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在初步验证超快反应聚合物基质光纤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记录颈动脉氧分压(PaO2)连续动态变化使用基础上,为了分析探讨肺通气对PaO2连续动态变化的影响,我们设计本活体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杂种山羊4只,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空气机械通气下,切皮直接暴露把后接测定系统的氧传感器直接插入左侧颈动脉连续记录PaO2动态变化.正常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分别通过三种潮气量实施:正常潮气量(潮气量VT=15 ml/kg、呼吸频率Rf=20 bpm)、减半潮气量(VT减半、Rf加倍)和加倍潮气量(VT加倍、Rf减
【机 构】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037,中国;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中国;牛津大学,牛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初步验证超快反应聚合物基质光纤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记录颈动脉氧分压(PaO2)连续动态变化使用基础上,为了分析探讨肺通气对PaO2连续动态变化的影响,我们设计本活体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杂种山羊4只,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空气机械通气下,切皮直接暴露把后接测定系统的氧传感器直接插入左侧颈动脉连续记录PaO2动态变化.正常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分别通过三种潮气量实施:正常潮气量(潮气量VT=15 ml/kg、呼吸频率Rf=20 bpm)、减半潮气量(VT减半、Rf加倍)和加倍潮气量(VT加倍、Rf减半).三种潮气量通气时间分别稳定10~15 min,选取后180 s分析计算PaO2平均值、呼吸间PaO2变化的升降幅度和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以ANOVA及两两比较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潮气量的影响.结果:活体山羊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实验时心率和血压均稳定;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为1.4~1.8 s(约为此时的3次心跳).机械通气正常潮气量下PaO2平均值在(102.94±2.40,99.38~106.16)mmHg,升降幅度是(21.43±1.65,19.21~23.59)mmHg,占平均值的(20.80±1.34,18.65~22.22)%;减半潮气量下,PaO2平均值维持在(101.01±4.25,94.09~105.66)mmHg,虽略降但不显著(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2升降变化幅度却显著降低为(18.14±1.43,16.46~20.05)mmHg,占平均值的(17.95±1.07,16.16~18.98)%(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与减半潮气量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2升降幅度却显著增大为(26.58±1.88,23.46~28.46)mmHg,占平均值的24.99%±1.58%(与正常机械通气和减半潮气量比较P均<0.01).结论:正常肺通气的吸气和呼气是颈动脉PaO2上升和下降的始动因素.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下减半潮气量和倍增潮气量显著改变PaO2升降幅度,但PaO2平均值仅小幅改变,而肺-颈动脉延迟时间相近.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6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年龄在18~80岁)行CPET、运动负荷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分析CPET相关指标(峰值摄氧量%预计值Peak(V)O2%pred、峰值氧脉搏%预计值Peak O2 pulse%pred、摄氧量对应功率的做功效率(Δ(V)O2/ΔW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诊断价值.结果:Peak(V)O2%pred的最佳截断点是≤69%pred,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55
目的:明确肺动脉高压及合并心脏内右向左分流(R-L)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气体交换变化.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16-10至2017-08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ET的73例肺动脉高压病人CPET数据,采取双盲方式抽取四位医生作为判读者分别独立识别R-L后,结果分为四组:①分流阳性组(n=20)、②分流可疑组(n=9)、③无分流组(n=37)、④分流延迟开放组(n=6).选择同期完成CPET正常人14例作为对照.结果:分流阳性组在运动开始时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氧气通气效
目的:验证临床受试者所完成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为最大极限运动,进一步设计完善Max试验验证CPET结果客观定量功能评估的准确性及以某特定指标的特定数值作为停止运动的标准是否可行.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阜外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CPET和Max试验受试者216例.其中正常受试者41例,因CPET峰值呼吸交换率(RER)≤1.10,或运动中心率和血压不上升,对CPET极限运动结果存在质疑的临床患者175例进行研究.其中60例已初步报告,本研究进一步扩大研究.Max试验方法:完成CP
目的:探讨研究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个体化精准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3月后(简称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善.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由我们团队强化管控的长期心脑血管代谢慢病为主的患者2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ET,根据CPET及连续功能学检测结果制定以个体化适度运动强度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方案,强化管控3月后再行CPET,个体化分析每例患者强化管控前后CPET指标的变化、计算差值和百分差值.结果:本研究心脑血管代谢性慢病为主的患者20例(18男2女),年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