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校学报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商业化的急剧冲击,加上当前简单量化的学术考评机制及封闭的管理模式等原因,我国高校学报质量严重下滑。学术写作的功利化、学术研究体系的泛商业化等,都导致了学术期刊沦为职称、学位等考核的工具。学报在这种现状下,如何避免成为论文的“垃圾生产场地”,本文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学报质量 下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Journals
  WANG Xiaoying
  (School of Media & Communicatio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harp shock, plu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simpl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academic closed management model, our country college journal quality serious decline. The academic writing utilitarian, academic research of the system the commercialization, etc, will lead to the academic journal into professional title, the assessment of tools such as degree.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author has some thoughts on how to avoid the journal becoming a thesis "junk production area".
  Key wordsthe journal quality; decline; countermeasures
  
  高校学报是高校教学、研究与对外联系、服务的窗口,而且是本校的学术研究成果面向学术领域,面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学报是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信息载体,对于高校教育研究的发展以及对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市场机制导致的日渐激烈的竞争,作为高校学术窗口的高校学报,在这股改革浪潮中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质量严重下滑。如何避免学报沦为论文“垃圾生产场地”,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当前高校学报质量的现状及表现为定位不准,千刊一面
  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学报的办刊质量决定着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学报的运行模式是内向循环的,这就容易与社会隔绝,导致学报的优秀稿件匮乏。刊物没有特色和个性,由于各个高校的学科设置大致相同,加上栏目设置雷同,选题内容重复,形成“千刊一面”的局面。稿源受限、好稿匮乏以内稿为主的办刊宗旨,一方面,使得大量的外稿被拒之门外,其中不乏一些好稿。另一方面,一些学术资源和科研成果贫乏的高校学报不能保证所刊稿件的学术质量。如此学报必然走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被当成逐利的工具,用来满足“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报业、广电和出版发行集团相继出现,少数文学和社科类期刊也组建了集团,这无疑增强了其实力和对外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学报发行量在一两千册,这些学报并不进入市场,没有广大的读者群。一般都用来高校间互相交流和赠阅。发行量少,也就意味着影响力小。
  2 高校学报质量下滑的原因
  2.1 简单量化的学术考评机制
  在全国很多高等学校里,以量化指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管理手段。这种考核与每一个教师、科研人员的利益直接密切相关。在这些量化的评价标准中,在学术刊物上尤其是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文章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且直接与奖金、职称挂钩。全量化的学术评价方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从表面上看,也是一种合理甚至公平的学术评价机制,但严肃而又复杂的学术评价被以如此简单的方式处理,本身也反映出量化考核方式的低层次。这种简单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学术考评机制,直接造成学报学术质量下降。比如,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量,年底多拿奖金以及在职称评定中能评上职称,很多教师只注重论文的数量。为了在论文数量上超过别人,东拼西凑,学术造假、剽窃、抄袭等现象日益增多。这些学术论文基本上是过去科研学术成果的低水平复制,对高校学报的稿源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高校学报的“内向性”定位也使得学报不得不刊用大量的内部稿件,成为解决本校教师为评职称和完成科研量的方舟,使学报最终沦为“垃圾论文”的生产地。
  2.2 市场的空位和管理的滞后
  学报主要依赖拨款维持,经费少,编辑很少有机会得到培训交流。市场的空位使编辑们收入少,挫伤了工作积极性。高校学报的办刊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直接导致了市场的空位。这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又制约了高校学报的进一步发展。部分高校领导不够重视学报的建设,直接导致了学报的投入经费少,被边缘化。加上学报受到的双重领导,缺少独立的机制,学报失去了独立自主性,大大损害了编辑队伍的稳定性。有的学报负责人专业知识缺乏,加上编辑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学报的行政管理办法就有些僵化滞后,编辑内部就容易管理混乱,导致矛盾重重。现行的高校学报管理制度,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费由学校全额拨款,亏损则有补贴,编辑不出门,等待作者上门投稿,而编辑部的办刊经费则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状况,办公设备简陋。
  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的福利也是吃学校大锅饭,在此体制下,既无经济压力,又无激励机制,因而等、靠,思想比较严重。由于没有市场化运作,也就没有市场竞争意识,是一种缺乏竞争、效率和效能低的工作机制。
  2.3 编辑的考核机制不合理,打击了编辑的积极性
  许多高校学报基本上由编辑兼做编务,从采编到校对,从跑印刷厂到发行,从采集反馈信息到国内外检索数据进行联系等等,无所不干。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无时间、无精力进行知识更新。评价稿件编辑质量,似乎更难。用单一的编辑考核机制去衡量编辑稿件质量是不行的。编辑的从属关系不清晰,编辑对学报负责。学校以编辑人员为中心,很少考虑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造成僵化和人才资源浪费以及难以优化组合的弊端。
  2.4 高校学报的硬伤较多,编辑的意识要转变
  高校学报在内容上与社会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有一定的距离,与社会联系不密切,学术性太浓特色不鲜明,出版周期较长,信息反馈慢,读者面窄,发行量小等。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学报订阅量一般不超过500份,有的仅数十份左右,被人戏称为本校学术成果“收藏品”。
  学报的编排不够规范化,期刊所载信息不具有统一的表达格式,信息传递不便捷,同时不利于用户对信息的利用。期刊编辑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标准或规范,而标准与规范的落实则取决于编辑人员的态度和对其熟悉运用的程度。学报编辑应对量符、计量单位、数字、图标的用法及文献的著录格式的规范要求认真细致的分析和思考。
  高校学报的出版时间过长,学术成果无法得以尽快发表。学报的信息密度不够强,对一些重大科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不能及时发布,信息技术等的信息量不全面。在期刊出版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社会中,刊物的特色对提高其竞争力尤其重要。一份刊物的封面设计、开本及内文版式设计等均是在形成特色的要素,但刊物特色的本质更体现在其内在的风格和品位上,它包括富有特色的选题、特色栏目、文章内涵、编辑思想及刊物对某一学科前沿独特的追求上。刊物特色的形成,是编辑集体长期追求奋斗的结果,尤其需要编辑努力发挥创造能力及聪明才智,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刊物一旦形成了某种吸引读者的特色,就不能轻易放弃,用户会因为某一特色而决定订购某一刊物。
  3 避免高校学报质量下滑的对策
  (1)形成健康的评价机制,使高校学报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可以考虑以下做法:首先是实行匿名送审制度,不分文科理科,都要严格执行隐匿作者姓名的专家审稿制度;其次是建立国家级的和省一级的专家数据库,稿子不能编辑部想送谁审就送给谁审,只能送往该数据库的专家审才有效;再次,实行责任编辑和审稿专家署名制度。为了加强监督,保证审稿的公正性,在公开发表的论文末尾,署上责任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姓名。编辑必须注意追踪学术前沿,不断学习新技术。另外,设定科学的审稿制度。目前大多数学报编辑部都建立了基本的专家审稿制度,比如“双盲”审稿等。但由于各种非专业因素的存在,加上现行审稿人制度的尚不规范,缺乏统一的审稿专家名录,稿件“送审”程序繁琐、周期长等,因此许多学报还做不到全部来稿由专家审稿而是变通地实行部分稿件“双盲”审稿。
  (2)面向市场,转变管理体制。学报的体制必须面临市场,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在不断提高学报质量的同时,引入竞争激励体制,为读者服务,扩大市场。增加学报的相关投入,彻底改变学报的边缘地位,提高编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校的行政管理,尽量独立自主运作,少受或不受学校的过多行政干涉,做到主编负责。在用稿的制度上打破内倾的倾向,杜绝不公平的浪费现象,避免人情、领导的压力,依据稿件的学术质量和研究水平来用稿。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下放权力,尽量创造条件让编辑多参加业务学习,开展对外交流,尽量让编辑自主选题组稿定稿。简言之,管理体制需要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3)强化编辑考核,落实分配制度。编辑人员考核,既要注重稿件编辑的数量,又要注重稿件编辑的质量,对编辑稿件质量高的编辑人员在收入分配时应体现其价值。至今高校学报对每个编辑人员每年的合理工作量指标都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规定,有关部门也没有统一的说法。许多高校学报基本上由编辑兼做编务,从采编到校对,从跑印刷厂到发行,从采集反馈信息到国内外检索数据进行联系等等,无所不干。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无时间、无精力进行知识更新。评价稿件编辑质量,似乎更难。可以说,将期刊评估和评优结果作为衡量编辑稿件质量质变是可行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强化编辑聘后考核,体现“优劳优酬,优质优价”原则。需要大胆的引入竞争机制,按需设岗,扩大了岗位津贴差距。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做到对学校编辑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一视同仁,应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注意并加以合理解决。
  (4)办刊模式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随着学术期刊市场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学报要生存并发展,办刊模式必须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将学术环境,包括作者、读者等作为一个市场,引入竞争意识,以市场的观念来经营学报。当然,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益,为刊物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一定经济效益保障的基础上,编辑部可以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等形式大量向外约稿。
  
  参考文献
  [1]于凤银,黄仕军.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学报走出困境的重要路径.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9.
  [2]崔学兰,张贡生.论如何办出高校学报特色.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3).
  [3]李建军,肖开提.高校学报的困境、症结与出路.编辑之友,2005.6.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心,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作者结合工作中的具体教学实践,浅谈对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和谐课堂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以英语系商务英语强化班的具体
“都柳江”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cv.Duliujiang)是以贵州三都野生马蹄金为原始材料,经无性系选择、定向驯化选育而成的草坪草新品种,2013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中化学学习的成败关键是高一化学是否掌握得很好,本文从同学们的角度,分析了高一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化学成绩,我们必须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培养良好的学
<正>有机草莓是指通过一系列有机农业的规范操作生产出来的不含任何化学合成肥料或化学复混肥、不稳定元素(如放射性元素、稀土等)、各类不明或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及其它有毒
课堂教学文化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针对课堂教学文化特殊性、情境性、惰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本文试从人文价值教育理念的视角,反思与重构课堂教学文化,在反思、批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提高利润单纯地靠扩大营业额已经不足以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了,企业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利润率的重要渠道。本文就青海油田在物资采购方面
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是整个民用工程建设的重点,需要加强对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控制与管理。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特点与内容,从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两大主要子项目—
数控多轴加工是目前我国最为先进的制造方式之一,其工艺特点是可以通过一次装夹零件,实现对复杂曲面零件、薄壁零件及多面体零件的铣削、钻削、镗削等加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
"招标"是一种现代化的采购方式,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为满足招标工作急需,企业亟待建设专业的招标知识库。招标知识库,其知识构成可以分为事实知识、规则知识
如何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中心任务。实际上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实中已形成共识的是有效教学,其次是学生的家庭背景。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面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