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出一系列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减小了城乡差距。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较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快速度,农村金融实践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践出现的问题,浅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参考了国外农村经济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实践问题的对策,帮助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出一系列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减小了城乡差距。但是这些卓越成果是较于以前贫困农村生活状况而言的,相较于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依旧落后,城乡经济差距依旧明显。所以,对当前农村金融实践进行深入剖析,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践出现的问题,浅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参考了国外农村经济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实践问题的对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帮助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实践与发展
(一)信贷体系存在缺陷
经过实践的总结以及对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农村信贷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农村信用观念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风险补偿不到位。信用观念不强指的是农村信贷体系成立时间较短,未经过社会风雨的洗礼,没有在群众之间广泛传播,致使大多数群众不了解信贷体系,亦因此未形成信贷观念。服务体系不健全指的是农村信贷机构的工作人员只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一味地请求农村群众贷款,但是工作截止于贷款之后,未进行后续的服务,没有及时了解群众的经济需求。并且不能及时收缴贷款,为信贷机构带来了损失。风险补偿不到位指的是农村生产风险机制未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当农民遭受自然灾害致使经济受到损失后,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无法及时还款。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总体产业水平不高。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承包制,各家各户依据本身需求种植相应的农作物,不能实现农作物的量化管理,总体产业水平不高。并且因为农村群众没有签订合同的意识,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第二,农村群众思想保守,知识水平有限。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号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基层,回到农村,但是当前农村群众主要为上世纪70年代生人,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群众自身辨认事物的能力较为浅薄,不愿意接受外来思想,其思想较为保守。
(三)农村供应链金融的产生
农村供应链金融最为突出的贡献便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分工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在实践贸易的基础上产生的,将公司生产的产品作为抵押物,以信用以及名誉作为担保,向社会上的微小型企业提供经济援助。这种模式的产生解决了微小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微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且降低了需要损耗的成本,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经过时间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始出现在农村之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使众多单独生产作工的农村群众集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它可以协调农村群众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一方面帮助农村群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到更多的贷款,另一方面可以简化金融机构的工作程序,使信息更加透明,缓解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因为农村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使金融机构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更多农村群众的需求,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
三、国外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美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到西方的发达国家,不可避免地会提到美国,而美国的农业生产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农村金融体系趋于完善。美国的农村金融在政府的管控下,将美联储作为其金融核心,以全美的农业信贷作为架构,形成了可以为全美农村高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金融机构服务的不足,加之其会受到政府的宏观管控,会使其工作得到政府的支持,贯彻落实政府的政策。其内部金融机构分工明确,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农村金融工作进行具体管辖,通力协作,解决美国农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美国专门的农村金融政府机构——农民家计局,便是为提供公共服务而设立的,由政府出资,利用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美国的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服务的对象便是电力建设、水利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美国商品信贷公司的工作主要是风险补偿,当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后,其会给予美国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
美国的农业信贷体系是其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其以中央信用联社为中心,统控全局,设立股份,各个信用社都拥有一定的股份,并以此作为各个信用社联系的纽带,进行资金的管理。三种不同的金融机构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将全美金融机构划分为十二個部分,分工管理。联邦土地银行向有需求的农村群众提供贷款服务,帮助他们度过经济危机;联邦中期信贷银行以获得抵押物为前提进行经济服务工作;合作社银行先将自身拥有的资金下发到农村信用社中,然后监督农村信用社将资金下放到农村群众之中。这些金融机构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作为支撑,同时依靠自身的盈利维持本身的运转。金融基层组织联合起来,对农村群众的信用进行评价,同时为农村群众提供金融方面的知识咨询。
(二)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于其国内未占据主要地位,受到政府各个方面的制约,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日本的政策性以及合作性金融体系。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主要以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代表,其设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缓解农、林、渔业生产者在工作进程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为其提供较长时间的借贷。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可以在遵守本国金融政策的前提下,自由安排自身资金,向社会提供经济援助;同时可以与其他部门進行合作,共同响应政府的号召,践行政府的金融政策。
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合作性金融体系在日本正式形成。它依靠农林中央金库,农业信用联合会和基层农协三个机构维持自身的运转,并且这三个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层次划分。农林中央金库占据着优势地位,在合作性金融机构之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主要通过向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帮助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信用联合会在其中扮演者纽带的作用,联系二者,进行二者之间资金往来的第三方。基层农协是由农村群众组成的,农民通过加入其中,了解本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三)英、法两国的农村经济发展
英、法两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二者拥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进行阐述。英国的银行业居于世界前列,所形成的的银行服务网络遍布于英国的每一个角落,为农村金融体系可以更好地服务创造了基础。其金融体系中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农业信贷抵押公司、土地改良公司等,这些金融机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金融机构的运转。商业银行为有需要的对象提供时间适中的经济援助,一般而言,贷款的要求与标准都较低,一般的普通人家都可以到此进行借贷。农业信贷抵押公司和土地改良公司一般提供的贷款时间都比较长,贷款数额一般也比较大,所要求的抵押物也以不动产为主。为保证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在市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英国政策正不断加大于金融机构的财政支出,并且颁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这些机构更好的工作。
法国中发挥作用的便是农村合作性金融服务体系,主要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大众银行、户主信贷联合银行以及对应的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构成。经过不断的市场变动以及经济改革,在时代的需求下,所存活的金融机构大多具备金融性以合作性双重属性,例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主要向其农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经济服务。法国土地信贷银行因为受到政府政策的照顾,吸纳本国的不动产,以此为抵押物向农村群众提供较长时间的贷款服务。
四、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
经过对农村金融现状以及发展的阐述,参考国外美、日、英、法各国农村金融实践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了解决新时期下农村金融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有效进行农村金融工作的必要保障,所以应完善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努力形成一个政府、农村群众以及第三方的金融体系。这样,使原本存在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继续发挥自身的作用,但是其工作会受到农村群众以及第三方的监督。这样便可以缓解政策性金融体系中各个部门的工作压力,明确资金的流向方向,同时加强农村群众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切实满足农村群众的经济需求。
(二)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
原有的信用评价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当今时代的需要,所以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势在必行。新型信用评价方式应以家庭状况,同行业评价作为参考标准,由负责给予贷款的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团队作为担保团体。因为金融机构拥有自身的工作,面临的贷款业务较多,不适宜由其作为主体对每一位贷款人员进行信用评价。但是团体是固定的,由团体作为担保对象,金融机构只需要对团体进行信用评价,便可以保障信用评价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银行应做好信用记录,对于违约行为要严厉惩处,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三)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
农村金融实践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便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可以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所以当农村群众的经济得到了增长,相关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即新时期下应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开创新型平台,吸纳农村多余资金,使资金发挥价值;或将金融机构的股份出售于率先富裕的农村群众,既可以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解决金融机构面临的资金难题。
(四)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
纵观国外农村金融实践的发展状况,各个行业之间通力合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例如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可以使二者共享资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客户的信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五)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才可以制度上保障农村群众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害,将农村群众所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制度上的保障会使金融机构的工作有法可依,使金融机构以新的面貌服务于群众,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五、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牵涉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借鉴国外农村经济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农村金融实践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保障农村群众以及金融机构二者之间的利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践出现的问题,浅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参考了国外农村经济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实践问题的对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帮助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洁.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
[2] 叶维武.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13.
[3] 许峻桦.“三权分置”法理视角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困境的解决路径探析[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7,(02).
[4] 刘敏楼.中国农村金融演进的理论与实践——新比较经济学的视角[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5] 叶梦琪.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农村金融人才的实践教学[J].中国论,2017,(05).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出一系列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减小了城乡差距。但是这些卓越成果是较于以前贫困农村生活状况而言的,相较于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依旧落后,城乡经济差距依旧明显。所以,对当前农村金融实践进行深入剖析,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践出现的问题,浅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参考了国外农村经济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实践问题的对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帮助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实践与发展
(一)信贷体系存在缺陷
经过实践的总结以及对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农村信贷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农村信用观念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风险补偿不到位。信用观念不强指的是农村信贷体系成立时间较短,未经过社会风雨的洗礼,没有在群众之间广泛传播,致使大多数群众不了解信贷体系,亦因此未形成信贷观念。服务体系不健全指的是农村信贷机构的工作人员只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一味地请求农村群众贷款,但是工作截止于贷款之后,未进行后续的服务,没有及时了解群众的经济需求。并且不能及时收缴贷款,为信贷机构带来了损失。风险补偿不到位指的是农村生产风险机制未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当农民遭受自然灾害致使经济受到损失后,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无法及时还款。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总体产业水平不高。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承包制,各家各户依据本身需求种植相应的农作物,不能实现农作物的量化管理,总体产业水平不高。并且因为农村群众没有签订合同的意识,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第二,农村群众思想保守,知识水平有限。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号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基层,回到农村,但是当前农村群众主要为上世纪70年代生人,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群众自身辨认事物的能力较为浅薄,不愿意接受外来思想,其思想较为保守。
(三)农村供应链金融的产生
农村供应链金融最为突出的贡献便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分工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在实践贸易的基础上产生的,将公司生产的产品作为抵押物,以信用以及名誉作为担保,向社会上的微小型企业提供经济援助。这种模式的产生解决了微小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微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且降低了需要损耗的成本,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经过时间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始出现在农村之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使众多单独生产作工的农村群众集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它可以协调农村群众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一方面帮助农村群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到更多的贷款,另一方面可以简化金融机构的工作程序,使信息更加透明,缓解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因为农村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使金融机构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更多农村群众的需求,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
三、国外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美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到西方的发达国家,不可避免地会提到美国,而美国的农业生产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农村金融体系趋于完善。美国的农村金融在政府的管控下,将美联储作为其金融核心,以全美的农业信贷作为架构,形成了可以为全美农村高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金融机构服务的不足,加之其会受到政府的宏观管控,会使其工作得到政府的支持,贯彻落实政府的政策。其内部金融机构分工明确,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农村金融工作进行具体管辖,通力协作,解决美国农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美国专门的农村金融政府机构——农民家计局,便是为提供公共服务而设立的,由政府出资,利用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美国的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服务的对象便是电力建设、水利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美国商品信贷公司的工作主要是风险补偿,当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后,其会给予美国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
美国的农业信贷体系是其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其以中央信用联社为中心,统控全局,设立股份,各个信用社都拥有一定的股份,并以此作为各个信用社联系的纽带,进行资金的管理。三种不同的金融机构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将全美金融机构划分为十二個部分,分工管理。联邦土地银行向有需求的农村群众提供贷款服务,帮助他们度过经济危机;联邦中期信贷银行以获得抵押物为前提进行经济服务工作;合作社银行先将自身拥有的资金下发到农村信用社中,然后监督农村信用社将资金下放到农村群众之中。这些金融机构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作为支撑,同时依靠自身的盈利维持本身的运转。金融基层组织联合起来,对农村群众的信用进行评价,同时为农村群众提供金融方面的知识咨询。
(二)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于其国内未占据主要地位,受到政府各个方面的制约,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日本的政策性以及合作性金融体系。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主要以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代表,其设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缓解农、林、渔业生产者在工作进程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为其提供较长时间的借贷。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可以在遵守本国金融政策的前提下,自由安排自身资金,向社会提供经济援助;同时可以与其他部门進行合作,共同响应政府的号召,践行政府的金融政策。
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合作性金融体系在日本正式形成。它依靠农林中央金库,农业信用联合会和基层农协三个机构维持自身的运转,并且这三个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层次划分。农林中央金库占据着优势地位,在合作性金融机构之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主要通过向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帮助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信用联合会在其中扮演者纽带的作用,联系二者,进行二者之间资金往来的第三方。基层农协是由农村群众组成的,农民通过加入其中,了解本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三)英、法两国的农村经济发展
英、法两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二者拥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进行阐述。英国的银行业居于世界前列,所形成的的银行服务网络遍布于英国的每一个角落,为农村金融体系可以更好地服务创造了基础。其金融体系中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农业信贷抵押公司、土地改良公司等,这些金融机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金融机构的运转。商业银行为有需要的对象提供时间适中的经济援助,一般而言,贷款的要求与标准都较低,一般的普通人家都可以到此进行借贷。农业信贷抵押公司和土地改良公司一般提供的贷款时间都比较长,贷款数额一般也比较大,所要求的抵押物也以不动产为主。为保证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在市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英国政策正不断加大于金融机构的财政支出,并且颁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这些机构更好的工作。
法国中发挥作用的便是农村合作性金融服务体系,主要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大众银行、户主信贷联合银行以及对应的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构成。经过不断的市场变动以及经济改革,在时代的需求下,所存活的金融机构大多具备金融性以合作性双重属性,例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主要向其农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经济服务。法国土地信贷银行因为受到政府政策的照顾,吸纳本国的不动产,以此为抵押物向农村群众提供较长时间的贷款服务。
四、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
经过对农村金融现状以及发展的阐述,参考国外美、日、英、法各国农村金融实践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了解决新时期下农村金融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有效进行农村金融工作的必要保障,所以应完善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努力形成一个政府、农村群众以及第三方的金融体系。这样,使原本存在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继续发挥自身的作用,但是其工作会受到农村群众以及第三方的监督。这样便可以缓解政策性金融体系中各个部门的工作压力,明确资金的流向方向,同时加强农村群众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切实满足农村群众的经济需求。
(二)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
原有的信用评价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当今时代的需要,所以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势在必行。新型信用评价方式应以家庭状况,同行业评价作为参考标准,由负责给予贷款的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团队作为担保团体。因为金融机构拥有自身的工作,面临的贷款业务较多,不适宜由其作为主体对每一位贷款人员进行信用评价。但是团体是固定的,由团体作为担保对象,金融机构只需要对团体进行信用评价,便可以保障信用评价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银行应做好信用记录,对于违约行为要严厉惩处,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三)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
农村金融实践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便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可以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所以当农村群众的经济得到了增长,相关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即新时期下应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开创新型平台,吸纳农村多余资金,使资金发挥价值;或将金融机构的股份出售于率先富裕的农村群众,既可以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解决金融机构面临的资金难题。
(四)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
纵观国外农村金融实践的发展状况,各个行业之间通力合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例如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可以使二者共享资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客户的信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五)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才可以制度上保障农村群众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害,将农村群众所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制度上的保障会使金融机构的工作有法可依,使金融机构以新的面貌服务于群众,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五、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牵涉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借鉴国外农村经济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农村金融实践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保障农村群众以及金融机构二者之间的利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践出现的问题,浅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并参考了国外农村经济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实践问题的对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启用新型信用评价方式;丰富农村经济来源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各金融行业协同合作;制定具有金融特色的法律法规,帮助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洁.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
[2] 叶维武.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13.
[3] 许峻桦.“三权分置”法理视角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困境的解决路径探析[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7,(02).
[4] 刘敏楼.中国农村金融演进的理论与实践——新比较经济学的视角[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5] 叶梦琪.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农村金融人才的实践教学[J].中国论,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