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雷锋的赤子情怀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锋旗帜悬挂堂屋正中,“雷锋家庭”奖牌金光闪闪。
  2021年五一这天,阳光灿烂。笔者来到河南邓州城区护城河西侧一户雷锋家庭采访,感慨万千:“雷锋城里雷锋多呀!”

薪火传承


  这家的男主人叫丁胜年,现任邓州编外雷锋团办公室副主任,妻子孙拥政系邓州雷锋公证处职工。二十年来,他们夫妇带领儿子、儿媳、女儿默默无闻学雷锋的赤子情怀,在邓州大地广为流传。
  丁胜年的岳父孙绍显,退休前任邓州雷锋公证处主任。1960年8月,孙绍显和邓州560名热血青年一起入伍,来到原沈阳军区工程兵团服役,与雷锋成为战友。当时,雷锋在运输连,孙绍显在机械连,雷锋的忆苦思甜报告让孙绍显泪流满面,雷锋在军营内外做好事的身影,成为他永恒的记忆。
  19 81年,孙绍显转业被安置在邓州市司法局公证处工作,他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很快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公证处在火车站附近办公,帮助旅客上下车,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了他的“第二职业”,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他像愚公移山那样坚持不懈学雷锋、不留名。
  至今,年近8旬的孙绍显,每天还坚持到邓州编外雷锋团团部值班,接听电话,打扫卫生,给同志们送开水。今年3月5日,在邓州林扒雷锋中学,他站立两个多小时为2000多名中学生讲雷锋故事。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青春不老,他的回答是:“学雷锋永远年轻。”丁胜年在岳父的引领下,薪火相传,带领全家踏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学雷锋道路。

拾金不昧


  2016年中秋节,丁胜年带着媳妇孙拥政、女儿丁怡阁去岳父家看望老人,在城区文化路南头一拐弯处看到一个黑色钱包掉在地上,他捡到后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失主来领,无奈之下打开钱包,发现里边有3000多元现金、3张银行卡和数张未报销的票据,从最近取款的票据中,发现失主是本市棉麻公司一位孙姓职工,去南阳办完事急匆匆返邓州。当失主正在为银行卡和丢失票据魂不守舍时,丁胜年几经周折来到他的跟前。
  失主拿到钱包后感动万分,立即从钱包内拿出一沓子现金表达谢意,丁胜年摆手笑着说:“如果我稀罕钱,起初把钱装进兜里扔掉钱包不就完了。”当失主得知丁胜年当过兵,在烟草部门工作,岳父是雷锋战友孙绍显时,握住他的手紧紧不放,“书本里、电视上介绍过您岳父的事迹,对雷锋就在我身边这句话今天我感受特别深刻。”失主兴奋地说,“我回家后一定动员我的儿女加入学雷锋志愿组织,向您全家学习,为邓州雷锋城增光添彩。”
  十几年来,丁胜年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资助贫困学生和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累计6万余元。

一家雷鋒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丁胜年把雷锋的名言,公公正正抄写在楼门的小黑板上,教育全家学雷锋做雷锋人。
  孙拥政在雷锋公证处工作二十多年,始终以父亲孙绍显为榜样,与公证处主任王丽一起,连续多年为穰东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送书包、文具、衣服,经常和志愿者一起到光荣敬老院为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洗脚、剪指甲、铺床叠被,为孤寡老人、爱心粥铺捐款达5000多元。儿子丁町在中学期间,跟着父母学雷锋,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部队坚持学雷锋,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2020年,丁町义无反顾地捐献骨髓干细胞,大爱善举受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管理中心的高度称赞。
  当儿子捐献骨髓干细胞的消息传到家里时,全家为之骄傲,去信鼓励:“好男儿就要勇担当,学雷锋重在见行动”。儿媳刘小燕在大学入党,现随军到浙江长兴太湖中学任教,经常为贫困儿童捐款送衣,当志愿者学雷锋;女儿丁怡阁现在邓州市城区小学读书,路上看到碎纸片、果核,都自觉捡起来放进垃圾箱,路上碰见老人总会上前挽扶,还坚持为爱心粥铺每天捐款1元。
  “作为南阳‘雷锋城’的一员,我有义务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邓州这片红色沃土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们加入学雷锋‘战队’、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丁胜年说。
  (责任编辑:夏一萌)
其他文献
在南阳,乃至河南很多地方,提起“百姓宣讲团”团长梁海磊,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五一前夕,笔者在南阳宛城区文明实践中心终于“碰”着了他。出人意料的竟然是父子同“讲”一堂课。  这对父子,因相同的追求而与众不同,因共同的志向而令人赞叹。父亲在南阳,儿子在北京。一个是退而不休的“团长”,一个是学业有成的博士后。  30多年前,梁海磊从高校团委书记调整到宣传部工作,他向组织承诺:忠诚党的宣传事业,从理论宣讲
期刊
从警31年,救助流浪走失、离家出走儿童138名,帮旅客做好事、解难事5000余件……  邹清林,南阳车站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不平凡的成就,曾荣获全国“最美警察”“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面对众多荣誉,老邹很淡定,“这东西,很虚。只要老百姓心里有你,就中!”坚守:就要管一辈子“闲事”  虽然已经退休,老邹还是闲不住,每天6点半准时到单位,跟着一起执勤、巡查、维持秩
期刊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过程中发表重要讲话,把他关于学雷锋的重要论述发展到了空前深刻、系统和崭新的高度,使我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前所未有的启示。两年来,通过全民参与的倾心研学和践行体悟,雷锋精神展现出了恒长久远的价值魅力,显示出跨越时空的强大优势。这种魅力和优势从哪里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我
期刊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旗下企业。公司自2016年起,承担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定点帮扶任务。4年多来,公司党委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从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入手,在古丈县开展一系列脱贫攻坚活动。  古丈县地处湘西,属于“老、少、边、穷、山、库”地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光大永明人寿的帮扶聚焦民生,精准实施。在健康扶
期刊
邓州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素有“中国第一雷锋城”美誉。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作为全市志愿服务总队的总队长,我觉得最值得下功夫的是把握并发挥好本市的特点优势。在调研和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引领大家在以下三个方面下真功、出实招、使长劲。  一是突出邓州编外雷锋团的感召力。邓州编外雷锋团是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是一支宣传、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的先进社会团体,成员涵盖工、农、商、
期刊
我区成为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试点县(区)后,我们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在整合资源、建强阵地,创新模式、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有效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  聚焦基础建设,打好“整合”牌。2019年年底,整合资源高标准建设了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中心功能区、展厅等三部分组成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入驻其中。目前,全区共建成1个区级文明实
期刊
开学第一课,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精神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学们,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首歌跨过中朝边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我们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取得了这场开国之战、正义之战、立威之战的胜利……”9月1日上午,上海浦东新区罗山小学新学年的第一课,在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石安讲述中国精神的网络主题班会中开始。  “英雄儿女”“最可爱的人”
期刊
没有娇美的容颜,却是检察队伍中最美的铿锵玫瑰;没有健全的身躯,却平均每3天办结一起案件。她以柔弱的肩膀担当起维护司法公正的道义,用母亲般的大爱改变了数百名孩子的人生,把对事业的忠诚用行动镌刻在鲜红的党旗上。她就是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毕冬云。逆境催不垮:用责任守护公平正义  每天下班后,毕冬云还在忙碌是家常便饭:或在指导公诉案件,或在潜心书写笔记……也许这对于常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位下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推动雷锋精神进校园,事关学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怎么样,很重要的是看青少年的发展怎么样。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思维逐渐进入最活跃
期刊
读过《岳飞传》的人,谁不知道岳大帅有个强劲对手金兀术?在这个宋金时代著名的军事家当年统军调兵的故乡,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文化名城——调兵山市。作为辽宁省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他们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自选动作”也亮点纷呈。记者踏寻他们的成功之道,发现其中有个很突出的亮点是“融合创新”。  注重资源融合,强化平台建设。在基层层面,他们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与乡镇、社区便民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