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
  一、把握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在教学圆周率时,通过介绍祖冲之,使学生知道他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學比例尺时,教者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领略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然后让学生畅谈:快五一节了,你们想出去旅游吗?准备去哪儿?你知道你要去的地方离你家有多远吗?引导学生探索讨论,怎样从图上知道两地的实际距离呢?从而教学比例尺。新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1.你知道你要去的地方离你家有多远吗?2.你为什么要去那里?3.你知道那里有哪些名胜古迹、名人趣事、地方特产、珍稀动物吗?通过讨论、分组交流,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名人荟萃,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渗透思想,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每一种思想(如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化归思想等)都渗透着很深的哲理,都蕴含着发展的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发展观念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时,为了深化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清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且认识到”加和乘”、”减和除”之间存在着的转化发展关系。再如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念。使学生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观念不断得到熏陶。
  三、组织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团结、合作。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才能办成,一个人单枪匹马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依靠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统计图表后,要求学生分组到各繁忙地段的马路上调查机动车的通行情况,根据调查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制成统计图表,通过分析统计图表提出相关的建议:如马路的拓宽改造、汽车型号的更换、尾气排放的处理及交通秩序的管理等情况,从而唤起学生的能源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分组去妇联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变化的情况,制成折綫统计图同,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分析:从1830年—1930年经过了100年时间世界人口增加约12亿,而从1930年—1999年不到70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近38亿,使学生懂得世界人口增长过猛,而人类只在有一个地球,如不迅速控制人口增长,地球将会被”挤破”,并由此引发学生对能源、交通、住房、就业等问题的思考,同学们纷纷给世界卫生组织写信,就人口问题谈看法、谈设想、谈打算,从而唤起了学生的人口意识,对学生有机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示范导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中年级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画线画图要用直尺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心灵,播种真情!
其他文献
黑果枸杞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偏远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保持水土和缓解土壤盐碱化的理想植物。其黑色的果实中所含的大量花青素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类黄酮-3′,5′-羟化酶合成基因(F3′5′H基因)是合成使黑果枸杞果实呈黑色的矮牵牛色素的关键节点基因。为阐明F3′5′H基因的表达机理,明晰F3′5′H基因在黑果枸杞呈色中的作用,确定黑果枸杞及其白化果实中F3′5′H基因启动子的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的每时每刻师生都处于活动之中。下面,就如何搞好品德课程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以德为先原则。  德育是品德课程的根本特性。在品德课程中坚持以德为先是设计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片段1:《合理饮食》(一年级)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你吃了什
期刊
生物絮凝体技术(Biofloc Technology,简称BFT)是解决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资源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生物絮凝体可直接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或替代鱼粉与大豆蛋白添加到水产饲料中,BFT是将残饵粪便中营养物质转化为异养细菌生物量的有效方法。序批式生物絮体培养模式能解决原位式生物絮凝培养模式的鱼鳃堵塞、养殖对象缺氧等难题,其反应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本试验从影响生物絮
【摘要】课堂教学是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完成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信息的顺利传递,才能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能顺利搭建起来,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影音资料心理教育结合现实  课堂教学是初中政治教学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好的效果的取得,是由很多因素和环节决定的,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教师,因为教师是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材语言与教学语言、理论与学生实际的联接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连接点  物是普遍联系的,每件事物既和事物的本身相联系,也和事物的外部相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张复杂的“网”,这些“网”之间必须由一个一个的联结
【摘要】随着思想政治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广大政治课老师都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不断尝试新理念和新教法。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探索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探索  初中思想政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作为政治课老师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
【摘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反思 ,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对学生反思性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反思性学习策略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理念挑战着学校政治课的教学传统和政治教师技能理念,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开展反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以上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贯彻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以生活贯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阶段,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围绕社会生活主题,通过感知生活现象,把握生活逻辑,把感性认识上升
期刊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文就是我将《三国演义》这一中国传统经典文学元素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书中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针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