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28380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生活中的作用愈加的重要,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却将生活与数学相割裂,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中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无法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为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数学教学的开展需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生活内容 生活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69-01
  所谓的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能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在生活内容的观察、分析、探究下,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能借助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借此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要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呢?
  1.选择生活内容
  教材是我们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教材是在普适性原则下编写出来的,其中尽管蕴含着大量的生活内容,但是有些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既然我们倡导生活教学是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其中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相符的内容加以改造与升级,使其真正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合。
  比如,我在组织“两商之和(差)”应用题教学的时候发现教材中所列举的题目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对此我引入了生活实例对其进行“改造”。我将本校近期所举办的一场迎春天庆祝活动的照片展示给学生,学校为了举办迎春庆祝活动,需要在一天内赶制出1000把纪念伞。现在一共有四个工厂给出了其不同的生产情况(课本习题内容)。假如你是我们的校长,你会选择哪一家来生产纪念伞呢?学生们在生活素材的展示下很想帮助校长解决这个问题,借此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他们先对这四个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算出每一个工厂每天的生产量,对其進行比较,然后选择出比较合适的一个工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其中。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还实现了自主思考。在该问题解决之后,我引导学生立足教材习题内容,仿照我的方式对其进行改编,并在小组中合作解决该问题。在这样的贴合学生题目引导下,学生自然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其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应用生活手段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在教师的照本宣科下学生自然无法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情境教学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数学的学习难度。所以,我在生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常会采取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
  (1)建构开放的生活情境
  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新奇的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借助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比如,我在组织“千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空洞的语言描述是无法使学生建立直观的千米感知的。对此我直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引导学生在操场上走一走,走出一千米的距离。如此,在亲身体验下,其自然会对1千米是多少有一个感性认识。而且,在课堂活动参与中,只要一提及1千米,大部分学生的大脑中都会有一个直观的模型,如此加深了其对1千米的理解。
  除了借助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亲自探究之外,我还会借助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其思考,拓展其数学思考的角度。比如,我在组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内容教学之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操场的东面有一块动地,学校想要用长100米的栅栏靠墙围出一个停车场,已知这面墙的长度是80米,如何围墙才能使其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呢?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在小组合作下,亲自测量、计算,借此解决问题,这一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体会到数学独有的魅力。
  (2)创设游戏生活情境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所以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常常会借助游戏方式来创设生活情境。
  比如,我在组织“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创设了这样的游戏生活情境:每一小组请出两名学生参加游戏,当我说出一个数字的时候,学生们需要根据提示的数目抱成团,剩余的一个则淘汰出局。在生动的游戏参与中,学生可以利用除法来进行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感知到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借此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内容,借此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利用生活手段来组织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裴海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04):31.
  [2]马会平.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00-2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英语词汇的记忆也是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问题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22-01  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立足实践,不断探索,潜心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能让学生减负,而且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着力点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44-0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笔者认为,高中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46-01  打开网络去搜索“教师习题演练”,相关结果甚少。实际工作中也不乏有些老师会对习题演练产生疑问:“哪位老师不会做学生的作业呀?让老师把学生的作业演练一遍,真的有必要吗?”下面我想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对教师习题演练的几点看法。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师习题演练?  教师习题演练一般指教师把布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总会遇到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积极性不大的问题,那么,教师该如何改观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53-02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听到学生有“数学不实
期刊
【摘要】自实行新课改以来,作为三大文化课之一的数学教学,普遍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重视。然而,与其它众多学科相比,数学这一学科作为形式学科的一种,较为严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缺乏一定的趣味性。然而,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实行以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效率较低。其较为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不断的研究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55-02  送走上届毕业的学生,我又回到了阔别六年的一年级数学课堂。那么一大群天真可爱的学生,课下活泼好动,课堂上也是闲不住的。身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不稳定,持续时间短,而且自控能力差,很难做到我们理想中的“遵守纪律、不乱讲话、认真听讲”。因此,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显
期刊
【摘要】约翰·多恩是英国玄学派代表诗人,他的诗以巧智、奇喻著称,其特点是把理性和感性相结合并通过独特的语言展示出来。多恩的诗歌特色鲜明,融激情与哲理与一体。本文拟选取多恩的玄学经典诗歌《赠别:论哭泣》和《赠别:莫悲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丰富的奇思妙喻和奇特的意象,以此来体会多恩诗歌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约翰·多恩 奇喻 意象 张力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探讨母语在学习者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正迁移作用,提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学好英语相关建议,从而帮助学习者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下更有效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英语学习 母语正迁移 语音 词汇 句法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33-01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作用,一些学者认为母语的使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功能和价值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高校所开展的传统“知性德育”存在着不足,“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的观念便应运而生。生活包罗万象,德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发端于生活,生活与德育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高校德育回归生活并不是盲目的,高校德育回归生活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此外,我们要了解主体建构在德育回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要认识到: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对传统德育回归生活的超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