。孙悟空给每只猴子分了几个蟠桃?这样分合理吗?《西游记》是每一位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故事,小学生也比较喜欢美猴王孙悟空和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电视剧和动画片中也有孙悟空给猴子们带回蟠桃的情节,因此,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就会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讨论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教学效果就比较好。
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模式中,分组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数学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因为讨论的时间有限,如果人数太多,就不容易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人数最好在6人左右。每一小组内的每位学生要基本保持在差不多的学习水平,即使有差距,也不能太大,否则就会出现某位学生一枝独秀的现象。小组内的学生在兴趣、性格方面有较大差异,教师应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与合作,看到不同性格的优点与缺点,有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测量时,教师要把动手能力强、性格开朗的学生和比较内向或者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搭配起来,让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动手去测量一些常见的东西,了解它们的高度或长度等,认识和熟悉测量单位。教师可以让学生具体测量自己的书桌和椅子的高度、数学课本的厚度,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测量身高等,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内的测量中,这样就会慢慢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指导学生提前预习
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小组讨论时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新的知识,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方便上课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也可以把需要小组讨论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知识,或者让学生提前去做一些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和讨论,这样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提高。例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提前一周记录白天的气温情况,另一部分学生记录晚上的气温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后,学生就可以在小组内制作一周内的气温情况统计图,然后讨论这周的气温变化和影响气温高低的原因等问题。
鼓励学生多参与
在分配小组时要把内向的学生和性格开朗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在布置任务时给内向的学生多分配一些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任务,逐步增强这些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责任感。有的学生比较自卑,如果在小组内做出的贡献较少,他们会更加觉得自己没用,导致更加自卑,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不利。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时,教师就可以让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做记录统计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结语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此种模式时,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