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一五”以来,中共中央连续五个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中央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着力点。目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各地区各部门应深化认识、强力推进,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的基本观点
·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农业的发展,大体要经历自然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四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创建智慧农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比较科学的提法是: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使用,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多种产业的协调发展,更加依靠劳动者创新,创新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还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的类型
(1)绿色农业: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IPM)、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INM)、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2)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3)工厂化农业: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4)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倾慕,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5)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6)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7)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发展现代农业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基础;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通过推广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4)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包括价格、质量、安全、品牌和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说到底是现代农业水平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
现代农业是由传统农业演进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新农村是通过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新型的农村社区。现代农业侧重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需要不断提高自然再生产的能力,新农村建设不仅要重视生产发展,而且还要强调农村社区人文生态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越来越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多样化生活场所。
·在经济发展上相互补充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分散单一的种养业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相连,使农产品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的方向发展。原来大多布局在城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如毕节卷烟厂、毕节麻纺厂、毕节毛纺厂、毕节棉纺厂、毕节食品加工厂、毕节肉联厂、毕节五里坪酱醋厂、毕节山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是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部分原料基地与加工厂区相距较远,如棉、毛、麻等原料基本上由外省提供,加工和销售的成本较高,导致部分加工厂走向亏损或破产的边缘。因此,必须改变发展思路,逐步将其部分引导到农村,采取“工厂+基地+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模式,形成专业化种养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区,加上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和中间投入品的社会化服务业,这些产业集聚将大大促进新型农村居住区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在现代农业的推动下不断增长、繁荣。
·在效率提高上相互促进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水、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农村市场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还可以促进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化农产品生产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
·在收入增加上互相提升
实践证明: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扩大规模经营收入,还能拓展农民兼业收入和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后续收入的来源,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非农收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目前,我市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自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00年的450元增加到2006年的7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5%增加到30.7%。可以预料,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投资,还将引导企业和农户的投资向新农村中新兴产业、农村公益事业,引发投资的乘数效应,形成新农村建设中投资上升、收入提高、消费增加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业的基本观点
·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农业的发展,大体要经历自然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四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创建智慧农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比较科学的提法是: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使用,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多种产业的协调发展,更加依靠劳动者创新,创新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还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的类型
(1)绿色农业: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IPM)、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INM)、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2)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3)工厂化农业: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4)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倾慕,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5)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6)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7)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发展现代农业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基础;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通过推广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4)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包括价格、质量、安全、品牌和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说到底是现代农业水平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
现代农业是由传统农业演进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新农村是通过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新型的农村社区。现代农业侧重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需要不断提高自然再生产的能力,新农村建设不仅要重视生产发展,而且还要强调农村社区人文生态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越来越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多样化生活场所。
·在经济发展上相互补充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分散单一的种养业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相连,使农产品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的方向发展。原来大多布局在城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如毕节卷烟厂、毕节麻纺厂、毕节毛纺厂、毕节棉纺厂、毕节食品加工厂、毕节肉联厂、毕节五里坪酱醋厂、毕节山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是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部分原料基地与加工厂区相距较远,如棉、毛、麻等原料基本上由外省提供,加工和销售的成本较高,导致部分加工厂走向亏损或破产的边缘。因此,必须改变发展思路,逐步将其部分引导到农村,采取“工厂+基地+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模式,形成专业化种养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区,加上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和中间投入品的社会化服务业,这些产业集聚将大大促进新型农村居住区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在现代农业的推动下不断增长、繁荣。
·在效率提高上相互促进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水、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农村市场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还可以促进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化农产品生产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
·在收入增加上互相提升
实践证明: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扩大规模经营收入,还能拓展农民兼业收入和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后续收入的来源,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非农收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目前,我市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自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00年的450元增加到2006年的7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5%增加到30.7%。可以预料,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投资,还将引导企业和农户的投资向新农村中新兴产业、农村公益事业,引发投资的乘数效应,形成新农村建设中投资上升、收入提高、消费增加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