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14日至18日,是西藏唐卡文化艺术展举行的日子,我带领《西藏民间美术资源调查研究》课题组的成员来到西藏博物馆展览会现场,进行为期四天的现场观摩和访谈。这期间,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一定要找到一位阿里的画师。”
展览快结束时,有了好消息,课题组成员旦增卓玛告诉我,她在118位参展画师中找到了一位叫米久的阿里画师。我第一眼看到米久时,就被他身上散发的一种陌生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他那灵动的眼神似乎要传递一种需要我们去发掘的文化诉求。我们参观了他在展览现场的作品《仁钦桑布》和《金刚手》,是勉萨派的风格,他指着正在描绘的人物说:“这是古格历史上著名的大译师仁钦桑布。”并说他在努力探索阿里当地的文化内容,他的想法让我惊讶,一直以来在寻找的象雄文明和古格文明的千年延续状态,似乎能让我从他身上找到一点曙光。
短暂交谈后,我们就敲定“同去阿里!”我想亲眼见识一下发生在这位唐卡艺人身上的属于阿里的文化故事。
在米久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辆去阿里的越野车,司机是米久的同乡多吉加。10月22日在凌晨的夜色中,我怀揣着一叠介绍信和课题组成员常艳、王殿勇一起登上了多吉加的私车,与米久一道奔向阿里。即将退休的多吉加是阿里地区普兰县政府的工作人员,30多年问一直往来于阿里和拉萨之间,对路况非常熟悉。当天傍晚我们就到了219国道旁的老仲巴县城并在那里食宿,虽然室外已是零下9度的寒冬景色,但牛粪燃烧后的热量还是让老仲巴牦牛宾馆的房间内充满温暖。次日凌晨我们一行5人在霜冻中启程,继续前行。途中热情的米久开始教我们藏语,我们也教他汉语,遇到交流障碍时,手握方向盘的多吉加就自豪地当起了翻译。
在两天1700公里的行程中,我们陆续经过了尼木、南木林、日喀则、拉孜、昂仁、萨嘎、仲巴、普兰、噶尔等县市。在和米久的交谈中,我们大致了解到:米久出生在阿里地区普兰县一个叫科迦村的地方,那里曾是“阿里三围”之一的普兰王国的核心地区,与尼泊尔国仅一河(孔雀河)之隔,有举世闻名的科迦寺和科迦服饰。米久小时候就爱绘画,曾跟随他的舅姥爷学画,还曾做过9年的村干部,4年前特地到拉萨拜师学画,现在阿里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起初,我凭米久35岁的年龄和育有二子的家庭判断他肯定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后来才发现他竟然是尚未毕业的职校在校学生,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求学的经历着实让我们感叹了一番。
10月25日上午,在得知米久有课的信息后,我们去阿里职校观摩了他上课的情形。在这个拥有10多名学生的首届工艺美术班(2009级)里,坐在最后的米久似乎更像这里的老师,因为年龄比其他的学生大很多。给他们上课的老师是我10多年前教过的学生索朗次仁,他和米久是同村人,有意思的是他的父亲正是米久以前的顶头上司——科迦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科迦寺管理委员会主任)。索朗次仁告诉我,米久和他年龄相仿,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也是阿里地区知名的唐卡艺人,曾参加西藏首届唐卡艺术博览会(这是西藏唐卡画界最高级别的官方展览),他学习刻苦,为人厚道,在艺术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中午放学的时候,米久先去阿里地区小学接他的女儿,然后一起回家做饭。我们跟随米久来到他在阿里邮车总站的家中,发现他的客厅挂满唐卡作品。在一幅名叫《天边的阿里》作品前,我问他为什么会在唐卡作品中出现柏油马路的形象,他说他希望在作品中记录时代的音符,因为阿里地区以前的交通状况很差,柏油马路的修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切身的感受促使他在唐卡画作中写进了这一形象。米久还告诉我们,尽管画中主尊(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沿袭传统唐卡的画法,但类似柏油马路这样的局部细节还是让一些唐卡专家评委不能接受,所以他内心有点矛盾。尽管如此,米久还是希望走自己的路,继续探索在唐卡中注入时代精神。
……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绘画家族!
11月5日,利用周末时间,我们请米久从学校回到普兰老家,陪同我们一起访问他的绘画启蒙老师(也是他的舅姥爷)甲央土登先生。一番介绍之后,我们才发现土登老人也有一番传奇经历。这位74岁的老人曾在9岁时入科迦寺为僧,文革初期到尼泊尔学习绘画,改革开放后回到家乡务农,适逢科迦寺重建,他边干农活边为科迦寺绘制壁画和唐卡,还做泥塑佛像,把在尼泊尔的所学都用上了。现在科迦寺的很多作品都出自土登老人之手。老人还应家乡不少人家的邀请,画了不少微型唐卡,那是为已故之人制作的,其功能有点类似于汉族人家的灵牌。我们参观土登老人的经堂时,发现这里也像一座小型的寺庙和艺术博物馆,肃穆辉煌,我们一行人都非常感叹这里的人们在精神生活上的富足。老人稍微修饰一下后,带我们去科迦寺参观他的作品,一幅幅生动的壁画、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塑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为土登老人旺盛的创作精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所折服,看似不大的科迦村竟然隐藏着如此高人!
从科迦寺出来后,米久带我们去拜访寺庙管委会副主任洛桑先生的家,不巧的是洛桑先生在拉萨出差,遗憾之余我们却遇到了难得一见的一次诵经法会,村子里有文化的人都集中到洛桑先生的家中念经参佛,场面甚为壮观。我们在参观洛桑先生的家中经堂时发现,洛桑先生也是一位唐卡画师,科迦寺有不少壁画和唐卡也出自他手。再问米久,才得知洛桑先生是土登老人的外甥,是米久的舅舅,也是米久的绘画老师之一,而洛桑先生在绘画上的老师也是土登老人。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绘画家族!
和洛桑先生的母亲道别后,我们来到米久家中。米久的父亲曾是当地小学教师,培养的三个孩子都很有出息。米久的两个哥哥一个在部队做军官,一个在政府做干部,而米久的愿望是毕业后留在阿里职校做教师。在参观米久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不仅画唐卡,还画建筑装饰画,他家的墙壁墙柱上都摆满了他的作品。米久还忙里偷闲设计制作藏式家具,在他展示家具作品后,高兴之余还在家中为我们表演扎念琴和吹笛子。一行人纷纷感慨米久真是一个勤劳的能工巧匠,多才多艺,骨子里浸透着艺术气息!
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将来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如果能兼顾唐卡绘画创作,那自然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在阿里半个多月的调研中,我们没有看到类似拉萨和日喀则摆在街面上的画店,却发现一些画师都在家中接受订件或埋首于自己的创作。在访谈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物,他就是札达县古格遗址管理员普布曲桑,这位45岁的画师也有一段传奇经历。普布曲桑的祖父和父亲也是当地的民间画家,他自小受其家庭影响喜爱绘画,曾经在家乡牧羊若干年,古格遗址维修时曾跟随维修画工学习,后来在阿里地区中学学习木工和绘画一年,又曾在西藏大学艺术系蹭学半年。后来被前去札达视察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丹增发现,推荐到西藏大学艺术系进修两年,师从丹巴绕旦教授学习勉唐派绘画技巧,结业时得到了丹巴教授的高度评价。普布曲桑回到札达后,不仅继承勉唐派绘画技巧,还学习钦泽派画法,又利用作古格遗址管理员的工作优势,临习大量古格壁画,可谓博采众长。托林寺收藏了他的3幅唐卡作品,他还为家乡萨让乡的寺庙捐献了35幅唐卡作品。在我们采访他的过程中,正好碰见来自底雅乡的一位活佛前来购买他的一幅唐卡,几经推辞后,他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材料费,把一部分现金又退还给了那位活佛。不过,当我们问及对子女的技艺传承期望时,他像大多数被访谈者一样,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将来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如果能兼顾唐卡绘画创作,那自然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我们的调研还在进行中,但在阿里期间的寻访却带给我们一些基本结论:一是阿里地区的现代绘画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显得比较薄弱,也许这与当地民众的审美需求相关;二是阿里地区的民间绘画需求量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寺庙和民居的需求),但从事绘画的当地艺人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日喀则的画工群体包揽了阿里民居装饰绘画的大部分生意;三是阿里本地的绘画艺人在对待技艺传承的态度上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更倾向于自己的子女把艺术传承作为第二选择。
阿里曾经出现过璀璨的文明,那是一个极富包容力的文明,从现存的文明遗迹中我们能看到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画工们的身影。阿里现在也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阿里地区文化局丹增次仁书记告诉我:“地方政府正在花大力气建设当地的文化环境,积极培养本地的艺术文化人才,增强他们的文化传承能力,激发他们的传承活力。”从米久及其绘画家族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希望。
展览快结束时,有了好消息,课题组成员旦增卓玛告诉我,她在118位参展画师中找到了一位叫米久的阿里画师。我第一眼看到米久时,就被他身上散发的一种陌生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他那灵动的眼神似乎要传递一种需要我们去发掘的文化诉求。我们参观了他在展览现场的作品《仁钦桑布》和《金刚手》,是勉萨派的风格,他指着正在描绘的人物说:“这是古格历史上著名的大译师仁钦桑布。”并说他在努力探索阿里当地的文化内容,他的想法让我惊讶,一直以来在寻找的象雄文明和古格文明的千年延续状态,似乎能让我从他身上找到一点曙光。
短暂交谈后,我们就敲定“同去阿里!”我想亲眼见识一下发生在这位唐卡艺人身上的属于阿里的文化故事。
在米久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辆去阿里的越野车,司机是米久的同乡多吉加。10月22日在凌晨的夜色中,我怀揣着一叠介绍信和课题组成员常艳、王殿勇一起登上了多吉加的私车,与米久一道奔向阿里。即将退休的多吉加是阿里地区普兰县政府的工作人员,30多年问一直往来于阿里和拉萨之间,对路况非常熟悉。当天傍晚我们就到了219国道旁的老仲巴县城并在那里食宿,虽然室外已是零下9度的寒冬景色,但牛粪燃烧后的热量还是让老仲巴牦牛宾馆的房间内充满温暖。次日凌晨我们一行5人在霜冻中启程,继续前行。途中热情的米久开始教我们藏语,我们也教他汉语,遇到交流障碍时,手握方向盘的多吉加就自豪地当起了翻译。
在两天1700公里的行程中,我们陆续经过了尼木、南木林、日喀则、拉孜、昂仁、萨嘎、仲巴、普兰、噶尔等县市。在和米久的交谈中,我们大致了解到:米久出生在阿里地区普兰县一个叫科迦村的地方,那里曾是“阿里三围”之一的普兰王国的核心地区,与尼泊尔国仅一河(孔雀河)之隔,有举世闻名的科迦寺和科迦服饰。米久小时候就爱绘画,曾跟随他的舅姥爷学画,还曾做过9年的村干部,4年前特地到拉萨拜师学画,现在阿里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起初,我凭米久35岁的年龄和育有二子的家庭判断他肯定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后来才发现他竟然是尚未毕业的职校在校学生,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求学的经历着实让我们感叹了一番。
10月25日上午,在得知米久有课的信息后,我们去阿里职校观摩了他上课的情形。在这个拥有10多名学生的首届工艺美术班(2009级)里,坐在最后的米久似乎更像这里的老师,因为年龄比其他的学生大很多。给他们上课的老师是我10多年前教过的学生索朗次仁,他和米久是同村人,有意思的是他的父亲正是米久以前的顶头上司——科迦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科迦寺管理委员会主任)。索朗次仁告诉我,米久和他年龄相仿,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也是阿里地区知名的唐卡艺人,曾参加西藏首届唐卡艺术博览会(这是西藏唐卡画界最高级别的官方展览),他学习刻苦,为人厚道,在艺术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中午放学的时候,米久先去阿里地区小学接他的女儿,然后一起回家做饭。我们跟随米久来到他在阿里邮车总站的家中,发现他的客厅挂满唐卡作品。在一幅名叫《天边的阿里》作品前,我问他为什么会在唐卡作品中出现柏油马路的形象,他说他希望在作品中记录时代的音符,因为阿里地区以前的交通状况很差,柏油马路的修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切身的感受促使他在唐卡画作中写进了这一形象。米久还告诉我们,尽管画中主尊(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沿袭传统唐卡的画法,但类似柏油马路这样的局部细节还是让一些唐卡专家评委不能接受,所以他内心有点矛盾。尽管如此,米久还是希望走自己的路,继续探索在唐卡中注入时代精神。
……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绘画家族!
11月5日,利用周末时间,我们请米久从学校回到普兰老家,陪同我们一起访问他的绘画启蒙老师(也是他的舅姥爷)甲央土登先生。一番介绍之后,我们才发现土登老人也有一番传奇经历。这位74岁的老人曾在9岁时入科迦寺为僧,文革初期到尼泊尔学习绘画,改革开放后回到家乡务农,适逢科迦寺重建,他边干农活边为科迦寺绘制壁画和唐卡,还做泥塑佛像,把在尼泊尔的所学都用上了。现在科迦寺的很多作品都出自土登老人之手。老人还应家乡不少人家的邀请,画了不少微型唐卡,那是为已故之人制作的,其功能有点类似于汉族人家的灵牌。我们参观土登老人的经堂时,发现这里也像一座小型的寺庙和艺术博物馆,肃穆辉煌,我们一行人都非常感叹这里的人们在精神生活上的富足。老人稍微修饰一下后,带我们去科迦寺参观他的作品,一幅幅生动的壁画、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塑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为土登老人旺盛的创作精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所折服,看似不大的科迦村竟然隐藏着如此高人!
从科迦寺出来后,米久带我们去拜访寺庙管委会副主任洛桑先生的家,不巧的是洛桑先生在拉萨出差,遗憾之余我们却遇到了难得一见的一次诵经法会,村子里有文化的人都集中到洛桑先生的家中念经参佛,场面甚为壮观。我们在参观洛桑先生的家中经堂时发现,洛桑先生也是一位唐卡画师,科迦寺有不少壁画和唐卡也出自他手。再问米久,才得知洛桑先生是土登老人的外甥,是米久的舅舅,也是米久的绘画老师之一,而洛桑先生在绘画上的老师也是土登老人。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绘画家族!
和洛桑先生的母亲道别后,我们来到米久家中。米久的父亲曾是当地小学教师,培养的三个孩子都很有出息。米久的两个哥哥一个在部队做军官,一个在政府做干部,而米久的愿望是毕业后留在阿里职校做教师。在参观米久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不仅画唐卡,还画建筑装饰画,他家的墙壁墙柱上都摆满了他的作品。米久还忙里偷闲设计制作藏式家具,在他展示家具作品后,高兴之余还在家中为我们表演扎念琴和吹笛子。一行人纷纷感慨米久真是一个勤劳的能工巧匠,多才多艺,骨子里浸透着艺术气息!
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将来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如果能兼顾唐卡绘画创作,那自然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在阿里半个多月的调研中,我们没有看到类似拉萨和日喀则摆在街面上的画店,却发现一些画师都在家中接受订件或埋首于自己的创作。在访谈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物,他就是札达县古格遗址管理员普布曲桑,这位45岁的画师也有一段传奇经历。普布曲桑的祖父和父亲也是当地的民间画家,他自小受其家庭影响喜爱绘画,曾经在家乡牧羊若干年,古格遗址维修时曾跟随维修画工学习,后来在阿里地区中学学习木工和绘画一年,又曾在西藏大学艺术系蹭学半年。后来被前去札达视察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丹增发现,推荐到西藏大学艺术系进修两年,师从丹巴绕旦教授学习勉唐派绘画技巧,结业时得到了丹巴教授的高度评价。普布曲桑回到札达后,不仅继承勉唐派绘画技巧,还学习钦泽派画法,又利用作古格遗址管理员的工作优势,临习大量古格壁画,可谓博采众长。托林寺收藏了他的3幅唐卡作品,他还为家乡萨让乡的寺庙捐献了35幅唐卡作品。在我们采访他的过程中,正好碰见来自底雅乡的一位活佛前来购买他的一幅唐卡,几经推辞后,他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材料费,把一部分现金又退还给了那位活佛。不过,当我们问及对子女的技艺传承期望时,他像大多数被访谈者一样,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将来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如果能兼顾唐卡绘画创作,那自然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我们的调研还在进行中,但在阿里期间的寻访却带给我们一些基本结论:一是阿里地区的现代绘画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显得比较薄弱,也许这与当地民众的审美需求相关;二是阿里地区的民间绘画需求量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寺庙和民居的需求),但从事绘画的当地艺人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日喀则的画工群体包揽了阿里民居装饰绘画的大部分生意;三是阿里本地的绘画艺人在对待技艺传承的态度上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更倾向于自己的子女把艺术传承作为第二选择。
阿里曾经出现过璀璨的文明,那是一个极富包容力的文明,从现存的文明遗迹中我们能看到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画工们的身影。阿里现在也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阿里地区文化局丹增次仁书记告诉我:“地方政府正在花大力气建设当地的文化环境,积极培养本地的艺术文化人才,增强他们的文化传承能力,激发他们的传承活力。”从米久及其绘画家族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