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经济实用性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y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民用建筑设计经济实用性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升民用建筑的实际应用效率和舒适度。文章从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特征着手,主要分析了民用建筑设计的原则、基本特征,并阐述了影响民用经济实用性设计的主要因素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经济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民用住宅建筑的最大特色就是经济实用,一般来讲,民用住宅建筑的房间高度越高,施工成本也就越大,居住者所要投入的费用也会随之增高,同时受到的日照影响也会增加,涉及的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也将会加大,这样就会产生一连串的消极影响,因此说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在设计之前应根据合理的需求来确定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层数,进而保证居住者的使用效益。此外,同样高度的建筑物,如果层数增加,住户也会随之增加,人均居住成本就会降低,但是需要考虑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对于民用住宅建筑来讲,层数超过了八层就需要安装电梯设备,这样将会增加建筑面积,也将会提高建筑物的费用,所以说,针对这些情况,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居住者的经济情况,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进行合理设计,并综合多种方案进行评估,分析每种方案的经济效益,从中选择最为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实现企业和居民的双赢局面。当前最为普遍的设计方案是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民用住宅建筑的高度为三米左右,層数为六层,这样能够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1、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特征
  1.1、民用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就我国目前的民用建筑设计而言,实用、美观、经济是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符合城市环境规划、降低工程成本、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力争设计出一个安全舒适、美观实用的建筑。
  1.2、民用建筑设计的特征
  首先,经济特征。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民用建筑的需求量大,因而投资的经济成本也就越高。在认真落实我国民用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要求时,应主动做到不偷工减料,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程周期,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收益,从而推动整个民用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其次,环境特征。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在一个确定的建筑环境内,充分考虑民用建筑群体的空间营造和各个建筑之间的相互配合等因素,对整个工程进行统筹设计。同时,在设计其空间布局时,应将色彩和基调纳入其中,力争营造一种良好的民用建筑设计氛围和环境。
  2、影响民用住宅建筑经济实用性设计的主要因素
  经济实用性的设计理念是今后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影响这一设计理念的因素。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重点考虑施工地区的环境特征。环境特征对于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之前,应深入了解施工地区的环境特征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包括气温、降水、日照以及地震强度等,这样可以为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从而在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凸显经济实用的特征。其次,需要考虑资金和设备因素。在民用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设备以及资金支持,才能确保其正常运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能够盲目进行,必须在充分了解了实际资金情况和设备的调配情况之后,才能进行合理设计,并且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过程,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取更大的综合收益,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和经济目标。
  3、优化民用建筑经济实用性设计的具体措施
  3.1、技术措施
  所谓技术措施,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而制定的实施方法。同时,技术措施也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手段。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查看和审核,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图纸对整个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大致的评估和预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图纸进行项目的运行。其次,积极应用技术措施,制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措施和合理的技术方案,然后通过专家和项目高级人才的论争对项目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进行论证,这期间需要考虑和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包括施工规模、项目复杂程度、施工现场条件、装备情况、施工人员素质等。只有采取高效的工艺和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的最终目标。
  3.2、经济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经济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是又一关键因素。项目管理者应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明确规划和有效控制。首先,合理控制人工产生费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益,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制度和作息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合理控制材料费用。材料采购是材料花费资金的重要途径,对材料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按照现场材料的用途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再次,控制机械费用。机械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中很大的支出来源,对机械进行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年限,也是节省费用的主要途径,同时,对设备进行完善的管理是加快工程进度、增加施工产量,降低施工使用费用的有力途径。
  3.3、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也是调节项目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组织措施主要是针对参与建筑项目各方面进行成本节约的主要措施。明确参加项目各部门的控制成本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在项目支出金额稳定的前提下,对项目人员进行合理的精简,减少多余管理层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合情合理的控制成本体系,完善控制成本的工作制度,健全控制成本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则,明确各个管理层的控制目标成本,在明确职权的情况下实现成本合理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3.4、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和建筑设计理念,指的是在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能源的节约,还要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从协调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来实现在不破坏自然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4.1、加强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所谓可持续能源,就是相对于以们的不可再生能源而言的新型能源,加强对这些能源的开发,可以有效的实现整个社会的能源的节约。首先,太阳能。太阳能是目前可以使用的最佳能源,不仅是由于其来源比较丰富,还因为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清洁,所以可以实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持。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多生产行业开始注重对太阳能的使用,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到的热水器就是一种,不仅节省大量的电能,还可以实现快速的加热和使用,并且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太阳能的使用是未来生产中的一种趋势。太阳的中心温度不高,所以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太阳能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光能为人类照明,还可以作为一种热能为人类提供能源使用,正是太阳能的这个特点,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
  3.4.2、利用建筑设计手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合理提高建筑物的密度。所谓建筑物的密度,就是各个民用建筑之间的距离分布问题,由于建筑过程中对于通风和光照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密度,根据地势设计,保护场地生态环境。合理的根据地势进行设计,纵观全局,使设计和建筑的设置满足环境需要,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3.4.3、根据风环境设计降低能耗
  不合理的建筑间距和密度会对人们对风的要求带来影响。利用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法,合理布局建筑朝向和位置,创造高质量的采风环境,满足人们对风的需求,这样可以降低其它能源的消耗。在实际设计中,可以调节风的进出口大小,设计通风装置引导风能,可以减少人们对空调的需要,减少电能消耗。
  4、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4.1、强化建筑地基设计
  建筑地基的设计和规划是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灵魂,也对后期施工和销售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建筑地基结构设计的合理,不仅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后期使用的安全性;还可以节省工期及建筑成本开支。所以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结构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施工地的地理环境、沙土性质、建筑各方面的要求等,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最优的地基方案。
  4.2、合理设计内部空间布置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注意客厅、卫生间、厨房、卧室等空间面积的配比设计,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面积优势,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并且需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
  4.3、选材用料要恰当
  建筑建设时的选材用料是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高层民用建筑应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或钢骨混凝土结构,这样可以减少柱基截面面积,从而达到良好的抗震性能。
  4.4、确保构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者由于职业水平不高或者个人职业操守不够严格,在结构设计中将场地分类与抗震类型弄错,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底层空间太大,导致抗震效果不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定,从而造成人民的人身财产损失。也有在建筑結构设计中载荷计算不严密、最小配筋率不符合规定、结构强度计算不严密等,都造成了建筑结构设计的不科学,不合理。因此设计者要提高自身职业操守和技术水平,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规定设计建筑结构,使其设计出的建筑科学合理、实用性强。
  5、结束语
  总之,对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的研究,应从根本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制定全面计划,设计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和具体要求,适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切实提高整个建筑设计的专业水平和质量,在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业主需求的基础上,保质保量、按时按期完成整个工程设计和建设,促进我国民用建筑行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瑞芳.探究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J].江西建材,2014,16:27.
  [2]尹政雯.试论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171.
  [3]何丽萍.民用住宅建筑的经济实用性设计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4,08:237+239.
  [4]王照雯.民用建筑施工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04:84-86.
其他文献
摘要:顶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在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顶管不断出现,本文就顶管施工技术作简单的探讨,不正之处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关键词:顶管施工、技术参数、作业要点、质量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顶管施工技术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施工方法被采用,自来水管、煤气管、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发电厂循环系统等许多管道也采用了顶管施工技术。尤其是污水治理工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就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明显的几种气候类型特殊分布的成因做出比较合理的、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解释。 This paper makes a reasonable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而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好坏及安全性与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息息相关。鉴于地基处理技术的好坏是住房是否安全的有效保障,文章对我国房屋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讨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经济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近年来建筑
摘要:建筑工程整体的建筑过程中,影响工程总体成本的一个极为关键和重要的因素便是施工阶段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文章分析其施工成本控制现状,探讨其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实现施工目标的成本最小化是它的综合目标,成本控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建筑公司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人员控制、进度、质量等方面,分析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场管理;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
摘要:本文对施工监理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监理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监理企业服务品质和实现管理创新实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程监理;服务品质;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策划是企业承接到监理任务后,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根据现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条款的约定,结合所监理的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及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