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市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建立健全“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六大平台,切实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1、构建齐抓共管平台,促进综合治理。成立了以由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市人口计生委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乌海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落实“一票否决”。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召开综合治理联席会议、签订信息共享协作协议等措施,形成了“党政总揽、部门配合、社区管理、多方联动、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
市、区都设有专门的流动人口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均落实到位。各镇、街道办事处均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职计生干部,各村(社区)也配备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兼管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构建村(居)民自治平台,促进民主监督。建立了“区指导、乡督促、村为主、社常抓、户落实”的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机制,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村(居)民自治活动中,依托村(居)民自治,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六个一”服务管理,即:建立一套完整的流动人口计生档案、对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与出租房屋户主签订一份《出租房屋协议书》、为流出人员办理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流动已婚育龄群众送一份关爱,为流动人口落实一项优先优惠政策。
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居)、集贸市场建立计生协会,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新格局。在实际工作中,将具体工作量化,实行定任务,定措施,定奖罚,分片承包,分工到人,联系到户,落实责任。为详细掌握流动育龄妇女的婚、孕、育、避孕节育和持证情况,在全市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免费服务机制和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普查档案,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3、构建人口文化平台,促进生育文明。我市坚持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上开办人口计生专题栏目;在人流和车流量较大的火车站、农贸市场和高速路口设置永久性人口计生宣传牌;在市中心电子屏幕滚动播放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开通人口计生门户网站和“12356”阳光计生咨询服务热线;在村(社区)流动人口聚集地设置心语箱,张贴温馨提示牌,刷写固定标语,发送手机短信;利用新家庭文化屋、人口文化大院、生育文化长廊、人口文化广场等进行阵地式宣传;印制针对婴幼儿期、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更年期等不同年龄层的个性化宣传品;为流动人口家庭制作全家福照片、挂历;依托孕育康乐园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居住地人口全覆盖。
实施计划生育“七进工程”(进社区、进农区、进市场、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组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讲团举办知识讲座。在全市开展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专项行动,通过为流动人口送宣传、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切实帮助流动人口贫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先后开展了流动人口“十送”活动、同沐阳光共享欢乐“结对子手拉手行动”、巡回展映电影《马东的假期》、“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征文大赛、“孩子你在家乡还好吗”演讲比赛和“情系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汇演等。同时,为留守家庭0~6岁独生子女购买爱心保险,走访慰问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书包、护眼灯、运动衣等学习及生活用品,在全社会形成关怀关爱、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
4、构建优质服务平台,促进生殖健康。充分利用各级计生服务站、服务室和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七免服务”,即免费提供生殖保健指导、免费落实各种节育措施,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免费查环查孕服务、免费发放《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服务手册》及《药具发放卡》、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免费提供就业信息。积极为农民工及留守儿童开展健康体检、咨询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计生服务车的作用,深入农区和边远矿区,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流动查环查孕活动。
全面实施《乌海市孕育康乐全程服务》工程,面向0~3岁婴幼儿家庭(包括流动人口)普及早教常识,免费发放一书、一卡、一图等教材和工具,并免费为婴幼儿进行潜能开发测试、跟踪测评指导。在计生服务站设置优生咨询门诊,为现孕、待孕的育龄妇女发放“优孕通”个性化咨询卡、叶酸,开展优生“八项”检测、唐氏综合症筛查,配备具有计划生育专业执业医师资格的出生缺陷预防咨询指导员,制作并发放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宣传折页。
启动《孕前风险评估系统》,为待孕夫妇给予“一对一”优生指导和个性化优孕建议。建立了“七库一平台”数字计生系统,让包括流动人口在内广大育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
成立了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便民维权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会联合设立了流动人口、农民工便民维权岗,公布维权电话,畅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诉求渠道。向流动育龄群众公布辖区内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机构及医疗保健机构的地址、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为流动人口提供方便、高质量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落实流动人口、农民工便民维权十项措施,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5、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科学管理。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统一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和统计上报制度,依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认真做好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反馈工作。
按照“五及时”(及时登记、及时建卡、及时访视、及时跟进、及时服务)、“八清楚”(流动人口底数变化清楚、户籍地清楚、婚姻状况清楚、生殖健康情况清楚、避孕节育方法清楚、流动时间清楚、现居住地清楚、服务过程清楚)的要求,健全流动人口信息档案资料,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基本动态进行日常汇总分析,并通报其户籍地,对重要信息,由现居住地直接与户籍地进行交流。纸质信息反馈均使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信息通报单》和《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海勃湾区人口计生局与移动通信集团乌海分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移动信息化平台,在WIS个案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移动信息化系统,通过移动信息平台为不同需求的育龄群众发布适宜于自身的环孕检通知、科普知识宣传、随访通知、节日祝福、生日祝福等信息,育龄群众还可以随时向海勃湾区人口计生局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工作意见,并可以实时接受人口计生局发来的科普知识互动问答,促进了人口计生系统服务管理质量的提高。
6、构建区域协作平台,促进“一盘棋”。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强化双向互动、上下联动、区域协作,不断增强流动人口计生“一盘棋”工作合力。发挥市人口计生部门指导、协调的作用,加强与各部门、各区、镇(办)的联系沟通,帮助解决在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人口计生部门每年都与各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活动,清理清查流动人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各有关部门及时向人口计生部门提供流动人口相关信息,强化信息交换和通报工作。同时,构建计生系统内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协调现居住地与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之间的关系,强化双向配合,注重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交流,分别与宁夏、陕西、山西、甘肃、河北等地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并且通过电子邮件、发函和电话联系的方式与周边地市互通信息。加强与区内盟市的双边联系和多边联管,与自治区内盟市和旗县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双向管理协议书》,确保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到位、管理到位,切实推动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人口计生委)
(编辑 张媛)
1、构建齐抓共管平台,促进综合治理。成立了以由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市人口计生委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乌海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落实“一票否决”。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召开综合治理联席会议、签订信息共享协作协议等措施,形成了“党政总揽、部门配合、社区管理、多方联动、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
市、区都设有专门的流动人口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均落实到位。各镇、街道办事处均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职计生干部,各村(社区)也配备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兼管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构建村(居)民自治平台,促进民主监督。建立了“区指导、乡督促、村为主、社常抓、户落实”的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机制,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村(居)民自治活动中,依托村(居)民自治,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六个一”服务管理,即:建立一套完整的流动人口计生档案、对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与出租房屋户主签订一份《出租房屋协议书》、为流出人员办理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流动已婚育龄群众送一份关爱,为流动人口落实一项优先优惠政策。
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居)、集贸市场建立计生协会,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新格局。在实际工作中,将具体工作量化,实行定任务,定措施,定奖罚,分片承包,分工到人,联系到户,落实责任。为详细掌握流动育龄妇女的婚、孕、育、避孕节育和持证情况,在全市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免费服务机制和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普查档案,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3、构建人口文化平台,促进生育文明。我市坚持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上开办人口计生专题栏目;在人流和车流量较大的火车站、农贸市场和高速路口设置永久性人口计生宣传牌;在市中心电子屏幕滚动播放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开通人口计生门户网站和“12356”阳光计生咨询服务热线;在村(社区)流动人口聚集地设置心语箱,张贴温馨提示牌,刷写固定标语,发送手机短信;利用新家庭文化屋、人口文化大院、生育文化长廊、人口文化广场等进行阵地式宣传;印制针对婴幼儿期、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更年期等不同年龄层的个性化宣传品;为流动人口家庭制作全家福照片、挂历;依托孕育康乐园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居住地人口全覆盖。
实施计划生育“七进工程”(进社区、进农区、进市场、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组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讲团举办知识讲座。在全市开展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专项行动,通过为流动人口送宣传、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切实帮助流动人口贫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先后开展了流动人口“十送”活动、同沐阳光共享欢乐“结对子手拉手行动”、巡回展映电影《马东的假期》、“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征文大赛、“孩子你在家乡还好吗”演讲比赛和“情系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汇演等。同时,为留守家庭0~6岁独生子女购买爱心保险,走访慰问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书包、护眼灯、运动衣等学习及生活用品,在全社会形成关怀关爱、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
4、构建优质服务平台,促进生殖健康。充分利用各级计生服务站、服务室和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七免服务”,即免费提供生殖保健指导、免费落实各种节育措施,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免费查环查孕服务、免费发放《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服务手册》及《药具发放卡》、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免费提供就业信息。积极为农民工及留守儿童开展健康体检、咨询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计生服务车的作用,深入农区和边远矿区,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流动查环查孕活动。
全面实施《乌海市孕育康乐全程服务》工程,面向0~3岁婴幼儿家庭(包括流动人口)普及早教常识,免费发放一书、一卡、一图等教材和工具,并免费为婴幼儿进行潜能开发测试、跟踪测评指导。在计生服务站设置优生咨询门诊,为现孕、待孕的育龄妇女发放“优孕通”个性化咨询卡、叶酸,开展优生“八项”检测、唐氏综合症筛查,配备具有计划生育专业执业医师资格的出生缺陷预防咨询指导员,制作并发放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宣传折页。
启动《孕前风险评估系统》,为待孕夫妇给予“一对一”优生指导和个性化优孕建议。建立了“七库一平台”数字计生系统,让包括流动人口在内广大育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
成立了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便民维权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会联合设立了流动人口、农民工便民维权岗,公布维权电话,畅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诉求渠道。向流动育龄群众公布辖区内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机构及医疗保健机构的地址、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为流动人口提供方便、高质量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落实流动人口、农民工便民维权十项措施,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5、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科学管理。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统一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和统计上报制度,依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认真做好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反馈工作。
按照“五及时”(及时登记、及时建卡、及时访视、及时跟进、及时服务)、“八清楚”(流动人口底数变化清楚、户籍地清楚、婚姻状况清楚、生殖健康情况清楚、避孕节育方法清楚、流动时间清楚、现居住地清楚、服务过程清楚)的要求,健全流动人口信息档案资料,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基本动态进行日常汇总分析,并通报其户籍地,对重要信息,由现居住地直接与户籍地进行交流。纸质信息反馈均使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信息通报单》和《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海勃湾区人口计生局与移动通信集团乌海分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移动信息化平台,在WIS个案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移动信息化系统,通过移动信息平台为不同需求的育龄群众发布适宜于自身的环孕检通知、科普知识宣传、随访通知、节日祝福、生日祝福等信息,育龄群众还可以随时向海勃湾区人口计生局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工作意见,并可以实时接受人口计生局发来的科普知识互动问答,促进了人口计生系统服务管理质量的提高。
6、构建区域协作平台,促进“一盘棋”。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强化双向互动、上下联动、区域协作,不断增强流动人口计生“一盘棋”工作合力。发挥市人口计生部门指导、协调的作用,加强与各部门、各区、镇(办)的联系沟通,帮助解决在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人口计生部门每年都与各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活动,清理清查流动人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各有关部门及时向人口计生部门提供流动人口相关信息,强化信息交换和通报工作。同时,构建计生系统内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协调现居住地与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之间的关系,强化双向配合,注重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交流,分别与宁夏、陕西、山西、甘肃、河北等地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并且通过电子邮件、发函和电话联系的方式与周边地市互通信息。加强与区内盟市的双边联系和多边联管,与自治区内盟市和旗县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双向管理协议书》,确保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到位、管理到位,切实推动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人口计生委)
(编辑 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