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鸡蛔虫病
本病是由禽蛔属多种蛔虫引起,其中以鸡蛔虫最为多见,主要寄生于鸡小肠中,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1. 病原特征与生活史
鸡蛔虫是寄生于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新鲜的鸡蛔虫呈黄白色,长线状,头部口孔周围有3片唇。雄虫长26~70毫米,尾端有尾翼和10对尾乳突;有1个肛前吸盘,呈圆形或椭圆形;1对几乎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65~110毫米,阴门在虫体的中部。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70~90微米×47~51微米,壳厚而光滑,深灰色。
鸡蛔虫繁殖力强,发育期短,生长快,虫体大。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之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经17~18天卵内形成幼虫,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鸡吞食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遭感染。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期为35~50天。
2. 临床症状
蛔虫寄生在小肠内,主要危害2~4月龄雏鸡。病鸡表现精神委靡,营养不良,羽毛松乱,鸡冠苍白,行动迟缓,常呆立不动。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稀便中常混有带血黏液。雏鸡生长发育不良,以后逐渐衰弱死亡。若成年鸡感染蛔虫病,较轻时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严重时则会出现腹泻、贫血和生产性能降低等症状。
3. 诊断方法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蛔虫虫卵即可确诊。选取几只瘦弱鸡,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性驱虫诊断,如能在粪便中发现蛔虫即可确诊。剖检时如能在鸡小肠内发现大量蛔虫虫体即可确诊。
4. 防治措施
①治療
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25毫克,拌料饲喂;或用丙硫苯咪唑10~20毫克,拌料饲喂;或用硫苯咪唑5~8毫克,1次口服;或用氟甲苯咪唑30毫克,拌入饲料,连喂7天;或用枸橼酸哌嗪250毫克,1次口服;或用芬苯达唑20毫克,喂服;或用伊维菌素0.1毫克,1次口服。
②预防
鸡群(特别是散养鸡群)每年定期驱虫;雏鸡与成年鸡要实行分群饲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干燥,粪便集中收集并堆积发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毫克越霉素A,有利于控制本病。
二、鸡异刺线虫病
本病又称鸡盲肠虫病,是由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于鸡盲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鸡群中普遍存在。
1. 病原特征与生活史
鸡异刺线虫属于小型线虫。虫体呈淡黄色或白色,头端略向背面弯曲,食道末端有一个膨大的有瓣的食道球。雄虫长7~13毫米,尾直,末端尖细;有2根不等长的交合刺;泄殖腔前有一个圆形吸盘。雌虫长10~15毫米,尾细长,虫体中部稍后方为阴门。卵呈灰褐色,椭圆形,大小为65~80微米×35~46微米,卵壳较厚;卵内含有一个胚细胞,且一端较明亮,这是区别于鸡蛔虫卵的典型特征。
鸡异刺线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温度、湿度等条件下,2周左右发育成含二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污染饲料或饮水被鸡吞食,或鸡吞食了带有感染性虫卵的蚯蚓,在小肠内虫卵孵化出二期幼虫并移行到盲肠,钻入盲肠黏膜内,经过一段时间发育为成虫并寄生在鸡盲肠内,鸡只染病。异刺线虫整个发育期约30天。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食欲不振或废绝,腹泻,精神沉郁,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逐渐衰弱而死亡。成年母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
剖检病死鸡,可见盲肠肿大,黏膜肥厚,有时形成结节或溃疡,盲肠尖部有大量异刺线虫成虫。
3. 诊断方法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直接涂片法检查粪便,如能发现异刺线虫卵即可确诊。但应注意异刺线虫卵与蛔虫卵的区别。
病理剖检时如能在盲肠内查到异刺线虫成虫也可确诊。
4. 防治措施
同鸡蛔虫病。
三、鸡绦虫病
本病是由赖利属的多种绦虫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中而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1. 病原特征与生活史
常见的赖利绦虫有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3种。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属大型绦虫,二者外形、大小相似,虫体长约250毫米,宽1~4毫米。棘沟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圆形吸盘,并带有8~10列小钩,头节上的顶突较大,上有2列钩,以蚂蚁为中间宿主。四角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卵圆形吸盘,并带有8~10列小钩,颈节较长,顶突较小,顶突上有1~3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或家蝇。有轮赖利绦虫体长10~40毫米,头节上有圆形吸盘,无钩,头节上的顶突宽大肥厚,似轮状,并有400~500个小钩,中间宿主是甲虫。
鸡赖利绦虫的虫卵都包在卵囊中,棘沟赖利绦虫和四角赖利绦虫每个卵囊内含有6~12个虫卵,有轮赖利绦虫的每个卵囊内只包含1个虫卵。当绦虫卵囊被蚂蚁、家蝇、甲虫等中间宿主采食后,虫卵孵出的六钩蚴即可在宿主体内发育成似囊尾蚴,鸡一旦采食这些中间宿主,即会染病。
2. 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时,病鸡发生消化障碍,下痢,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沉郁,不爱活动,两翅下垂,被毛逆立,消瘦,贫血,有时可见黏膜黄染。病雏鸡生长发育受阻,常因瘦弱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有的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产蛋鸡产蛋数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剖检可见小肠黏膜增厚、充血,有时可见绦虫成虫或节片。寄生部位有针尖大结节样病变,中央凹陷。有大量虫体寄生时,堵塞肠道,引起肠破裂或腹膜炎。
3. 诊断方法
检查带病活鸡粪便,如果粪便带有白色、长米粒大小的节片或虫卵,即可确诊。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如果在小肠内发现虫体,肠黏膜上有结节样病变,中央凹陷,并能在结节内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4. 防治措施
①治疗
每千克体重用吡喹酮每10~20毫克,或氯硝柳胺50~60毫克,或硫双二氯酚150~200毫克,或丙硫苯咪唑20毫克,拌料喂服,间隔4天再喂服1次。需要注意的是,驱虫后1周内的粪便应集中堆积发酵处理。
②预防
鸡场每年预防性驱虫2~3次。鸡舍环境定期消毒,舍内保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邑县温水镇畜牧兽医站 邮编:273300)
本病是由禽蛔属多种蛔虫引起,其中以鸡蛔虫最为多见,主要寄生于鸡小肠中,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1. 病原特征与生活史
鸡蛔虫是寄生于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新鲜的鸡蛔虫呈黄白色,长线状,头部口孔周围有3片唇。雄虫长26~70毫米,尾端有尾翼和10对尾乳突;有1个肛前吸盘,呈圆形或椭圆形;1对几乎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65~110毫米,阴门在虫体的中部。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70~90微米×47~51微米,壳厚而光滑,深灰色。
鸡蛔虫繁殖力强,发育期短,生长快,虫体大。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之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经17~18天卵内形成幼虫,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鸡吞食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遭感染。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期为35~50天。
2. 临床症状
蛔虫寄生在小肠内,主要危害2~4月龄雏鸡。病鸡表现精神委靡,营养不良,羽毛松乱,鸡冠苍白,行动迟缓,常呆立不动。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稀便中常混有带血黏液。雏鸡生长发育不良,以后逐渐衰弱死亡。若成年鸡感染蛔虫病,较轻时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严重时则会出现腹泻、贫血和生产性能降低等症状。
3. 诊断方法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蛔虫虫卵即可确诊。选取几只瘦弱鸡,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性驱虫诊断,如能在粪便中发现蛔虫即可确诊。剖检时如能在鸡小肠内发现大量蛔虫虫体即可确诊。
4. 防治措施
①治療
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25毫克,拌料饲喂;或用丙硫苯咪唑10~20毫克,拌料饲喂;或用硫苯咪唑5~8毫克,1次口服;或用氟甲苯咪唑30毫克,拌入饲料,连喂7天;或用枸橼酸哌嗪250毫克,1次口服;或用芬苯达唑20毫克,喂服;或用伊维菌素0.1毫克,1次口服。
②预防
鸡群(特别是散养鸡群)每年定期驱虫;雏鸡与成年鸡要实行分群饲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干燥,粪便集中收集并堆积发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毫克越霉素A,有利于控制本病。
二、鸡异刺线虫病
本病又称鸡盲肠虫病,是由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于鸡盲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鸡群中普遍存在。
1. 病原特征与生活史
鸡异刺线虫属于小型线虫。虫体呈淡黄色或白色,头端略向背面弯曲,食道末端有一个膨大的有瓣的食道球。雄虫长7~13毫米,尾直,末端尖细;有2根不等长的交合刺;泄殖腔前有一个圆形吸盘。雌虫长10~15毫米,尾细长,虫体中部稍后方为阴门。卵呈灰褐色,椭圆形,大小为65~80微米×35~46微米,卵壳较厚;卵内含有一个胚细胞,且一端较明亮,这是区别于鸡蛔虫卵的典型特征。
鸡异刺线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温度、湿度等条件下,2周左右发育成含二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污染饲料或饮水被鸡吞食,或鸡吞食了带有感染性虫卵的蚯蚓,在小肠内虫卵孵化出二期幼虫并移行到盲肠,钻入盲肠黏膜内,经过一段时间发育为成虫并寄生在鸡盲肠内,鸡只染病。异刺线虫整个发育期约30天。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食欲不振或废绝,腹泻,精神沉郁,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逐渐衰弱而死亡。成年母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
剖检病死鸡,可见盲肠肿大,黏膜肥厚,有时形成结节或溃疡,盲肠尖部有大量异刺线虫成虫。
3. 诊断方法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直接涂片法检查粪便,如能发现异刺线虫卵即可确诊。但应注意异刺线虫卵与蛔虫卵的区别。
病理剖检时如能在盲肠内查到异刺线虫成虫也可确诊。
4. 防治措施
同鸡蛔虫病。
三、鸡绦虫病
本病是由赖利属的多种绦虫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中而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1. 病原特征与生活史
常见的赖利绦虫有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3种。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属大型绦虫,二者外形、大小相似,虫体长约250毫米,宽1~4毫米。棘沟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圆形吸盘,并带有8~10列小钩,头节上的顶突较大,上有2列钩,以蚂蚁为中间宿主。四角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卵圆形吸盘,并带有8~10列小钩,颈节较长,顶突较小,顶突上有1~3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或家蝇。有轮赖利绦虫体长10~40毫米,头节上有圆形吸盘,无钩,头节上的顶突宽大肥厚,似轮状,并有400~500个小钩,中间宿主是甲虫。
鸡赖利绦虫的虫卵都包在卵囊中,棘沟赖利绦虫和四角赖利绦虫每个卵囊内含有6~12个虫卵,有轮赖利绦虫的每个卵囊内只包含1个虫卵。当绦虫卵囊被蚂蚁、家蝇、甲虫等中间宿主采食后,虫卵孵出的六钩蚴即可在宿主体内发育成似囊尾蚴,鸡一旦采食这些中间宿主,即会染病。
2. 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时,病鸡发生消化障碍,下痢,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沉郁,不爱活动,两翅下垂,被毛逆立,消瘦,贫血,有时可见黏膜黄染。病雏鸡生长发育受阻,常因瘦弱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有的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产蛋鸡产蛋数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剖检可见小肠黏膜增厚、充血,有时可见绦虫成虫或节片。寄生部位有针尖大结节样病变,中央凹陷。有大量虫体寄生时,堵塞肠道,引起肠破裂或腹膜炎。
3. 诊断方法
检查带病活鸡粪便,如果粪便带有白色、长米粒大小的节片或虫卵,即可确诊。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如果在小肠内发现虫体,肠黏膜上有结节样病变,中央凹陷,并能在结节内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4. 防治措施
①治疗
每千克体重用吡喹酮每10~20毫克,或氯硝柳胺50~60毫克,或硫双二氯酚150~200毫克,或丙硫苯咪唑20毫克,拌料喂服,间隔4天再喂服1次。需要注意的是,驱虫后1周内的粪便应集中堆积发酵处理。
②预防
鸡场每年预防性驱虫2~3次。鸡舍环境定期消毒,舍内保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邑县温水镇畜牧兽医站 邮编:2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