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或者其他的因素,导致人们的精神健康受到威胁,社会各界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关注度也逐渐的加强。精神疾病分为很多种,其中病情较轻、容易控制的精神疾病被称为良性精神疾病,但对于良性精神疾病我们也需要加以重视,确保始终处在精神健康的状态下。本文就对良性精神疾病进行分析,并浅谈良性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措施。
【关键词】 良性精神疾病 预防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338-01
对于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主要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复发以及发展,并降低精神疾病对患者周边的人、社会等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对于一些精神疾病病因未明者,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工作。
1 良性精神疾病概述
精神疾病也被成为精神障碍,指的是一种疾病状态,具体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并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对周边的人、物以及患者本身造成生活影响。就目前而言,精神疾病的种类很多,具可靠研究表明,国际疾病诊断分类将精神疾病分为400多种。良性精神疾病主要指的是精神疾病程度较浅、影响也较小,同时容易控制与矫正的精神疾病。
对于精神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生物、社会、心理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其中,生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遗传、发育、成瘾等等。一些具有精神疾病家史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而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有精神疾病的危险性;精神疾病成因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个性、处理事情的态度、情绪等等,过重的心理负担也是造成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精神疾病成因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事件、以外事件、不良事件等,如地震、亲人亡故、爱情受挫等等社会因素都会诱发精神疾病。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产生的良性作用,那么会对人类精神形成有效的保护,如果是负面作用,很容易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通过对负面因素的消除、控制,可以实现对精神疾病的有效预防,确保处在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
2 良性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措施
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社会性,同时这项工作也是政府部门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
2.1 加强政府的预防管理主导地位
精神疾病属于政府的德政工程,涉及社会面相对较广,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工作,为了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必须确保政府的主导地位,成立精神疾病预防领导小组,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负责良性精神疾病预防管理的协调、监督、指导工作。
2.2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
为了扩大精防康复工作规模,更好的贯彻落实免费服药政策,有关部门通过与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的协作,认真组织好宣传发动、协调服务等工作,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多渠道救助。同时,与各个乡镇的精神疾病预防管理医生一起制定并认真实施了筛查确定救助对象、诊断治疗及效果评估、经费结算、项目建档及数据上报等四项工作机制,真正把精神疾病预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业务工作。
2.3 加强护理治疗
对于良性精神疾病患者来说,由于其病情较轻,表现症状并不明显,但也不能忽视对其的看护、预防管理。有关部门应该与患者家属仪器,承担起对患者的护理治疗义务,定期随访,监督吃药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避免其病情向不利面发展。同时,对一些不配合的患者,需要当地公安人员做好协同看护工作,避免其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2.4 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公众教育
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精神疾病预防管理的资金投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实施计划。同时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医疗保健网络等,并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预防管理培训,传授其家庭精神疾病护理措施。
另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精神疾病公众教育力度,特别是在精神卫生日、助残日等特殊节日时,通过免费送药、集体娱乐等活动,加大对精神疾病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消除人们的精神疾病的歧视,并安排良性精神病患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就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管理良性精神疾病的效果。
3 总结
相对于正常人来说,良性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类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对良性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同时通过心理疏导、集体活动等方式,有效的消除对精神疾病良性发展不利的因素,有效的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保证人们处在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韩红云,刘宝群.精神病复发的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当代医学.2010,12(4):102-103
[2]陈铖.浅谈有效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管理模式[J].常州市精神病管理研究.2012,34(12):247-248
【关键词】 良性精神疾病 预防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338-01
对于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主要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复发以及发展,并降低精神疾病对患者周边的人、社会等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对于一些精神疾病病因未明者,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工作。
1 良性精神疾病概述
精神疾病也被成为精神障碍,指的是一种疾病状态,具体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并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对周边的人、物以及患者本身造成生活影响。就目前而言,精神疾病的种类很多,具可靠研究表明,国际疾病诊断分类将精神疾病分为400多种。良性精神疾病主要指的是精神疾病程度较浅、影响也较小,同时容易控制与矫正的精神疾病。
对于精神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生物、社会、心理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其中,生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遗传、发育、成瘾等等。一些具有精神疾病家史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而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有精神疾病的危险性;精神疾病成因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个性、处理事情的态度、情绪等等,过重的心理负担也是造成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精神疾病成因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事件、以外事件、不良事件等,如地震、亲人亡故、爱情受挫等等社会因素都会诱发精神疾病。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产生的良性作用,那么会对人类精神形成有效的保护,如果是负面作用,很容易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通过对负面因素的消除、控制,可以实现对精神疾病的有效预防,确保处在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
2 良性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措施
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社会性,同时这项工作也是政府部门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
2.1 加强政府的预防管理主导地位
精神疾病属于政府的德政工程,涉及社会面相对较广,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工作,为了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必须确保政府的主导地位,成立精神疾病预防领导小组,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负责良性精神疾病预防管理的协调、监督、指导工作。
2.2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
为了扩大精防康复工作规模,更好的贯彻落实免费服药政策,有关部门通过与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的协作,认真组织好宣传发动、协调服务等工作,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多渠道救助。同时,与各个乡镇的精神疾病预防管理医生一起制定并认真实施了筛查确定救助对象、诊断治疗及效果评估、经费结算、项目建档及数据上报等四项工作机制,真正把精神疾病预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业务工作。
2.3 加强护理治疗
对于良性精神疾病患者来说,由于其病情较轻,表现症状并不明显,但也不能忽视对其的看护、预防管理。有关部门应该与患者家属仪器,承担起对患者的护理治疗义务,定期随访,监督吃药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避免其病情向不利面发展。同时,对一些不配合的患者,需要当地公安人员做好协同看护工作,避免其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2.4 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公众教育
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精神疾病预防管理的资金投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实施计划。同时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医疗保健网络等,并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预防管理培训,传授其家庭精神疾病护理措施。
另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精神疾病公众教育力度,特别是在精神卫生日、助残日等特殊节日时,通过免费送药、集体娱乐等活动,加大对精神疾病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消除人们的精神疾病的歧视,并安排良性精神病患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就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管理良性精神疾病的效果。
3 总结
相对于正常人来说,良性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类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对良性精神疾病的预防管理,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同时通过心理疏导、集体活动等方式,有效的消除对精神疾病良性发展不利的因素,有效的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保证人们处在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韩红云,刘宝群.精神病复发的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当代医学.2010,12(4):102-103
[2]陈铖.浅谈有效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管理模式[J].常州市精神病管理研究.2012,34(12):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