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中CYP2C19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来源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Hep G2细胞CYP2C19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间接反映奥美拉唑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是否存在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筛选出奥美拉唑对Hep G2细胞的无毒浓度。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奥美拉唑(浓度分别为0、0.1、1和10 mg/L)对Hep G2细胞中CYP2C19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奥美拉唑(0、0.1、1、10和100 mg/L)与表达人CYP450同工酶和人CYP450还原酶的昆虫细胞的微粒体共同孵育,在体外水平上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分析对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奥美拉唑对Hep G2细胞无毒性的浓度范围为0~10mg/L。在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奥美拉唑各浓度组均抑制CYP2C19酶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酶活性检测表明,当奥美拉唑的浓度达到10、100 mg/L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表明高浓度奥美拉唑抑制CYP2C19酶的表达。结论奥美拉唑能降低Hep G2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的表达,并抑制其活性,提示奥美拉唑与其他需经过CYP2C19酶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氯吡格雷)联用时,有可能会出现药效抵抗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 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3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为结核感染组(8例)、潜伏结核感染组(32例)及非结核感染组(24例),比较3种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的检测效果.结果 在结核感染组中,T-SPOT.TB检测诊断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分成腹膜炎组与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6例(8.3%)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0.0%(8/16).治愈12例(75.0%
[提要] 血液病中医标准化,不仅有利于临床医师、科研人员规范应用,方便学术交流,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基于此,本文制定了髓毒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涵盖髓
眼部新生血管与多种眼部疾病相关,是引起视力严重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眼科界的难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得、易扩增、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和伦理学争议较少等特点,使其在干细胞生物学领域中备受瞩目,而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策略,更为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目的 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枣庄市立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9例,透析时间最短为6个月.所有患者按照HCT水平分为5组:A组(10%≤HCT< 20%)9例,B组(20%≤HCT<25%)18例,C组(25%≤HCT< 30%)21例,D组(30%≤HCT< 33%)14例,E组(HCT≥33%)7例.
白术属大宗常用药材,国内外均有较大需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韩国药典》和中国《香港中药材标准》中白术药材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了解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对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12例,观察CBP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计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检测CBP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