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而辅导员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辅导员对贫困生资助能力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阐述辅导员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作用和策略
关键词:贫困生; 辅导员;资助;作用;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这其中不乏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虽然资助工作的扶持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高校学生中贫困生的规模仍旧较大,资助工作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热点,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有效开展资助工作、发挥好资助育人的功能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迫切问题之一。
1辅导员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体主要是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和辅导员。 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资助工作的制度制订等,不直接面对具体学生开展工作。专业教师主要是在授课期间通过知识讲授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辅导员是直接面向贫困生,从经济资助到资助育人,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全程化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生是通过辅导员开展的资助育人工作而体会到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的温暖。辅导员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重要的主体。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事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辅导员是资助育人最重要的主体,对资助具体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2辅导员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策略
2.1加强资助宣传工作
加大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不仅仅让在校的大学生了解,也要让家长也了解。把资助政策的好处真正落到实处。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各项资助政策和相关的爱心帮助平台,辅导员要通过各种的班会或者其他的班级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工作,让原本对相关资助政策不清楚的贫困学生明白各项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帮助渠道,就可以针对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资助申请,申请到适合自己的資助方式。辅导员还要关心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地帮助学生去申请适合他们情况的资助项目,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
2.2在心理上扶贫困难生
关注贫困生的心理情况也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贫困生由于家庭情况,只有依靠资助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所以在其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心理。面对这一情况,高校的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善于疏导和开导学生,根据他们具体的心理情况来进行积极的辅导,让他们消除自卑感,更加健康阳光地进行学习,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不被负面情绪和心理状况影响。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有利于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他们搞好学习的信心
2.3做好认定工作,培养学生的诚信
诚信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具体的认定工作中,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认定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认定工作。在进行具体的工作时,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在认定的过程中,一方面辅导员要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地进行资助申请,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对其的关爱,另一方面也要用严格的认定程序来认定哪些不是贫困的学生。高校辅导员也要引导学生产生感恩心理,让贫困生学会感恩,引导鼓励他们从现在的受助者成为将来的资助者。这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根据学生情况,开展资助工作
辅导员应该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工作,根据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和其不同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因材施教和具体的引导工作。辅导员要鼓励学生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财富,为学生提供不同方式的勤工俭学、申请助学贷款等。对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有实际实践能力的学生可以提供相关创新创业教师的联系方式,让其有实践的机会。
3结束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落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确保自身资助育人能力不断提高,掌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袁千懿.辅导员视角下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
[2]谢超峰.高校辅导员改进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1).
[3]费萍. 试论辅导员贫困生资助育人能力的提升[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33-135.
[4]陈靓. 试论贫困生资助育人能力的提升[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9-10.
关键词:贫困生; 辅导员;资助;作用;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这其中不乏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虽然资助工作的扶持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高校学生中贫困生的规模仍旧较大,资助工作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热点,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有效开展资助工作、发挥好资助育人的功能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迫切问题之一。
1辅导员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体主要是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和辅导员。 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资助工作的制度制订等,不直接面对具体学生开展工作。专业教师主要是在授课期间通过知识讲授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辅导员是直接面向贫困生,从经济资助到资助育人,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全程化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生是通过辅导员开展的资助育人工作而体会到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的温暖。辅导员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重要的主体。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事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辅导员是资助育人最重要的主体,对资助具体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2辅导员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策略
2.1加强资助宣传工作
加大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不仅仅让在校的大学生了解,也要让家长也了解。把资助政策的好处真正落到实处。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各项资助政策和相关的爱心帮助平台,辅导员要通过各种的班会或者其他的班级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工作,让原本对相关资助政策不清楚的贫困学生明白各项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帮助渠道,就可以针对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资助申请,申请到适合自己的資助方式。辅导员还要关心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地帮助学生去申请适合他们情况的资助项目,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
2.2在心理上扶贫困难生
关注贫困生的心理情况也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贫困生由于家庭情况,只有依靠资助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所以在其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心理。面对这一情况,高校的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善于疏导和开导学生,根据他们具体的心理情况来进行积极的辅导,让他们消除自卑感,更加健康阳光地进行学习,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不被负面情绪和心理状况影响。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有利于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他们搞好学习的信心
2.3做好认定工作,培养学生的诚信
诚信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具体的认定工作中,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认定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认定工作。在进行具体的工作时,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在认定的过程中,一方面辅导员要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地进行资助申请,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对其的关爱,另一方面也要用严格的认定程序来认定哪些不是贫困的学生。高校辅导员也要引导学生产生感恩心理,让贫困生学会感恩,引导鼓励他们从现在的受助者成为将来的资助者。这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根据学生情况,开展资助工作
辅导员应该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工作,根据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和其不同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因材施教和具体的引导工作。辅导员要鼓励学生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财富,为学生提供不同方式的勤工俭学、申请助学贷款等。对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有实际实践能力的学生可以提供相关创新创业教师的联系方式,让其有实践的机会。
3结束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落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确保自身资助育人能力不断提高,掌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袁千懿.辅导员视角下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
[2]谢超峰.高校辅导员改进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1).
[3]费萍. 试论辅导员贫困生资助育人能力的提升[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33-135.
[4]陈靓. 试论贫困生资助育人能力的提升[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