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对1500mm宽带卷筒设计参数优化前及优化后,对生产及维修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满足了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
关键词卷筒;分体式干油分配器;卷筒四棱锥面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153-01
1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500mm宽带生产线卷筒采用了四棱锥柱销连杆式的结构。胀缩缸拉动锥心轴,锥心轴上的四棱锥面就可以推动柱销沿空心轴的孔向外顶开扇形板,使卷筒胀开。为保证扇形板、柱销和锥心轴的结合精度,在柱销中加有压缩弹簧。柱销承受带材对卷筒的抱紧力。
1.1宽带生产线产能提高的瓶颈问题
但由于原设计的卷筒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卷筒寿命极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进行,成为制约1500mm宽带生产线产能提高的瓶颈问题:
1)卷筒的润滑采用集中干油润滑,润滑管路设计不合理。多次通过联轴器、减速机及油缸的内部零件,由于部件的制造精度问题,而且卷筒内干油分配器布置不合理。在运行时由于润滑不良会使柱塞和棱锥轴摩擦面卡住,卷筒不能正常收缩,无法使用。
2)锥心轴上的四棱锥面角度和长度和油缸行程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的支撑扇形板,会造成连接杆、销轴严重变形,多处空心轴限位块拉断,涨缩缸有时在极限状态,则可能造成干涉,损坏卷筒。
3)卷筒内柱销里面的压缩弹簧刚度偏低,无法平衡扇形板重量,造成在运行时扇形板不稳定,影响操作容易堆钢,同时影响卷筒和助卷辊寿命及传动系统稳定。
1.2工艺条件的改变引发的问题
1)2007年以来,先后开发和生产了SPHC、SPHD、IF、SPHE、X65等低碳、超低碳钢,因卷取温度高、氧化性强,加剧了卷筒内部结构的过早老化,销轴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2)超厚规格的带卷的卷取,为了占领市场的短板部分,1500mm宽带生产线轧制了很多超厚规格的带卷,这导致了卷取机卷筒的寿命降低,扇形板过早松动,弹簧过早失效。
2技术改进情况
2.1润滑管路的优化和分体式干油分配器的应用
卷筒的润滑采用双线集中干油润滑。原设计的干油管路通过变速箱低速轴后面的旋转接头接入,经过低速轴中间的孔及联轴节处的软管与空心轴上的通孔相连,并最终传递到卷筒内部干油分配器处,并通过干油分配器供给各个润滑点。由于卷筒经常长时间在高温下作业,所以润滑十分重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如果在2个小时内没有润滑,那卷筒的寿命将会大大降低。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路大部分是通过减速机内部低速轴和联轴器内部管孔,无法判断漏油点,并且很难处理,针对这种情况,对干油润滑管路重新进行了优化,重新设计润滑管路,并加设球阀,以便于判断漏油点。
改用采用分体式干油分配器,更换简单,并将干油分配器固定在端面的外段,且将它们在端面处均布,大大节省了更换时间。并采用沉头螺栓与定位块的分配器固定方式,提高卷筒内部油路可靠性。
2.2对四棱锥面进行改进
1)改进四棱锥面的锥面角度。原设计的四棱锥面每一个斜面角度为7.2度,角度偏小,涨缩缸要很大行程才能把扇形板涨开,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如果涨缩缸行程太大,缸杆就容易折断,根据这一情况,将四棱锥面的斜面角度加大,但是如果角度太大就会出现自锁现象,经过实践和计算,将斜面角度加大到8度,此外,为了保证四棱锥面和柱销接触面的强度和耐磨性,我们在其表面堆焊以铜,经过计算,可满足工艺条件。
2)在四棱锥面设计上保证扇形板斜面上滑行不和棱锥相干涉。为了保证在控制系统无效的情况下卷筒不超行程工作,在设计油缸时使油缸的行程为棱锥面的斜面长度75%,对涨缩缸与扇形板斜面行程关系进行重新计算:从卷筒收缩到卷筒涨径,扇形板斜面与四棱锥心轴径向相对滑动35mm,斜面角度8°计算得到在斜面方向上相对滑动了53mm,所以把斜面长度扩大到60mm。保证柱塞始终在斜面上,不会碰到限位从而保护连接杆、销轴,空心轴限位块。
3)对压缩弹簧进行改进。在柱销内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扇形板、柱销和锥心轴表面之间能够贴紧,消除三者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该设计安全系数偏低,弹簧的弹性模量太小,卷筒在卷钢过程中平衡不了扇形板的重量,造成扇形板和助卷辊相撞,影响辊缝设定和卷筒和助卷辊寿命。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了大弹性模量的弹簧,使得刚度和强度得以保证。
4)卷筒头部支撑原设计不合理,端部靠螺栓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因螺栓松动被迫停产。改为加长端轴配合长度,选择适当过盈量,配合螺栓固定提高可靠性。
5)提高制造精度,提高运行平稳性。由于卷筒的体积和质量太大,要承受带钢头部的冲击和助卷辊的压靠,这就要求卷筒要有很强的动平衡,零件的制造制造要求提高,把各零件的表面精度、制造公差和形位公差控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此来提高卷筒的运行平稳性。
3应用效果及推广
经过对卷筒的这一系列适应性改造和参数优化,设备的适应性安全性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从根本上降低了维护难度满足了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极大的提高了卷筒的使用寿命。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写,化工出版社.
[3]闫嘉琪.机械设备维修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
[4]汪德涛,林亨耀.设备润滑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媛(1981—),女,汉族,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技术管理。
关键词卷筒;分体式干油分配器;卷筒四棱锥面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153-01
1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500mm宽带生产线卷筒采用了四棱锥柱销连杆式的结构。胀缩缸拉动锥心轴,锥心轴上的四棱锥面就可以推动柱销沿空心轴的孔向外顶开扇形板,使卷筒胀开。为保证扇形板、柱销和锥心轴的结合精度,在柱销中加有压缩弹簧。柱销承受带材对卷筒的抱紧力。
1.1宽带生产线产能提高的瓶颈问题
但由于原设计的卷筒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卷筒寿命极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进行,成为制约1500mm宽带生产线产能提高的瓶颈问题:
1)卷筒的润滑采用集中干油润滑,润滑管路设计不合理。多次通过联轴器、减速机及油缸的内部零件,由于部件的制造精度问题,而且卷筒内干油分配器布置不合理。在运行时由于润滑不良会使柱塞和棱锥轴摩擦面卡住,卷筒不能正常收缩,无法使用。
2)锥心轴上的四棱锥面角度和长度和油缸行程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的支撑扇形板,会造成连接杆、销轴严重变形,多处空心轴限位块拉断,涨缩缸有时在极限状态,则可能造成干涉,损坏卷筒。
3)卷筒内柱销里面的压缩弹簧刚度偏低,无法平衡扇形板重量,造成在运行时扇形板不稳定,影响操作容易堆钢,同时影响卷筒和助卷辊寿命及传动系统稳定。
1.2工艺条件的改变引发的问题
1)2007年以来,先后开发和生产了SPHC、SPHD、IF、SPHE、X65等低碳、超低碳钢,因卷取温度高、氧化性强,加剧了卷筒内部结构的过早老化,销轴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2)超厚规格的带卷的卷取,为了占领市场的短板部分,1500mm宽带生产线轧制了很多超厚规格的带卷,这导致了卷取机卷筒的寿命降低,扇形板过早松动,弹簧过早失效。
2技术改进情况
2.1润滑管路的优化和分体式干油分配器的应用
卷筒的润滑采用双线集中干油润滑。原设计的干油管路通过变速箱低速轴后面的旋转接头接入,经过低速轴中间的孔及联轴节处的软管与空心轴上的通孔相连,并最终传递到卷筒内部干油分配器处,并通过干油分配器供给各个润滑点。由于卷筒经常长时间在高温下作业,所以润滑十分重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如果在2个小时内没有润滑,那卷筒的寿命将会大大降低。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路大部分是通过减速机内部低速轴和联轴器内部管孔,无法判断漏油点,并且很难处理,针对这种情况,对干油润滑管路重新进行了优化,重新设计润滑管路,并加设球阀,以便于判断漏油点。
改用采用分体式干油分配器,更换简单,并将干油分配器固定在端面的外段,且将它们在端面处均布,大大节省了更换时间。并采用沉头螺栓与定位块的分配器固定方式,提高卷筒内部油路可靠性。
2.2对四棱锥面进行改进
1)改进四棱锥面的锥面角度。原设计的四棱锥面每一个斜面角度为7.2度,角度偏小,涨缩缸要很大行程才能把扇形板涨开,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如果涨缩缸行程太大,缸杆就容易折断,根据这一情况,将四棱锥面的斜面角度加大,但是如果角度太大就会出现自锁现象,经过实践和计算,将斜面角度加大到8度,此外,为了保证四棱锥面和柱销接触面的强度和耐磨性,我们在其表面堆焊以铜,经过计算,可满足工艺条件。
2)在四棱锥面设计上保证扇形板斜面上滑行不和棱锥相干涉。为了保证在控制系统无效的情况下卷筒不超行程工作,在设计油缸时使油缸的行程为棱锥面的斜面长度75%,对涨缩缸与扇形板斜面行程关系进行重新计算:从卷筒收缩到卷筒涨径,扇形板斜面与四棱锥心轴径向相对滑动35mm,斜面角度8°计算得到在斜面方向上相对滑动了53mm,所以把斜面长度扩大到60mm。保证柱塞始终在斜面上,不会碰到限位从而保护连接杆、销轴,空心轴限位块。
3)对压缩弹簧进行改进。在柱销内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扇形板、柱销和锥心轴表面之间能够贴紧,消除三者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该设计安全系数偏低,弹簧的弹性模量太小,卷筒在卷钢过程中平衡不了扇形板的重量,造成扇形板和助卷辊相撞,影响辊缝设定和卷筒和助卷辊寿命。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了大弹性模量的弹簧,使得刚度和强度得以保证。
4)卷筒头部支撑原设计不合理,端部靠螺栓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因螺栓松动被迫停产。改为加长端轴配合长度,选择适当过盈量,配合螺栓固定提高可靠性。
5)提高制造精度,提高运行平稳性。由于卷筒的体积和质量太大,要承受带钢头部的冲击和助卷辊的压靠,这就要求卷筒要有很强的动平衡,零件的制造制造要求提高,把各零件的表面精度、制造公差和形位公差控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此来提高卷筒的运行平稳性。
3应用效果及推广
经过对卷筒的这一系列适应性改造和参数优化,设备的适应性安全性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从根本上降低了维护难度满足了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极大的提高了卷筒的使用寿命。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写,化工出版社.
[3]闫嘉琪.机械设备维修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
[4]汪德涛,林亨耀.设备润滑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媛(1981—),女,汉族,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