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尔勒市八中德育处主任何巧凤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家长一味地纵容孩子,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也容易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家住库尔勒市康威花园的吴女士每周给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5元零花钱,孩子可以自由支配。“从上二年级起,她见班里小朋友有零花钱,回家也问我们要,孩子是父母心头的宝,尤其是中国的父母,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怎么勒紧裤腰带也不忍心看孩子过‘苦日子’,更何况现在的经济条件较十几二十几年前大幅提升,很多父母更不愿意让孩子吃一点‘苦’”。比如同是孩子上大学,赵家每月给生活费1000元,钱家每月给1500元,孙家给2000元甚至更多;食堂里的饭随便买,想吃什么吃什么。由此,造成十分惊人的浪费现象,同时也助长了学生盲目消费、攀比的观念。最近,一则“烟台大学餐厅保洁员吃学生剩饭,提醒学生节约粮食”的报道引发了很多人关注。报道中讲述了烟台大学62岁的保洁员吴明华和同事看到学生们吃剩下的馒头和米饭,不忍心丢弃就装到塑料袋里,留作自己的午餐和晚餐。
衣服要品牌,手机用名牌,吃饭讲档次……如今,不少孩子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摆阔成了他们追求的重点。
过生日孩子摆阔家长“穷酸”
2013年11月23日是周末,一群高中生来到库尔勒市人民东路一家KTV开了一间包厢,结账时其中一个学生拿出了一张打折“金卡”。一名服务生告诉记者,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接待前来聚会、过生日的高中生,他们一般的消费在300元~500元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持父母或亲戚朋友办理的打折卡前来消费。还有一些没有打折卡的学生,会选择在下午前来消费,这个时段的折扣比较低,唱上三四个小时的费用一般在200元以内,手头稍微宽裕一些的学生都能消费得起。
对于为何选择在KTV过生日,巴州二中的高二学生李航对记者说:“现在谁还在家里过生日?我们的很多同学过生日都是到KTV,每次起码要叫八九个同学坐一坐,难得聚在一起,光吃一顿饭肯定不过瘾,所以不如一起去唱歌。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连吃饭带唱歌,问家里要500块钱就够了。实在不够的话,我还可以用存的零花钱贴补一下。”
“你过生日,光请同学吃饭唱歌就要花五六百块,还有没有其他花销?”记者问。“过生日我妈一般会给我买些衣服或者鞋子什么的,爷爷奶奶也会给我两三百块钱,还有别的亲戚也会给点钱。”李航说。
记者替李航算了一笔账,自上高中以来,每次过生日的花费都在千元左右,而这得益于他做生意的父母手头较为宽绰。“家里就这一个孩子,挣的钱不给他花给谁花?只要他听话,我们不在乎给他花点钱。”李航的母亲说,她鼓励孩子跟周围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活动,她支持儿子。
对于如何给孩子过生日的问题,在孔雀小区开商店的汪文君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她的儿子现在上高一,从上初中起每次过生日给100元,如果有节余归自己支配。为此,孩子花钱时小心翼翼,请同学吃饭算了又算,常常会剩下一些钱。
“一听说剩下的钱归自己,他就省着花,如果不说,他绝对会花光,爹妈给的钱才不会心疼。我从来没有过过生日,所以儿子过生日不会向我们提过分的要求。”汪文君说,她过生日比较“寒酸”,甚至连饭也不会特意出去吃一顿,跟平时一样。“我们这个年纪不会计较过不过生日,但是孩子大了以后对过生日比较重视,尤其上了初中以后,其他同学过生日请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过生日不请客,显然说不过去。为了孩子的面子考虑,还是会给他一点钱,但提醒他不要跟其他家境富裕的同学攀比,他自己也知道。”汪文君说,儿子曾经羡慕过小区里一个常常换新游戏机的孩子,但她正告儿子,自家条件有限,不要去跟别人比这些,有本事就比学习。
家长纵容孩子高消费
入冬后,气温下降较快,来自尉犁县的梅玉带着13岁的女儿在小康城一家青少年服装专卖店里选购棉服,当女儿表示看中一双标价300多元的棉靴后,她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只要孩子学习用功、上进,给她花点钱也没什么。再说,现在的孩子对穿着很讲究,穿差了她不愿意。”梅玉说。
梅玉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已经上大二,小女儿正在上初一,两个孩子相差6岁。对于孩子的要求,她几乎是有求必应。去年大女儿考上成都一所大学,新手机、新电脑自不必说,她还专程乘飞机送女儿到学校。还没过一个月就迎来了中秋节,而当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连在一起,放8天假,女儿打电话说想家,她立即让女儿乘飞机飞回来,住了几天后再飞回去,仅这一个来回,就花掉50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
小女儿妮妮是梅玉的“心头肉”,2013年9月份才上初一,但手机就已经换了四五部。经常在小康城青少年服装专卖店买衣服,仍然喊“没衣服穿”。究其原因,是衣服淘汰得太快,很多衣服没穿几次就不愿再穿,而再买的时候,不论价格,只要看上就一定会拿下。
“前几天她说要把那部刚买没多久的联想手机卖给我,说是嫌屏幕太大了,不好意思再用,我没要。”妮妮的姨妈李女士说,妮妮从四年级起就开始使用手机,最早用的是父母淘汰下来的手机,后来嫌难看就让妈妈给换了一部新的,可是没用多久就丢了。之后又换过两部手机,最新的这部是大屏幕联想手机,跟小学生使用的课本差不多大小。刚用上时感觉很拉风也很气派,可最近同学们开始嘲笑她使用这种大屏幕手机像“土豪”,伤了妮妮的自尊心让她很没有面子,便打算再换一部小屏幕手机。
“我们小时候要啥没啥,有时候过年都穿不上新衣服,经常是大的穿了以后给小的继续穿。现在有条件满足孩子的一点小小愿望,只要不是太过分,我都会满足。‘穷养儿子富养女’,比起一些有钱人家庭,我们对孩子并不算娇惯。”梅玉说。
对于梅玉纵容孩子消费的行为,李女士持反对意见。“我的一个手机用了四年,妮妮却已经换了四五个。每次到库尔勒来,不是买这就是买那,哪一次都要花掉好几百块。姐姐虽然做生意经济上比较宽裕,但也不应该这样由着孩子消费。这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乱花钱的行为,孩子也很难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李女士说,孩子不应该上学用手机,这样会影响学习,部分孩子甚至用手机上网玩游戏,不但浪费钱还容易上瘾。“妮妮经常用手机聊QQ、打游戏,眼睛已经有些近视了。其实孩子根本用不着手机,但是看到同学手中有就感觉自己‘矮一截’,于是让家长也给自己买。其实都是家长给惯坏了,家长应该负主要责任。”李女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一般会给孩子更多消费上的自由,基本上是“想买什么买什么”,像过生日、同学聚会、买衣服等的花费,常常比成年人花得还多。给孩子的零花钱也比较多,每个月少的数百元,多的甚至达上千元。这些钱一部分用来娱乐消费,大部分用于购买零食、饮料等。很多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惜向同学“举债”也要当场买下,其底气就是每个月可以拿到一笔数额不菲的零花钱,有能力偿还“债务”。购物时,不少孩子买一件T恤动辄上百元,很多人甚至非专卖店不进。
孩子高消费家长有责任
针对孩子大手大脚花钱责任在谁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师,他们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库尔勒市圆梦文化辅导中心校长杜静说,不少家长小时候过过一些苦日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愿意让孩子和他们小时候一样受苦,所以当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提出要求时,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基本都会满足。另外,如今社会上兴起了一股“攀比”、“炫富”的不良风气,而这样的风气渗透到校园,也使得孩子们开始盲目追求“高品质生活”。事实上,孩子一味追求高消费,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他们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当欲望无法满足时,往往会诱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家长和学校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难免会有优越感。家长过度满足孩子并不是好事,目前许多儿童消费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所需,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家长一味地纵容孩子,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也容易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库尔勒市八中德育处主任何巧凤说,在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问题上,学校所起到的作用很小,家长的言传身教效应更为明显,家长应该有选择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是尽可能地满足。
家住库尔勒市康威花园的吴女士每周给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5元零花钱,孩子可以自由支配。“从上二年级起,她见班里小朋友有零花钱,回家也问我们要,孩子是父母心头的宝,尤其是中国的父母,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怎么勒紧裤腰带也不忍心看孩子过‘苦日子’,更何况现在的经济条件较十几二十几年前大幅提升,很多父母更不愿意让孩子吃一点‘苦’”。比如同是孩子上大学,赵家每月给生活费1000元,钱家每月给1500元,孙家给2000元甚至更多;食堂里的饭随便买,想吃什么吃什么。由此,造成十分惊人的浪费现象,同时也助长了学生盲目消费、攀比的观念。最近,一则“烟台大学餐厅保洁员吃学生剩饭,提醒学生节约粮食”的报道引发了很多人关注。报道中讲述了烟台大学62岁的保洁员吴明华和同事看到学生们吃剩下的馒头和米饭,不忍心丢弃就装到塑料袋里,留作自己的午餐和晚餐。
衣服要品牌,手机用名牌,吃饭讲档次……如今,不少孩子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摆阔成了他们追求的重点。
过生日孩子摆阔家长“穷酸”
2013年11月23日是周末,一群高中生来到库尔勒市人民东路一家KTV开了一间包厢,结账时其中一个学生拿出了一张打折“金卡”。一名服务生告诉记者,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接待前来聚会、过生日的高中生,他们一般的消费在300元~500元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持父母或亲戚朋友办理的打折卡前来消费。还有一些没有打折卡的学生,会选择在下午前来消费,这个时段的折扣比较低,唱上三四个小时的费用一般在200元以内,手头稍微宽裕一些的学生都能消费得起。
对于为何选择在KTV过生日,巴州二中的高二学生李航对记者说:“现在谁还在家里过生日?我们的很多同学过生日都是到KTV,每次起码要叫八九个同学坐一坐,难得聚在一起,光吃一顿饭肯定不过瘾,所以不如一起去唱歌。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连吃饭带唱歌,问家里要500块钱就够了。实在不够的话,我还可以用存的零花钱贴补一下。”
“你过生日,光请同学吃饭唱歌就要花五六百块,还有没有其他花销?”记者问。“过生日我妈一般会给我买些衣服或者鞋子什么的,爷爷奶奶也会给我两三百块钱,还有别的亲戚也会给点钱。”李航说。
记者替李航算了一笔账,自上高中以来,每次过生日的花费都在千元左右,而这得益于他做生意的父母手头较为宽绰。“家里就这一个孩子,挣的钱不给他花给谁花?只要他听话,我们不在乎给他花点钱。”李航的母亲说,她鼓励孩子跟周围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活动,她支持儿子。
对于如何给孩子过生日的问题,在孔雀小区开商店的汪文君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她的儿子现在上高一,从上初中起每次过生日给100元,如果有节余归自己支配。为此,孩子花钱时小心翼翼,请同学吃饭算了又算,常常会剩下一些钱。
“一听说剩下的钱归自己,他就省着花,如果不说,他绝对会花光,爹妈给的钱才不会心疼。我从来没有过过生日,所以儿子过生日不会向我们提过分的要求。”汪文君说,她过生日比较“寒酸”,甚至连饭也不会特意出去吃一顿,跟平时一样。“我们这个年纪不会计较过不过生日,但是孩子大了以后对过生日比较重视,尤其上了初中以后,其他同学过生日请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过生日不请客,显然说不过去。为了孩子的面子考虑,还是会给他一点钱,但提醒他不要跟其他家境富裕的同学攀比,他自己也知道。”汪文君说,儿子曾经羡慕过小区里一个常常换新游戏机的孩子,但她正告儿子,自家条件有限,不要去跟别人比这些,有本事就比学习。
家长纵容孩子高消费
入冬后,气温下降较快,来自尉犁县的梅玉带着13岁的女儿在小康城一家青少年服装专卖店里选购棉服,当女儿表示看中一双标价300多元的棉靴后,她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只要孩子学习用功、上进,给她花点钱也没什么。再说,现在的孩子对穿着很讲究,穿差了她不愿意。”梅玉说。
梅玉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已经上大二,小女儿正在上初一,两个孩子相差6岁。对于孩子的要求,她几乎是有求必应。去年大女儿考上成都一所大学,新手机、新电脑自不必说,她还专程乘飞机送女儿到学校。还没过一个月就迎来了中秋节,而当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连在一起,放8天假,女儿打电话说想家,她立即让女儿乘飞机飞回来,住了几天后再飞回去,仅这一个来回,就花掉50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
小女儿妮妮是梅玉的“心头肉”,2013年9月份才上初一,但手机就已经换了四五部。经常在小康城青少年服装专卖店买衣服,仍然喊“没衣服穿”。究其原因,是衣服淘汰得太快,很多衣服没穿几次就不愿再穿,而再买的时候,不论价格,只要看上就一定会拿下。
“前几天她说要把那部刚买没多久的联想手机卖给我,说是嫌屏幕太大了,不好意思再用,我没要。”妮妮的姨妈李女士说,妮妮从四年级起就开始使用手机,最早用的是父母淘汰下来的手机,后来嫌难看就让妈妈给换了一部新的,可是没用多久就丢了。之后又换过两部手机,最新的这部是大屏幕联想手机,跟小学生使用的课本差不多大小。刚用上时感觉很拉风也很气派,可最近同学们开始嘲笑她使用这种大屏幕手机像“土豪”,伤了妮妮的自尊心让她很没有面子,便打算再换一部小屏幕手机。
“我们小时候要啥没啥,有时候过年都穿不上新衣服,经常是大的穿了以后给小的继续穿。现在有条件满足孩子的一点小小愿望,只要不是太过分,我都会满足。‘穷养儿子富养女’,比起一些有钱人家庭,我们对孩子并不算娇惯。”梅玉说。
对于梅玉纵容孩子消费的行为,李女士持反对意见。“我的一个手机用了四年,妮妮却已经换了四五个。每次到库尔勒来,不是买这就是买那,哪一次都要花掉好几百块。姐姐虽然做生意经济上比较宽裕,但也不应该这样由着孩子消费。这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乱花钱的行为,孩子也很难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李女士说,孩子不应该上学用手机,这样会影响学习,部分孩子甚至用手机上网玩游戏,不但浪费钱还容易上瘾。“妮妮经常用手机聊QQ、打游戏,眼睛已经有些近视了。其实孩子根本用不着手机,但是看到同学手中有就感觉自己‘矮一截’,于是让家长也给自己买。其实都是家长给惯坏了,家长应该负主要责任。”李女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一般会给孩子更多消费上的自由,基本上是“想买什么买什么”,像过生日、同学聚会、买衣服等的花费,常常比成年人花得还多。给孩子的零花钱也比较多,每个月少的数百元,多的甚至达上千元。这些钱一部分用来娱乐消费,大部分用于购买零食、饮料等。很多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惜向同学“举债”也要当场买下,其底气就是每个月可以拿到一笔数额不菲的零花钱,有能力偿还“债务”。购物时,不少孩子买一件T恤动辄上百元,很多人甚至非专卖店不进。
孩子高消费家长有责任
针对孩子大手大脚花钱责任在谁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师,他们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库尔勒市圆梦文化辅导中心校长杜静说,不少家长小时候过过一些苦日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愿意让孩子和他们小时候一样受苦,所以当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提出要求时,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基本都会满足。另外,如今社会上兴起了一股“攀比”、“炫富”的不良风气,而这样的风气渗透到校园,也使得孩子们开始盲目追求“高品质生活”。事实上,孩子一味追求高消费,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他们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当欲望无法满足时,往往会诱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家长和学校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难免会有优越感。家长过度满足孩子并不是好事,目前许多儿童消费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所需,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家长一味地纵容孩子,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也容易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库尔勒市八中德育处主任何巧凤说,在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问题上,学校所起到的作用很小,家长的言传身教效应更为明显,家长应该有选择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是尽可能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