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的美术课教学,还没有把全体同学都调动起来。从某种角度讲,美术还不是普及的,没有普及,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美术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所提高,形成一种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课的教育价值。要做到这一点,激发每个学生的美术兴趣至关重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美术兴趣的激发,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才会爱上美术,如果全班学生都爱上了美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让学生们都对美术课感兴趣,爱上美术课呢?
一、善用赏识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很敏感,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眼神,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和乐趣。我就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值完日后,在黑板上乱画,被班主任发现了,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说我画得很好。当时我心里非常激动,从此爱上了画画。时至今日,仍不能忘怀。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长处,然后放大它,或当众表扬,或单独鼓励,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更好。
二、师生亲密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有直接的联系。低年级的孩子有的十分顽皮,有的惧怕老师,但不论哪种孩子,都希望与老师亲近。因此在平时的授课和课余活动中,我都特别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俯下身子和他们说话、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背,批评时首先多肯定他们的优点,然后婉转地批评一下,尽可能不让学生难堪。课间时,和学生一起做个游戏,和学生熟了,没有了距离,孩子一见便叽叽喳喳地围上来,问这问那。接受了你的人,自然就爱上了你的课。
三、工具材料齐全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课,工具材料较多,有的孩子不愿带,有的家长不给买。课堂上没有工具材料,只能看别人做,自己没有练习还影响别人,自然也就没兴趣可言。多年以前,有一次我上国画课,突然间我感觉静了许多,全班学生都忙碌着,很少有人出声乱动。我很纳闷,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全班学生几乎全都工具材料齐全!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从此。每次课前和开学期中我都反复要求:买齐工具,准备材料。因为有工具材料了,他就会学着做,做了就有成功的体验,也就产生兴趣。
四、触摸示范作品
以前我的示范作品都是挂在前面黑板上,然后向学生们介绍设计、制作方法等知识,上面讲,下面听,单调而有距离。有一次到外地听课,一位老师的做法给我很大启示:他课前制作的“狮子大王”挂上后,让学生们都来看一看、摸一摸。同学们到前面一摸、一看,啊,原来老师用的材料和我们的一样:这是粘的、那是订的等等。立刻消除了他们对老师的作品高不可攀、自己做不出来的心理。学生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能做好,马上回去学着做起来。回到学校后,我也经常让学生来摸,看我的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确实挺好。
五、亲近自然环境
美术课是一门综合的开放的课,不能局限于课堂和美术课本本身。课外的很多美的东西同样可以吸引同学们,比如我在上《拓印树叶真有趣》这类课时,就把学生带到课外,树叶、树干、砖面……甚至连鞋底也印了。学生边玩边做,看似有些乱,但他们在美术活动的同学能主动发现美、去尝试,并且全班学生都非常投入,这是非常可贵的。学生在自然的大课堂里自由地上课,感到非常愉快和新鲜。每学期穿插几节这样的课,可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和期待。
六、合作学习
每个同学的美术能力和家庭条件各不相同,表现好的比较有信心,有兴趣,喜欢上美术课。而能力和条件差的同学则兴趣较低,不喜欢表现。为了培养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我经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同学们分成几个组,让这些同学负责本小组难度较低的那部分,以缓解他们完成整件作品的压力,同时条件好的同学的工具材料大家还能共同使用。比如上《小花饰》一课,让他们负责一片叶子,一朵花的制作,他们很快就做出来了。几经合作尝试之后,这部分同学不仅锻炼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且有了自信,提高了兴趣,也开始喜欢美术课了。
七、巧用游戏
无论什么课,内容有多好,如果总是一种模式,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因此在课堂上,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游戏的特点,我经常设计,穿插一些和课堂内容有关的游戏让同学们都来参与。这对于提高美术课的亲和力和学生参与与学习的兴趣,非常有帮助。比如上《洗澡》一课,如果单纯地引导学生去画,同学们可能兴趣不高,表现一般。课堂上我让学生分成两队,一队表演洗澡的小动物、楼房、大桥,一队表演游客小朋友,在体会和表达各自感受的同时,对同学们进行美育和德育,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接受了,而且表现非常好。
八、鼓励想象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良好的想象能力和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孩子往往容易受大人的误导。片面追求对不对,像不像,不仅限制了想象的发挥,增加了表现的难度,也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上课除了应记住的知识,如:三原色。冷暖色,透视规律等等之外,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天不必是蓝的,树不必是绿的……只要你觉得好看,从造型到色彩都可以任意创造。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中任意挥洒。自由想象。放松的情境让学生兴趣大增,也精彩迭出,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先后有四十多名同学在自治区文化厅、妇联、教育厅、精神文明委员会等部门举行的各种赛事及一些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一、善用赏识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很敏感,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眼神,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和乐趣。我就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值完日后,在黑板上乱画,被班主任发现了,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说我画得很好。当时我心里非常激动,从此爱上了画画。时至今日,仍不能忘怀。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长处,然后放大它,或当众表扬,或单独鼓励,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更好。
二、师生亲密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有直接的联系。低年级的孩子有的十分顽皮,有的惧怕老师,但不论哪种孩子,都希望与老师亲近。因此在平时的授课和课余活动中,我都特别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俯下身子和他们说话、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背,批评时首先多肯定他们的优点,然后婉转地批评一下,尽可能不让学生难堪。课间时,和学生一起做个游戏,和学生熟了,没有了距离,孩子一见便叽叽喳喳地围上来,问这问那。接受了你的人,自然就爱上了你的课。
三、工具材料齐全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课,工具材料较多,有的孩子不愿带,有的家长不给买。课堂上没有工具材料,只能看别人做,自己没有练习还影响别人,自然也就没兴趣可言。多年以前,有一次我上国画课,突然间我感觉静了许多,全班学生都忙碌着,很少有人出声乱动。我很纳闷,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全班学生几乎全都工具材料齐全!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从此。每次课前和开学期中我都反复要求:买齐工具,准备材料。因为有工具材料了,他就会学着做,做了就有成功的体验,也就产生兴趣。
四、触摸示范作品
以前我的示范作品都是挂在前面黑板上,然后向学生们介绍设计、制作方法等知识,上面讲,下面听,单调而有距离。有一次到外地听课,一位老师的做法给我很大启示:他课前制作的“狮子大王”挂上后,让学生们都来看一看、摸一摸。同学们到前面一摸、一看,啊,原来老师用的材料和我们的一样:这是粘的、那是订的等等。立刻消除了他们对老师的作品高不可攀、自己做不出来的心理。学生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能做好,马上回去学着做起来。回到学校后,我也经常让学生来摸,看我的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确实挺好。
五、亲近自然环境
美术课是一门综合的开放的课,不能局限于课堂和美术课本本身。课外的很多美的东西同样可以吸引同学们,比如我在上《拓印树叶真有趣》这类课时,就把学生带到课外,树叶、树干、砖面……甚至连鞋底也印了。学生边玩边做,看似有些乱,但他们在美术活动的同学能主动发现美、去尝试,并且全班学生都非常投入,这是非常可贵的。学生在自然的大课堂里自由地上课,感到非常愉快和新鲜。每学期穿插几节这样的课,可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和期待。
六、合作学习
每个同学的美术能力和家庭条件各不相同,表现好的比较有信心,有兴趣,喜欢上美术课。而能力和条件差的同学则兴趣较低,不喜欢表现。为了培养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我经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同学们分成几个组,让这些同学负责本小组难度较低的那部分,以缓解他们完成整件作品的压力,同时条件好的同学的工具材料大家还能共同使用。比如上《小花饰》一课,让他们负责一片叶子,一朵花的制作,他们很快就做出来了。几经合作尝试之后,这部分同学不仅锻炼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且有了自信,提高了兴趣,也开始喜欢美术课了。
七、巧用游戏
无论什么课,内容有多好,如果总是一种模式,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因此在课堂上,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游戏的特点,我经常设计,穿插一些和课堂内容有关的游戏让同学们都来参与。这对于提高美术课的亲和力和学生参与与学习的兴趣,非常有帮助。比如上《洗澡》一课,如果单纯地引导学生去画,同学们可能兴趣不高,表现一般。课堂上我让学生分成两队,一队表演洗澡的小动物、楼房、大桥,一队表演游客小朋友,在体会和表达各自感受的同时,对同学们进行美育和德育,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接受了,而且表现非常好。
八、鼓励想象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良好的想象能力和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孩子往往容易受大人的误导。片面追求对不对,像不像,不仅限制了想象的发挥,增加了表现的难度,也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上课除了应记住的知识,如:三原色。冷暖色,透视规律等等之外,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天不必是蓝的,树不必是绿的……只要你觉得好看,从造型到色彩都可以任意创造。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中任意挥洒。自由想象。放松的情境让学生兴趣大增,也精彩迭出,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先后有四十多名同学在自治区文化厅、妇联、教育厅、精神文明委员会等部门举行的各种赛事及一些国内外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