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商是与情绪相关的概念,用来衡量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从情商教育的角度进行切入,结合USEM就业竞争力模型,从学习力提高、专业与通用技能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及心理支持体系建构等四个层面,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具体、有效的策略探讨,为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情商教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0-0008-02
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EQ)的简称。近年来,对情商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外,还要求其具有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情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地认知自我,控制自身情绪,进行自我激励,维系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在备业、择业、就业和适业等各个阶段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帮助,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情商教育的内涵
情商这一概念由Peter Salovey与John Mayer于1990年正式提出,强调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理解、察觉,既能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又能对他人具备同理心。情商研究已由心理学领域拓展到人力资源、医疗服务与学校教育等领域,呈现多学科交叉趋势。情商教育也称社会情绪能力学习(SEL),由Daniel Goleman与Linda Lantieri等联合倡导,包括五大核心内容: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技能与责任决策。情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五种能力:自我认知、有效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广义的情商教育发生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教育主体有社会、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与个人;狭义的情商教育专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开展的相关教育。后文中的“情商教育”强调狭义视角。
二、就业竞争力的含义
在西方研究中,就业竞争力指求职者获得工作并在未来发展中保持工作的能力。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尤其在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就业制度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这促使学界对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增多。
对于就业竞争力的构成维度,典型理论模型是Peter Knight和Mantz Yorke创立的USEM 就业能力模型,包括四部分:一是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即对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理解能力;二是技能(Skills),即分析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包括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研究技能;三是自我效能感(Efficacy),即对于能否完成工作任务的看法与自信程度;四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即对自身认识活动的认知,是个体在行动中、行动后的自我反思,有助于自我监控。
三、从情商教育角度探讨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意义
对个体而言,就业不只是职业选择,更是人生方向的规划。从大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对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在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加强,使其能够适应专业性的工作环境,又不能忽视专业之外的基本素养与心理品质养成,要关注情商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人际互动的能力,使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持续成长,把情绪管理能力转化为职业竞争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前进趋势,重视情商教育,主动探索大学生人格品质塑造、积极心态养成及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结合USEM模型四维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既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又能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四、情商教育视角下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1.创新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习力
学习力即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吸收能力,是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与USEM模型中的“学科理解力”相对应。在当今时代,学生只有善于不断优化自身固有知识体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情商教育除了关注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体验察觉与控制管理外,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要使学生学会理解、接纳对方情绪,营造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因此,高校要鼓励大学生不局限于个体学习的传统方式,主动与同辈群体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在良性的人际交往中体验不同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校可以设置探索性课程与课题研究计划,组织知识竞赛,使大学生能够以团体形式主动学习、探索问题,提升学习力,增强团队合作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营造全方位教育环境,培养不同层面技能
按照USEM模型中的“技能”这一维度,大学生的能力可分为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强调与专业学科相关的能力,是本专业学生优于其他学生并在未来求职过程中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部分;通用技能是一种可迁移能力,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职业领域能否取得成功,通用技能相比专业技能的作用会更明显。情商教育在较大程度上是对大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无论是对自我情绪的有效管理,还是对他人情绪的准确感知,本质上都属于通用能力。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定期向用人单位征求人才需求信息,把握社会对各类技能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培养计划,使专业技能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要适当增设实验课、专业技能大赛等,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找到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高校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通用技能,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完善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合作体系,创造真实的职场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定期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提高情商能力的同时,实现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3.重视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高情商能力的表现之一是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敢于接受挑战,懂得自我激励。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是不断创造相应环境,让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成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平台,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积极表现,发挥优势,并将身边的优秀同学作为榜样,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他人反观自身的不足来积极改进。在课堂上,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在进步中肯定自我。教师要善于结合课程特点将情商教育融入教学,以公共基础课为主、专业课为辅,关注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运用体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同身受,使教学活动更活泼,更人性化。高校可以开展体验式培训活动,设计一些集体或个人的任务、场景,对学生进行心理、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完成不同特点、不同难度的任务时,对自身能力特质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冒险精神、领导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健全心理支持體系,助力就业竞争力提升
情商教育强调情绪认知与管理的能力,心理学是其理论基础,而USEM模型中的“元认知”维度也是心理学概念。因此,高校要加强就业心理服务,设立就业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针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阶段性问题,如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期望过高或过低、求职压力问题、职场适应等,学校相关部门及教师应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传授自我心理调适和情绪控制方法,邀请往届毕业生、职场成功人士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等。对于少部分毕业生的个性化问题,如求职失败的负面情绪、职业价值观混乱、职业理想与家庭期望冲突等,需要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改变非理性观念,避免绝对化、片面化的消极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就业心理艰难时期。另外,高校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跟踪服务工作,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其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红军.我国情商教育的困顿与突围[J].中国德育,2019(14).
[2]马亚兵.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7.
[3]刘培军,吴孟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检视与省思——基于可雇佣性USEM模型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6).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Q Education
Li Chang1,2
(1. Changchun Financial College, Changchun 130028, China; 2. Jilin Financial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Changchun 130028, China)
Abstract: EQ is a concept related to emotion,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ocial adap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model of usem,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learning ability improvement, professional and general skills training, self-efficacy enhancement and psychological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pecific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which provides useful ideas for the university to carry out relevant work.
Key words: EQ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promote; strategy
关键词:情商教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0-0008-02
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EQ)的简称。近年来,对情商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外,还要求其具有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情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地认知自我,控制自身情绪,进行自我激励,维系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在备业、择业、就业和适业等各个阶段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帮助,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情商教育的内涵
情商这一概念由Peter Salovey与John Mayer于1990年正式提出,强调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理解、察觉,既能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又能对他人具备同理心。情商研究已由心理学领域拓展到人力资源、医疗服务与学校教育等领域,呈现多学科交叉趋势。情商教育也称社会情绪能力学习(SEL),由Daniel Goleman与Linda Lantieri等联合倡导,包括五大核心内容: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技能与责任决策。情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五种能力:自我认知、有效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广义的情商教育发生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教育主体有社会、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与个人;狭义的情商教育专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开展的相关教育。后文中的“情商教育”强调狭义视角。
二、就业竞争力的含义
在西方研究中,就业竞争力指求职者获得工作并在未来发展中保持工作的能力。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尤其在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就业制度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这促使学界对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增多。
对于就业竞争力的构成维度,典型理论模型是Peter Knight和Mantz Yorke创立的USEM 就业能力模型,包括四部分:一是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即对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理解能力;二是技能(Skills),即分析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包括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研究技能;三是自我效能感(Efficacy),即对于能否完成工作任务的看法与自信程度;四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即对自身认识活动的认知,是个体在行动中、行动后的自我反思,有助于自我监控。
三、从情商教育角度探讨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意义
对个体而言,就业不只是职业选择,更是人生方向的规划。从大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对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在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加强,使其能够适应专业性的工作环境,又不能忽视专业之外的基本素养与心理品质养成,要关注情商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人际互动的能力,使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持续成长,把情绪管理能力转化为职业竞争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前进趋势,重视情商教育,主动探索大学生人格品质塑造、积极心态养成及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结合USEM模型四维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既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又能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四、情商教育视角下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1.创新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习力
学习力即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吸收能力,是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与USEM模型中的“学科理解力”相对应。在当今时代,学生只有善于不断优化自身固有知识体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情商教育除了关注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体验察觉与控制管理外,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要使学生学会理解、接纳对方情绪,营造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因此,高校要鼓励大学生不局限于个体学习的传统方式,主动与同辈群体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在良性的人际交往中体验不同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校可以设置探索性课程与课题研究计划,组织知识竞赛,使大学生能够以团体形式主动学习、探索问题,提升学习力,增强团队合作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营造全方位教育环境,培养不同层面技能
按照USEM模型中的“技能”这一维度,大学生的能力可分为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强调与专业学科相关的能力,是本专业学生优于其他学生并在未来求职过程中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部分;通用技能是一种可迁移能力,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职业领域能否取得成功,通用技能相比专业技能的作用会更明显。情商教育在较大程度上是对大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无论是对自我情绪的有效管理,还是对他人情绪的准确感知,本质上都属于通用能力。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定期向用人单位征求人才需求信息,把握社会对各类技能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培养计划,使专业技能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要适当增设实验课、专业技能大赛等,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找到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高校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通用技能,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完善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合作体系,创造真实的职场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定期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提高情商能力的同时,实现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3.重视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高情商能力的表现之一是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敢于接受挑战,懂得自我激励。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是不断创造相应环境,让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成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平台,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积极表现,发挥优势,并将身边的优秀同学作为榜样,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他人反观自身的不足来积极改进。在课堂上,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在进步中肯定自我。教师要善于结合课程特点将情商教育融入教学,以公共基础课为主、专业课为辅,关注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运用体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同身受,使教学活动更活泼,更人性化。高校可以开展体验式培训活动,设计一些集体或个人的任务、场景,对学生进行心理、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完成不同特点、不同难度的任务时,对自身能力特质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冒险精神、领导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健全心理支持體系,助力就业竞争力提升
情商教育强调情绪认知与管理的能力,心理学是其理论基础,而USEM模型中的“元认知”维度也是心理学概念。因此,高校要加强就业心理服务,设立就业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针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阶段性问题,如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期望过高或过低、求职压力问题、职场适应等,学校相关部门及教师应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传授自我心理调适和情绪控制方法,邀请往届毕业生、职场成功人士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等。对于少部分毕业生的个性化问题,如求职失败的负面情绪、职业价值观混乱、职业理想与家庭期望冲突等,需要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改变非理性观念,避免绝对化、片面化的消极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就业心理艰难时期。另外,高校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跟踪服务工作,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其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红军.我国情商教育的困顿与突围[J].中国德育,2019(14).
[2]马亚兵.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7.
[3]刘培军,吴孟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检视与省思——基于可雇佣性USEM模型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6).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Q Education
Li Chang1,2
(1. Changchun Financial College, Changchun 130028, China; 2. Jilin Financial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Changchun 130028, China)
Abstract: EQ is a concept related to emotion,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ocial adap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model of usem,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learning ability improvement, professional and general skills training, self-efficacy enhancement and psychological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pecific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which provides useful ideas for the university to carry out relevant work.
Key words: EQ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promote;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