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高职院校网络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分析,并结合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要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个人能力和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200-01
1 网络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信息产业是21 世纪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处理、流通与共享技术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的重要技术之一,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指出,中国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的2%增加到2001年的4.2%,其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已跃居全国工业之首,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当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企业不得不聘用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对2002年的广东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30% ,其中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又占到40%,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据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与需求之比为1:1.5。当前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人才市场急需计算机应用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如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站建设,项目管理,产品销售,信息集成、组织、处理、制作、发布与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电子政务平台管理等。
2 指导思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坚持面向社会,与IT行业发展实际接轨的原则,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此,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向和学校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确保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成为计算机网络行业从业人员,具备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的从业资格。另外,通过对社会需求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
3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3.1 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1)深入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和计算机网络行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专业教学、职业资格培训、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4)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5)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
(6)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7)建立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包括国家、行业和著名厂商的职业资格证书。
(8)经过5年努力,在学校和软件学院的支持下,力争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办成全省高职院校乃至全国的示范性专业。
3.2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以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
(2)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
(3)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 群)所需知识能力结构,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4)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5)实践教学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
(6)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真实职场环境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
(7)下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来满足校企合作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8)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
(9)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
教学形式不要过于单一如果采取常规教学,先讲理论,再上机,效果不太好,在教室里讲过的东西,到了机房,同学们什么都忘了,了解情况发现,有的东西同学们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并没有听懂,有的即使听懂了,也因为没有及时上机实践,等到一周后上机时也很陌生了,老师不妨在机房一边讲解,学生在下面边听边练,每讲一个使用方法,学生操作一次,这样对于所讲内容就会记的更牢。教学要有创意,我们就应采取适合他们学习方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许多操作在课堂上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直观,同学们感兴趣,它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上机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要进行大量的上机操作,那么在上机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准备好上机操作的内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道习题,同时,教师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操作技巧。
4 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特色
(1)贯彻教改思想,形成“以IT行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主线,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两个环境相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体系相统一,培养方向为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从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形成与企业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4)重点教改课程: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计算机组网技术实训。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200-01
1 网络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信息产业是21 世纪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处理、流通与共享技术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的重要技术之一,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指出,中国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的2%增加到2001年的4.2%,其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已跃居全国工业之首,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当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企业不得不聘用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对2002年的广东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30% ,其中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又占到40%,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据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与需求之比为1:1.5。当前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人才市场急需计算机应用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如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站建设,项目管理,产品销售,信息集成、组织、处理、制作、发布与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电子政务平台管理等。
2 指导思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坚持面向社会,与IT行业发展实际接轨的原则,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此,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向和学校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确保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成为计算机网络行业从业人员,具备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的从业资格。另外,通过对社会需求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
3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3.1 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1)深入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和计算机网络行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专业教学、职业资格培训、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4)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5)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
(6)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7)建立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包括国家、行业和著名厂商的职业资格证书。
(8)经过5年努力,在学校和软件学院的支持下,力争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办成全省高职院校乃至全国的示范性专业。
3.2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以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
(2)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
(3)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 群)所需知识能力结构,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4)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5)实践教学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
(6)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真实职场环境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
(7)下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来满足校企合作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8)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
(9)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
教学形式不要过于单一如果采取常规教学,先讲理论,再上机,效果不太好,在教室里讲过的东西,到了机房,同学们什么都忘了,了解情况发现,有的东西同学们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并没有听懂,有的即使听懂了,也因为没有及时上机实践,等到一周后上机时也很陌生了,老师不妨在机房一边讲解,学生在下面边听边练,每讲一个使用方法,学生操作一次,这样对于所讲内容就会记的更牢。教学要有创意,我们就应采取适合他们学习方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许多操作在课堂上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直观,同学们感兴趣,它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上机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要进行大量的上机操作,那么在上机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准备好上机操作的内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道习题,同时,教师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操作技巧。
4 教学改革的重点与特色
(1)贯彻教改思想,形成“以IT行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主线,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两个环境相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体系相统一,培养方向为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从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形成与企业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4)重点教改课程: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计算机组网技术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