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创新; 语言动情; 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中,许多专家提出了新的教育新理念: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形象地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有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器”。那种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只能事倍功半。
我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新理念》等理论知识,长期参加市级、县级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对课堂教学有三点深刻感体会:教学创新、语言动情、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教学创新
课堂教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生动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吸收知识。我经过多次课堂教学实验发现,课堂教学创新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现在,许多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严格的课堂教学常规。如语文教学常规规定,每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必须有总目标、重点、难点、教法,教具,课时划分。每课时教学步骤多为:导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教学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繁多,设计缺乏创新,教学只能是满堂灌,学生厌,质量提高难实现。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呢?
我认为在目标、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创新。现行语文教材一般分为六个单元,每单元有五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两篇自读课文。每单元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是通过五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我将这些目标分解到不同课文,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完成一个新目标(一个新知识点的训练)。课课有新的教学目标,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新知识点的学习充满浓厚兴趣,人人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可见,教学设计的创新,从教学时间 、学习兴趣上,才能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
同时,课堂教学各环节上必须创新。人们常说,再好吃的菜,天天吃,就会越吃越难吃。同样,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单一死板,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在“农村中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教学《变色龙》时,第一课时目标定为: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主题。教学过程:(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内容;(二)合作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三)组织学生对精彩片段进行表演式朗读比赛,从而深入揣摩重点语句;(四)在熟悉课文内容后,研究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五)他为何变成这样的人,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在实际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语言动情
美国布鲁姆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教师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以引起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构建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又能陶怡情操。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认真、全力、富有情感地投入教学,从正面影响感染学生,以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一次“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研活动中,我教学《乡愁》(作者余光忠)时,导入新课,我用低沉、缓慢和充满思念的语气,介绍大陆与台湾的亲人因历史原因分别至今、几十年的相思让人肠断肝裂的背景。我始终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把学生带入乡愁的忧伤和无限思念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读诗感悟。接着我在配音朗读这首诗,再次感染学生的情绪,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把学生完全引入诗歌学习中。最后,听录音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潜移默化教育。富有情感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情非常投入,且有较强的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责任,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那么学生越学越想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活动中,教学《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按“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索”为线划分层次,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作方法,是该课文的重点。该课文较长,学生难以理清层次。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呢?我首先利用自习课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划分课文层次呢?让学生读书思考、划分,教师巡视,发现个别学生划分正确,大部分学生有困难。我又引导学生按“见藤野先生前——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告别——对藤野先生怀念”的线索去划分,于是90%的学生能划分。再抽学生说出自己的划分情况,就出现一、二部分划法分歧,不同观点的学生都坚持己见,争论激烈。我趁势引导学生读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组研讨。学生很快发现“1—3”与“4—5”自然段所写地点不同,终于达成共识。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主动学习研讨,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探讨中的愉快体验,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教学创新、语言动情、学生自主三个方面,才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打破旧教学模式,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思想融于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活动,以实现知识的构建、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创新; 语言动情; 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中,许多专家提出了新的教育新理念: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形象地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有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器”。那种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只能事倍功半。
我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新理念》等理论知识,长期参加市级、县级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对课堂教学有三点深刻感体会:教学创新、语言动情、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教学创新
课堂教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生动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吸收知识。我经过多次课堂教学实验发现,课堂教学创新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现在,许多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严格的课堂教学常规。如语文教学常规规定,每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必须有总目标、重点、难点、教法,教具,课时划分。每课时教学步骤多为:导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教学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繁多,设计缺乏创新,教学只能是满堂灌,学生厌,质量提高难实现。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呢?
我认为在目标、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创新。现行语文教材一般分为六个单元,每单元有五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两篇自读课文。每单元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是通过五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我将这些目标分解到不同课文,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完成一个新目标(一个新知识点的训练)。课课有新的教学目标,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新知识点的学习充满浓厚兴趣,人人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可见,教学设计的创新,从教学时间 、学习兴趣上,才能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
同时,课堂教学各环节上必须创新。人们常说,再好吃的菜,天天吃,就会越吃越难吃。同样,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单一死板,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在“农村中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教学《变色龙》时,第一课时目标定为: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主题。教学过程:(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内容;(二)合作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三)组织学生对精彩片段进行表演式朗读比赛,从而深入揣摩重点语句;(四)在熟悉课文内容后,研究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五)他为何变成这样的人,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在实际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语言动情
美国布鲁姆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教师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以引起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构建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又能陶怡情操。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认真、全力、富有情感地投入教学,从正面影响感染学生,以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一次“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研活动中,我教学《乡愁》(作者余光忠)时,导入新课,我用低沉、缓慢和充满思念的语气,介绍大陆与台湾的亲人因历史原因分别至今、几十年的相思让人肠断肝裂的背景。我始终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把学生带入乡愁的忧伤和无限思念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读诗感悟。接着我在配音朗读这首诗,再次感染学生的情绪,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把学生完全引入诗歌学习中。最后,听录音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潜移默化教育。富有情感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情非常投入,且有较强的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责任,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那么学生越学越想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活动中,教学《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按“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索”为线划分层次,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作方法,是该课文的重点。该课文较长,学生难以理清层次。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呢?我首先利用自习课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划分课文层次呢?让学生读书思考、划分,教师巡视,发现个别学生划分正确,大部分学生有困难。我又引导学生按“见藤野先生前——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告别——对藤野先生怀念”的线索去划分,于是90%的学生能划分。再抽学生说出自己的划分情况,就出现一、二部分划法分歧,不同观点的学生都坚持己见,争论激烈。我趁势引导学生读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组研讨。学生很快发现“1—3”与“4—5”自然段所写地点不同,终于达成共识。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主动学习研讨,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探讨中的愉快体验,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教学创新、语言动情、学生自主三个方面,才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打破旧教学模式,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思想融于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活动,以实现知识的构建、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