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市场人力资源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出现了不平衡,这就造成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化,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界定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定义,通过分析高校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进而对目前高校毕业生服务与指导系统进行了建构,最后针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就业困难群体 指导与帮助 对策
首先,从大环境来说,随着这些年以来,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和高校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出现不平衡,其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出现,他们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是我们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对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界定
笔者将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定义为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社会关系失调或由于自身观念、家庭、心理、感情、智力等原因造成对于现实高校生活的不适应,造成了学习成绩不好、专业技能不娴熟、综合素质不高、自身社会工作能力差、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在心理、行为、观念等方面出现障碍和困难的学生群体,他们是那些处在就业相对困难现状以及处在感到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群体 。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偶然;既源自客观的、自然的生理特征,也源于主观的、人为的因素,或源于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1、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
第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我国自1998年起,高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大度增加。2001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达到104万,2002年145万,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500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将增加到631万,是2001年的6倍,这使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业压力日益增大。当然,黨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招规模的决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对当前出现的部分高校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既要清醒地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缓解和解决的 。
第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产生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生活不平衡的表现。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问自然是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难题。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中国劳动力有7.4亿,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4.3亿。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保持在1.2亿左右。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异常严峻。另外,在大学生供给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不快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态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2、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思想压力大
在当前的高校中,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心理还不成熟,社会阅历较浅,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经济中多元化现象,大部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存在自卑心理。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较普通高校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心理问题较多,表现为交际与沟通能力较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寻找就业机会缺乏积极性;对社会评价特别敏感,就业过程中更易产生不稳定情绪;另外,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高校就业就业由以前的“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就业困难群体害怕竞争,不敢冒险,在择业范围、择业方向上受到束缚,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对工作前途悲观失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焦虑抑郁,增大了自己就业的难度。
3、综合素质欠缺,就业竞争力较弱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不少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一般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也比较差。为了补学业、挣奖学金赢得自尊,许多困难群体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放到了学习上,往往“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困难群体往往性格孤僻内向、自卑多疑,缺乏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沟通,在这种长期封闭的心理状态下,自身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用人单位在选人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或特长,致使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竞争力不强。
4、就业困难群体观念存在问题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期望值有其自身特点,面对挑战,自我定位与客观现实存在落差,导致就业期望值或高或低。不少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期望值过高,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由于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多年来在经济上得到各种资助,不少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潜意识里存在等、靠心理,期望值低,与许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
5、目前高校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在引导上缺乏长远的计划。例如,高职院校在招生、就业方面都有订单式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就业与实习工作一体化都做的较为成熟,所以高职院校的市场供求关系应该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但企业在用人时都有各自的标准,如果学生本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达不到用人的要求,那么将产生企业需求大于高职院校培养的状况。而目前我们对于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关注度只是到了他们快毕业的时候才对他们采取相应解决的办法,很难改变他们自身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更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那么就直接降低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就业与实习工作的效果,失去了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同样在一般高等院校也存在类似的瓶颈。所以,在对待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时,需要改变我们长期以往的思维定势和做法,从而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长期的、合理的引导。
第二、就业观教育滞后,针对性不强。目前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在内容上侧重如何降低就业期望值,以尽快找到工作岗位,在教育方法上一般采取课堂和会议灌输的形式,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有针对性的就业观教育。此外,高校在进行就业观教育时往往忽视了社会风气、校园氛围和家庭成员对困难群体的多方面、深层次影响,宣讲性、政策性偏强而理论联系实际较少,往往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第三、缺乏必要的就业心理辅导。目前许多高校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取得共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针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非常缺乏。高校就业机构由于人手紧张,一般都没有开展专门的就业心理调查研究,尤其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不够,以致在实践中往往思想教育替代心理辅导。高校虽然也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就业工作的具体经验,大多还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且多是被动等待上门咨询,服务面狭窄。
三、指导和帮助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措施与对策
(一)指导和帮助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构建
第一、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构建
根据上述的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系统建构,我认为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时应该分层次、分阶段、逐级的对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弱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第二、指导和帮助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阐述
1、高度重视招生于入学阶段对生源质量的把握
在招生阶段中,对生源要求要严格把关,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对各专业身体素质要求,减少因身体因素导致就业困难群体出现;在入学教育时,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成绩、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对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好源头教育,降低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出现的概率。
2、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档案管理,建立系统的帮扶体系
从大一开始,就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分别建立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确定帮扶对象,根据上述的模型,通过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学生入学后状况、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心理咨询中心测试等途径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从心理、自身素质、地域原因、适应能力、家庭等因素将学生分成正常群体和困难群体,其中困难群体可以归类分为家庭困难群体、心理问题障碍群体、因地域问题产生的学习困难群体、沟通与表达能力不强群体等等,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就经常与他沟通交流,动员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活动,成立相关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工作,将转变较快的学生划为正常的一类,而变化慢的学生继续采取有效的工作;在大二、大三阶段可以根据学习成绩、英语水平、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方面结合大一期间的培养再分类,并有同步开展工作,这样逐级的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减少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出现,或者目的性更强的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他们毕业前落实工作。
其中需要注意到是:其一,随着社会进步,对于学生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加快推进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建设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在困难学生还处于萌芽阶段就将其消灭,掌握就业困难学生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其二,要将“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与学校的各项学生工作相结合,各部门形成合力,在工作过程中明确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其三,在帮扶“困难学生”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保障制度。就业困难学生作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很难通过自身的力量谋求所需,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对就业困难学生有一定的倾斜。
3、预期效果与反馈
根据上述的系统建构,在各阶段对于就业困难学生解决方法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评估,与前期的预期效果做好比较,是否很好解决了各阶段就业困难学生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听取就业困难学生的心声,及时采取纠正的措施,逐步的形成一整套长期的行之有效的处理就业困难学生的办法。
(二)深化改革,努力培育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是务实之举。要完善学校教学培养模式,加强对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有关部门。高校要主动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与有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相互挂钩,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向困难群体提供准确的招聘信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
(三)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高校制定适当的就业服务指导倾斜政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为困难群体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把经济资助与提高困难群体的全方位能力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困难群体综合素质和全方位能力的目的,如针对困难群体计算机和外语知识基础薄弱的现状,免费开放微机室、语音室,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另外针对困难就业群体额外开设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困难群体进行个别化就业服务指导,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
(四)指导和帮扶就业困难群体要自助与他助结合
第一,优化培养目标,以实现素质教育为核心。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处理好知识 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第二,尊重學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发挥潜能。在学校的教育中要注意不能压抑学生个性的成长,让个性得到重视和充分发展,能够极大地激发个人的潜能和优势,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老师要多关心和关爱就业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真挚情感,多与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交流,在学校和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中,积极邀请就业困难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第四,赋予就业困难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要增强“困难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主人翁意识,注重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让“困难学生”有自我表达的机会和场所。第五,组建一支有经验的就业指导队伍,并定期做好学生问题动向的调查与分析,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组织就业困难群体参加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模拟招聘的各种活动中;组织就业困难群体参加素质拓展,拓宽其视野,开发个人潜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大与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网络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就业困难群体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林丽.新形势下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导刊,2009,
[2]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1版,152-170
[3]周慧.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8
[4]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2).
[5]谢兴吾.湖南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新政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7)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J].江苏高教,2010(2).
[6]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H].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4)
[8]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作者单位: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关键词]高校 就业困难群体 指导与帮助 对策
首先,从大环境来说,随着这些年以来,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和高校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出现不平衡,其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出现,他们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是我们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对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界定
笔者将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定义为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社会关系失调或由于自身观念、家庭、心理、感情、智力等原因造成对于现实高校生活的不适应,造成了学习成绩不好、专业技能不娴熟、综合素质不高、自身社会工作能力差、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在心理、行为、观念等方面出现障碍和困难的学生群体,他们是那些处在就业相对困难现状以及处在感到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群体 。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偶然;既源自客观的、自然的生理特征,也源于主观的、人为的因素,或源于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1、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
第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我国自1998年起,高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大度增加。2001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达到104万,2002年145万,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500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将增加到631万,是2001年的6倍,这使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业压力日益增大。当然,黨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招规模的决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对当前出现的部分高校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既要清醒地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缓解和解决的 。
第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产生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生活不平衡的表现。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问自然是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难题。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中国劳动力有7.4亿,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4.3亿。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保持在1.2亿左右。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异常严峻。另外,在大学生供给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不快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态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2、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思想压力大
在当前的高校中,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心理还不成熟,社会阅历较浅,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经济中多元化现象,大部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存在自卑心理。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较普通高校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心理问题较多,表现为交际与沟通能力较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寻找就业机会缺乏积极性;对社会评价特别敏感,就业过程中更易产生不稳定情绪;另外,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高校就业就业由以前的“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就业困难群体害怕竞争,不敢冒险,在择业范围、择业方向上受到束缚,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对工作前途悲观失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焦虑抑郁,增大了自己就业的难度。
3、综合素质欠缺,就业竞争力较弱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不少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一般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也比较差。为了补学业、挣奖学金赢得自尊,许多困难群体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放到了学习上,往往“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困难群体往往性格孤僻内向、自卑多疑,缺乏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沟通,在这种长期封闭的心理状态下,自身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用人单位在选人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或特长,致使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竞争力不强。
4、就业困难群体观念存在问题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期望值有其自身特点,面对挑战,自我定位与客观现实存在落差,导致就业期望值或高或低。不少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期望值过高,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由于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多年来在经济上得到各种资助,不少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潜意识里存在等、靠心理,期望值低,与许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
5、目前高校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在引导上缺乏长远的计划。例如,高职院校在招生、就业方面都有订单式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就业与实习工作一体化都做的较为成熟,所以高职院校的市场供求关系应该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但企业在用人时都有各自的标准,如果学生本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达不到用人的要求,那么将产生企业需求大于高职院校培养的状况。而目前我们对于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关注度只是到了他们快毕业的时候才对他们采取相应解决的办法,很难改变他们自身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更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那么就直接降低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就业与实习工作的效果,失去了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同样在一般高等院校也存在类似的瓶颈。所以,在对待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时,需要改变我们长期以往的思维定势和做法,从而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长期的、合理的引导。
第二、就业观教育滞后,针对性不强。目前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在内容上侧重如何降低就业期望值,以尽快找到工作岗位,在教育方法上一般采取课堂和会议灌输的形式,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有针对性的就业观教育。此外,高校在进行就业观教育时往往忽视了社会风气、校园氛围和家庭成员对困难群体的多方面、深层次影响,宣讲性、政策性偏强而理论联系实际较少,往往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第三、缺乏必要的就业心理辅导。目前许多高校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取得共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针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非常缺乏。高校就业机构由于人手紧张,一般都没有开展专门的就业心理调查研究,尤其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不够,以致在实践中往往思想教育替代心理辅导。高校虽然也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就业工作的具体经验,大多还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且多是被动等待上门咨询,服务面狭窄。
三、指导和帮助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措施与对策
(一)指导和帮助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构建
第一、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构建
根据上述的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系统建构,我认为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时应该分层次、分阶段、逐级的对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弱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第二、指导和帮助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阐述
1、高度重视招生于入学阶段对生源质量的把握
在招生阶段中,对生源要求要严格把关,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对各专业身体素质要求,减少因身体因素导致就业困难群体出现;在入学教育时,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成绩、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对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好源头教育,降低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出现的概率。
2、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档案管理,建立系统的帮扶体系
从大一开始,就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分别建立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确定帮扶对象,根据上述的模型,通过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学生入学后状况、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心理咨询中心测试等途径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从心理、自身素质、地域原因、适应能力、家庭等因素将学生分成正常群体和困难群体,其中困难群体可以归类分为家庭困难群体、心理问题障碍群体、因地域问题产生的学习困难群体、沟通与表达能力不强群体等等,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就经常与他沟通交流,动员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活动,成立相关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工作,将转变较快的学生划为正常的一类,而变化慢的学生继续采取有效的工作;在大二、大三阶段可以根据学习成绩、英语水平、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方面结合大一期间的培养再分类,并有同步开展工作,这样逐级的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减少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出现,或者目的性更强的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他们毕业前落实工作。
其中需要注意到是:其一,随着社会进步,对于学生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加快推进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建设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在困难学生还处于萌芽阶段就将其消灭,掌握就业困难学生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其二,要将“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与学校的各项学生工作相结合,各部门形成合力,在工作过程中明确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其三,在帮扶“困难学生”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保障制度。就业困难学生作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很难通过自身的力量谋求所需,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对就业困难学生有一定的倾斜。
3、预期效果与反馈
根据上述的系统建构,在各阶段对于就业困难学生解决方法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评估,与前期的预期效果做好比较,是否很好解决了各阶段就业困难学生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听取就业困难学生的心声,及时采取纠正的措施,逐步的形成一整套长期的行之有效的处理就业困难学生的办法。
(二)深化改革,努力培育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是务实之举。要完善学校教学培养模式,加强对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有关部门。高校要主动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与有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相互挂钩,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向困难群体提供准确的招聘信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
(三)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高校制定适当的就业服务指导倾斜政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为困难群体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把经济资助与提高困难群体的全方位能力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困难群体综合素质和全方位能力的目的,如针对困难群体计算机和外语知识基础薄弱的现状,免费开放微机室、语音室,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另外针对困难就业群体额外开设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困难群体进行个别化就业服务指导,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
(四)指导和帮扶就业困难群体要自助与他助结合
第一,优化培养目标,以实现素质教育为核心。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处理好知识 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第二,尊重學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发挥潜能。在学校的教育中要注意不能压抑学生个性的成长,让个性得到重视和充分发展,能够极大地激发个人的潜能和优势,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老师要多关心和关爱就业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真挚情感,多与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交流,在学校和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中,积极邀请就业困难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第四,赋予就业困难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要增强“困难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主人翁意识,注重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让“困难学生”有自我表达的机会和场所。第五,组建一支有经验的就业指导队伍,并定期做好学生问题动向的调查与分析,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组织就业困难群体参加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模拟招聘的各种活动中;组织就业困难群体参加素质拓展,拓宽其视野,开发个人潜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大与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网络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就业困难群体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林丽.新形势下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导刊,2009,
[2]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1版,152-170
[3]周慧.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8
[4]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2).
[5]谢兴吾.湖南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新政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7)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J].江苏高教,2010(2).
[6]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H].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4)
[8]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作者单位: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