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坚持产教融合,开启了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新征程。
立足区域,打造产教融合“升级版”
学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立了基地、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推行“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探索了共享基地、集团联盟、资本混合、校地合作、研发引领、丝路互惠等六种典型类型的产教融合模式,推动产教融合走向实体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对接”。
“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是典型的共享基地型产教融合平台。为适应区域制造类企业的技术转型升级,学校与西子航空集团、ABB机器人和万里扬等高端企業合作,通过建设区域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教融合平台。
学校还以专业群为主体,与政府部门、企业结成产教联盟,以产教联盟为平台开展行业内的产教融合。如学校和浙江省农业厅共同牵头成立了浙江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乡村振兴培养现代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学校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资源入股,与3家公司共同组建资本混合的幼教集团,打造幼儿教育品牌,共谋一体化发展;深入金义都市新区网络经济产业集聚区,通过校地合作创办特色产业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培养网络经济人才;以研发为引领,化工制药类专业引进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立“川抗所金华分所”,合作开展医药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对接产业,打造专业发展“集群版”
学校紧密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金华五大千亿产业,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服务、网络经济、现代农业等6大专业群,形成了“集群发展、突出重点”的区域服务型高职专业体系特征。
加强专业群与新兴产业的融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群面向人工智能、无人机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探索大类专业分方向培养,装备制造专业群向智能制造领域转型,健康服务专业群向大健康领域发展,网络经济专业群对接金华“一号产业”集聚相关专业。
确立“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主线,实施特色专业领航计划和专业特色成果与标志性成果“双培”计划,加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培育建设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各6个,2个专业开展了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2个专业开展了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主持和联合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承担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3个,学校在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协同创新,打造社会服务“拓展版”
学校从重课题、重论文逐步转向重应用、重转化,通过技术改造、合作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式服务企业,努力创设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重点面向区域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与企业联合组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研究院等技术服务平台。如面向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学校联合7家骨干企业组建了浙江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协同中心,12项重大研发产品实现了转化。目前,学校建有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7个,年技术服务到款超过2000万元。
学校还依托优势专业组建了10家“公司+团队”模式的专业性公司,如成立清洁生产中心,服务“五水共治”“绿色浙江”的浙江战略,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监测服务。以科技特派员、“1+1”科技结对、“百博入企”“百名专家联百村帮千户”、共建企业大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立体化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每年各类社会培训近20万人次。与华孚色纺共建“华孚大学”,延长职工培训服务链,探索企业培训整体解决和全产业链人才培训的全新模式。
立足区域,打造产教融合“升级版”
学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立了基地、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推行“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探索了共享基地、集团联盟、资本混合、校地合作、研发引领、丝路互惠等六种典型类型的产教融合模式,推动产教融合走向实体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对接”。
“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是典型的共享基地型产教融合平台。为适应区域制造类企业的技术转型升级,学校与西子航空集团、ABB机器人和万里扬等高端企業合作,通过建设区域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教融合平台。
学校还以专业群为主体,与政府部门、企业结成产教联盟,以产教联盟为平台开展行业内的产教融合。如学校和浙江省农业厅共同牵头成立了浙江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乡村振兴培养现代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学校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资源入股,与3家公司共同组建资本混合的幼教集团,打造幼儿教育品牌,共谋一体化发展;深入金义都市新区网络经济产业集聚区,通过校地合作创办特色产业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培养网络经济人才;以研发为引领,化工制药类专业引进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立“川抗所金华分所”,合作开展医药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对接产业,打造专业发展“集群版”
学校紧密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金华五大千亿产业,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服务、网络经济、现代农业等6大专业群,形成了“集群发展、突出重点”的区域服务型高职专业体系特征。
加强专业群与新兴产业的融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群面向人工智能、无人机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探索大类专业分方向培养,装备制造专业群向智能制造领域转型,健康服务专业群向大健康领域发展,网络经济专业群对接金华“一号产业”集聚相关专业。
确立“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主线,实施特色专业领航计划和专业特色成果与标志性成果“双培”计划,加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培育建设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各6个,2个专业开展了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2个专业开展了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主持和联合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承担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3个,学校在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协同创新,打造社会服务“拓展版”
学校从重课题、重论文逐步转向重应用、重转化,通过技术改造、合作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式服务企业,努力创设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重点面向区域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与企业联合组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研究院等技术服务平台。如面向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学校联合7家骨干企业组建了浙江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协同中心,12项重大研发产品实现了转化。目前,学校建有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7个,年技术服务到款超过2000万元。
学校还依托优势专业组建了10家“公司+团队”模式的专业性公司,如成立清洁生产中心,服务“五水共治”“绿色浙江”的浙江战略,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监测服务。以科技特派员、“1+1”科技结对、“百博入企”“百名专家联百村帮千户”、共建企业大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立体化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每年各类社会培训近20万人次。与华孚色纺共建“华孚大学”,延长职工培训服务链,探索企业培训整体解决和全产业链人才培训的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