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对苏里格某区块致密气储层进行流体识别时,发现三孔隙度测井响应在该区块目的层位不同流体性质中交叉现象明显,不能单一的用孔隙度曲线进行流体识别。因此,本文在测井曲线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储层中不同的流体性质用不同的测井曲线值进行分步区分识别。
【关键词】流体识别 测井 天然气 挖掘效应 致密砂岩
对于苏里格致密气藏(广义上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低于1×10-3μm2)[1]复杂的地质条件,通过对流体类型影响因素的分析,认识到不同流体类型与电阻率比值的高低、泥质含量的多少以及孔隙度的大小密切相关。测井信息是井壁周围地层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的综合反映,利用从测井信息中提取出有利于气层识别的信息,并结合气层挖掘效应[2]这一特点,绘制有关交会图版,是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气、水层识别的有效途径。而研制多参数判别图版是综合各种测井方法的有效途径。
1 气层定性判别方法
1.1 三孔隙度曲线重叠识别法
苏里格地区,目的层位测井响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为了使同一研究区域内的各井测井值处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首先需要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3]。由于天然气的存在会引起地层声波测井值增大,而密度和中子测井值降低,即天然气的挖掘效应。根据声波、密度、中子三种测井对天然气储层的这种响应特征,将统一量纲转化后的声波、密度、中子三种孔隙度测井曲线进行重叠[4-5]以达到识别气层的目的。
声波、密度、中子三曲线进行重叠时,将密度曲线正向刻度,密度和中子曲线进行反向刻度(图1)。从曲线重叠结果看,5号层的补偿中子与补偿密度曲线重叠存在非常大幅度差,气层挖掘效应非常明显解释为气层;4号层的气层挖掘效应较明显,解释为含气层;而1、3、6号三个层位无气层特征显示,解释为干层。
1.2 纵向电阻率比较法
在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水性相同的情况下,气层电阻率明显高于水层电阻率。从图1中电阻率曲线来看,第2层的双侧向电阻率明显低于第4、5层,第5层气层挖掘效应非常明显,而第2层中子、补偿密度曲线基本同向,其中中子曲线值大主要是含水影响。
2 气层定量判别方法
2.1 干层识别图版
干层一般储层物性较差,比较致密,特别是对于致密砂岩层。因此,自然伽马测井值一般较高,声波时差测井值较低。并且,密度测井值受储层含气性影响较小,更能反映储层物性(图2)。
2.2 水层识别图版
由于苏里格区块为含气藏,在含气储层,中子测井因为挖掘效应而明显降低,且水层电阻率一般较低,因此基于电阻率-中子交会图可以有效划分气层与水层(图3)。2.3 气层识别图版
对于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可以通过三孔隙度测井响应、电阻率测井响应,对各种含气层进行有效识别(图4)。
3.2 解释结论确定
根据以上确定解释标准并结合流体特征对该区块的井资料进行测井解释,并对其中一口井进行试气,应用试气结果对测井解释结论加以验证。其中分别选取A井测井解释的一个气层进行试气,一个气层和含气层进行合试。试气结果获得日产气量:6.4×104m3/d和9.5×104m3/d ,一个气水同层进行试气,获得日产气量:3.21×104m3/d、日产水量:4.3 m3/d。
4 结论
声波、密度、中子三种反映地层孔隙度的测井方法是进行含气储层流体识别的基础。在致密砂岩复杂储层条件下,使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流体识别可能产生多解性。而根据含气储层的挖掘效应,应用声波、密度、中子三个测井曲线互相重叠方法,并结合纵向电阻率比较法,可以对含气储层流体进行定性的识别。
参考文献
[1] 戴金星,倪云燕,吴小奇.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3):257-264
[2]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低孔低渗油气藏测井评价技术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2009:133-137
[3] 葛华,郑伟.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和准则[J].测井技术信息,2005,18(2):44-55
[4] 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150
[5] 赵俊峰,纪有亮,陈汉林,蔡荣.低孔低渗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J].海洋石油,2008,28(3):96-102
【关键词】流体识别 测井 天然气 挖掘效应 致密砂岩
对于苏里格致密气藏(广义上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低于1×10-3μm2)[1]复杂的地质条件,通过对流体类型影响因素的分析,认识到不同流体类型与电阻率比值的高低、泥质含量的多少以及孔隙度的大小密切相关。测井信息是井壁周围地层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的综合反映,利用从测井信息中提取出有利于气层识别的信息,并结合气层挖掘效应[2]这一特点,绘制有关交会图版,是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气、水层识别的有效途径。而研制多参数判别图版是综合各种测井方法的有效途径。
1 气层定性判别方法
1.1 三孔隙度曲线重叠识别法
苏里格地区,目的层位测井响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为了使同一研究区域内的各井测井值处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首先需要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3]。由于天然气的存在会引起地层声波测井值增大,而密度和中子测井值降低,即天然气的挖掘效应。根据声波、密度、中子三种测井对天然气储层的这种响应特征,将统一量纲转化后的声波、密度、中子三种孔隙度测井曲线进行重叠[4-5]以达到识别气层的目的。
声波、密度、中子三曲线进行重叠时,将密度曲线正向刻度,密度和中子曲线进行反向刻度(图1)。从曲线重叠结果看,5号层的补偿中子与补偿密度曲线重叠存在非常大幅度差,气层挖掘效应非常明显解释为气层;4号层的气层挖掘效应较明显,解释为含气层;而1、3、6号三个层位无气层特征显示,解释为干层。
1.2 纵向电阻率比较法
在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水性相同的情况下,气层电阻率明显高于水层电阻率。从图1中电阻率曲线来看,第2层的双侧向电阻率明显低于第4、5层,第5层气层挖掘效应非常明显,而第2层中子、补偿密度曲线基本同向,其中中子曲线值大主要是含水影响。
2 气层定量判别方法
2.1 干层识别图版
干层一般储层物性较差,比较致密,特别是对于致密砂岩层。因此,自然伽马测井值一般较高,声波时差测井值较低。并且,密度测井值受储层含气性影响较小,更能反映储层物性(图2)。
2.2 水层识别图版
由于苏里格区块为含气藏,在含气储层,中子测井因为挖掘效应而明显降低,且水层电阻率一般较低,因此基于电阻率-中子交会图可以有效划分气层与水层(图3)。2.3 气层识别图版
对于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可以通过三孔隙度测井响应、电阻率测井响应,对各种含气层进行有效识别(图4)。
3.2 解释结论确定
根据以上确定解释标准并结合流体特征对该区块的井资料进行测井解释,并对其中一口井进行试气,应用试气结果对测井解释结论加以验证。其中分别选取A井测井解释的一个气层进行试气,一个气层和含气层进行合试。试气结果获得日产气量:6.4×104m3/d和9.5×104m3/d ,一个气水同层进行试气,获得日产气量:3.21×104m3/d、日产水量:4.3 m3/d。
4 结论
声波、密度、中子三种反映地层孔隙度的测井方法是进行含气储层流体识别的基础。在致密砂岩复杂储层条件下,使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流体识别可能产生多解性。而根据含气储层的挖掘效应,应用声波、密度、中子三个测井曲线互相重叠方法,并结合纵向电阻率比较法,可以对含气储层流体进行定性的识别。
参考文献
[1] 戴金星,倪云燕,吴小奇.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3):257-264
[2]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低孔低渗油气藏测井评价技术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2009:133-137
[3] 葛华,郑伟.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和准则[J].测井技术信息,2005,18(2):44-55
[4] 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150
[5] 赵俊峰,纪有亮,陈汉林,蔡荣.低孔低渗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J].海洋石油,2008,28(3):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