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几次震级较大的地震中,各个灾难中的房屋损失程度却不相同,本人认为这与当地的房屋结构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文中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关键词:房屋结构 抗震 性能
首先是我国的几种情况,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有关方面调查显示,该地区住宅多为土木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很差,容易倒塌。但却没有水泥结构的房屋倒塌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而受伤人数比较多。汶川地震中,大多的砖混结构,特别是采用预制楼板的住宅人员伤亡惨重。
反观智利里氏8.8级特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仅有452名。究其原因就是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很多居民建筑都是钢结构,抗震能力很强。因此尽管人口稠密,但造成的伤亡却很少。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钢结构建筑在日本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5%左右。据日本阪神地震后资料显示,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率远低于混凝土结构建筑。无独有偶,四川汶川地震,同样是钢结构建筑的绵阳体育馆也未受到损坏,且成为安置灾民的主要地点。玉树的地震再次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也越发凸显出节能抗震性的钢结构建筑在未来建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推广的必要性。 地震频发,引起人们对“什么建筑最抗震”的进一步关注。
现有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等,无论哪一种结构,只要设计合理、高度与结构形式相匹配,就应该是抗震的。但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稍胜之。而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抗震性能优于前两种。
所谓“建筑的抗震系数”的提法并不规范。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一般住宅与写字楼为丙类建筑。
房子的抗震性和户型也有关系,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的房子抗震性最好。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占优势,但要达到与平房建筑相同的抗震标准,所要采取的措施就更多。从设计上看,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只要严格按标准进行,均能达到抗震要求,高层建筑需采取更可靠的结构形式,如砖混结构只能建筑六层19米以下,高层则采用框架、框剪等结构。从震感上来讲,越高震感越强烈。
决定建筑物遭受地震袭击时造成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防标准、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在房屋的设计中,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因此在装修中,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将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极为危险。特别是装修中破坏承重墙,这是及其危险的做法。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居民将承重墙大面积拆除,发生八级地震时,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实践证明,经过良好抗震设计和施工的房子在抗震效果上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就是地震后为什么在同一片相邻区域,有的房子破损严重,有的则安然无恙的原因。抗震核心要点归结起来无非是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这两条。为了以防万一,在挑选楼盘时还是应该多一个心眼,看看房屋的抗震能力如何。总的来讲就是六看:一看房屋所在环境:房屋所在的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是否为突出的嘴、高耸的山包、非岩质的陡坡,是否处于不稳定的冲沟以及可能发生滑波、地陷、崩塌、危岩滚落的地段,所处的场地是否有发震的断层,有无古河道,地表下15米范围内是否有可液化的饱和砂土和亚粘土层。一般位于以上位置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二看基础:一般说来,深基础比浅基础好;筏式基础比条形基础好;条形基础比单独基础好;沉箱和整体性地下室最好;三看平、立面:看看房屋的平面和立面形状是简单方正、自重布置匀称,还是形状复杂,刚度变化多,局部突出或外部轮廓曲折。其实对于抗震而言,越是设计简单、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越强。所以选房时不应过于追求小区造型的个性。而且对于立面而言,那些看上去显得头重脚轻的建筑(如底层架空为较小的柱)往往抗震效果较差;四看房型:建筑布局上,根据户型图,看采用的是抗震性能很差的纵墙承重布局,还是抗震性能较好的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的布局;五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比砖混结构的抗震效果要好很多。材料的选择上那些具有延性的材料比脆性的材料更能抗震;六看室内:鉴定墙体坚实程度如何,有无较大裂缝,有无明显的外闪、鼓松以及墙壁有无严重碱蚀的现象。
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所引发的严重伤亡,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己日夜栖身的各种建筑抗震性的关注。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作为地震中最直接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建筑物而言,每种结构的抗震能力我稍作入下分析。
钢结构: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一般的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或者跨度较大的建筑通常应用钢结构。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剪力墙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在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建筑都是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住宅一般以多层 (24米以下,住宅10层以下)住宅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三者相对弱一些。砖混结构一般应用在多层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但由于砖混结构的房屋格局死板,墙面不能改动,加之近些年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应用得越来越普遍,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少应用砖混结构,目前我国只有城郊的一些建筑中还是砖混结构。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建筑在地震中的抗震表现与建筑自身的结构形式有很大关系,而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取决于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建筑本身的用途、高度、荷载等等原因进行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 JGJ3-2002/J186-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 包世华.新编高层建筑结构[M](第二版).
[5] SATWE 用户手册和技术条件[M].2005.
关键词:房屋结构 抗震 性能
首先是我国的几种情况,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有关方面调查显示,该地区住宅多为土木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很差,容易倒塌。但却没有水泥结构的房屋倒塌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而受伤人数比较多。汶川地震中,大多的砖混结构,特别是采用预制楼板的住宅人员伤亡惨重。
反观智利里氏8.8级特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仅有452名。究其原因就是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很多居民建筑都是钢结构,抗震能力很强。因此尽管人口稠密,但造成的伤亡却很少。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钢结构建筑在日本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5%左右。据日本阪神地震后资料显示,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率远低于混凝土结构建筑。无独有偶,四川汶川地震,同样是钢结构建筑的绵阳体育馆也未受到损坏,且成为安置灾民的主要地点。玉树的地震再次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也越发凸显出节能抗震性的钢结构建筑在未来建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推广的必要性。 地震频发,引起人们对“什么建筑最抗震”的进一步关注。
现有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等,无论哪一种结构,只要设计合理、高度与结构形式相匹配,就应该是抗震的。但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稍胜之。而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抗震性能优于前两种。
所谓“建筑的抗震系数”的提法并不规范。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一般住宅与写字楼为丙类建筑。
房子的抗震性和户型也有关系,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的房子抗震性最好。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占优势,但要达到与平房建筑相同的抗震标准,所要采取的措施就更多。从设计上看,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只要严格按标准进行,均能达到抗震要求,高层建筑需采取更可靠的结构形式,如砖混结构只能建筑六层19米以下,高层则采用框架、框剪等结构。从震感上来讲,越高震感越强烈。
决定建筑物遭受地震袭击时造成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防标准、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在房屋的设计中,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因此在装修中,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将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极为危险。特别是装修中破坏承重墙,这是及其危险的做法。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居民将承重墙大面积拆除,发生八级地震时,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实践证明,经过良好抗震设计和施工的房子在抗震效果上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就是地震后为什么在同一片相邻区域,有的房子破损严重,有的则安然无恙的原因。抗震核心要点归结起来无非是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这两条。为了以防万一,在挑选楼盘时还是应该多一个心眼,看看房屋的抗震能力如何。总的来讲就是六看:一看房屋所在环境:房屋所在的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是否为突出的嘴、高耸的山包、非岩质的陡坡,是否处于不稳定的冲沟以及可能发生滑波、地陷、崩塌、危岩滚落的地段,所处的场地是否有发震的断层,有无古河道,地表下15米范围内是否有可液化的饱和砂土和亚粘土层。一般位于以上位置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二看基础:一般说来,深基础比浅基础好;筏式基础比条形基础好;条形基础比单独基础好;沉箱和整体性地下室最好;三看平、立面:看看房屋的平面和立面形状是简单方正、自重布置匀称,还是形状复杂,刚度变化多,局部突出或外部轮廓曲折。其实对于抗震而言,越是设计简单、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越强。所以选房时不应过于追求小区造型的个性。而且对于立面而言,那些看上去显得头重脚轻的建筑(如底层架空为较小的柱)往往抗震效果较差;四看房型:建筑布局上,根据户型图,看采用的是抗震性能很差的纵墙承重布局,还是抗震性能较好的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的布局;五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比砖混结构的抗震效果要好很多。材料的选择上那些具有延性的材料比脆性的材料更能抗震;六看室内:鉴定墙体坚实程度如何,有无较大裂缝,有无明显的外闪、鼓松以及墙壁有无严重碱蚀的现象。
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所引发的严重伤亡,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己日夜栖身的各种建筑抗震性的关注。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作为地震中最直接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建筑物而言,每种结构的抗震能力我稍作入下分析。
钢结构: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一般的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或者跨度较大的建筑通常应用钢结构。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剪力墙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在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建筑都是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住宅一般以多层 (24米以下,住宅10层以下)住宅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三者相对弱一些。砖混结构一般应用在多层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但由于砖混结构的房屋格局死板,墙面不能改动,加之近些年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应用得越来越普遍,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少应用砖混结构,目前我国只有城郊的一些建筑中还是砖混结构。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建筑在地震中的抗震表现与建筑自身的结构形式有很大关系,而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取决于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建筑本身的用途、高度、荷载等等原因进行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 JGJ3-2002/J186-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 包世华.新编高层建筑结构[M](第二版).
[5] SATWE 用户手册和技术条件[M].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