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Web2.0后时代,HTML 5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对不少人来说,HTML5依然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近日,第五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首次引入HTML5及Open Web Platform等技术,希望激发大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探索热情,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助力中国创新型软件人才的培养。
作品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
“我们生活在多设备时代,人们使用各种设备来满足日常需求。HTML5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在几乎所有移动操作系统以及浏览器上运行的语言。” 在第五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颁奖典礼结束后,英特尔首席工程师、系统优化技术中心工程技术总监黄波接受《中国计算机报》记者采访时说道。这也是此次大赛将HTML5作为平台技术的最主要原因。
“云计算平台不只是一个数据中心,更是一个端到端的完整解决方案。关于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众多的客户端上的应用程序都能运行良好。HTML5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这种需求。按照标准来写的HTML5程序在不同的浏览器、操作系统、硬件平台上的通用性非常好,这也是英特尔一直钻研HTML5的重要原因。”黄波表示。
虽然HTML5被公认是未来的技术趋势,并受到业界的追捧,但目前HTML5 仍处于完善之中。而正是因为这份“未成熟”,英特尔才决定将其作为此次大赛的主要平台技术。“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此次大赛看到世界的技术潮流,让他们体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会用新技术去解决人们生活工作上的具体问题。”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总经理何京翔表示。这一价值取向成为大赛重要的评审标准。
“我们希望引导同学们形成一个观念: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开展一些研究,而是要尝试开发出贴近用户需求的应用。”英特尔软件网络及软件学院中国区经理郎朗表示,“作为大赛评委,我更多从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大赛作品。这次大赛的获奖作品的一个共性是,更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更贴近于实际应用。”比如,获得最高奖项——特等奖的作品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剪纸吧”项目。该项目将用户进行艺术创作的需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了一款实现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电子化的剪纸游戏。用户能够通过对程序画出的“纸片”进行折叠、剪裁、拖动、旋转,完成一幅剪纸作品,并分享给好友。
校企联盟挖掘前沿人才
目前,英特尔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本届大赛邀请了全国近90余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赛,60支队伍进入复赛并获得由英特尔提供的项目开发基金,最终来自13所高校的20支队伍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成员将可以直接进入英特尔人才库,获得优先推荐实习的机会。
对英特尔来说,此次大赛仅仅是其高等教育项目的一部分。“作为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英特尔深知教育在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促进软件产业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我们希望与学生们分享行业最领先的技术和理念,尽可能为学生们提供最优质的学习资源。”何京翔表示。
英格尔如此热衷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并非毫无理由。何京翔认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是英特尔最大的市场,还有很多能力强的人才。我们希望通过和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加强英特尔在人才培养上的力度,进而培育英特尔的市场。此外,作为一家外资公司,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不断成熟,我们有应尽的社会责任。”对于英特尔的教育计划,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卢苇表示认同:“软件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建立在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上,鼓励大学生学习行业前沿技术,注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软件行业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为此次大赛承办方,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罗钟铉表示:“我们期待此次大赛引入更多的行业领先技术。助力学校培养掌握最新技术、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软件人才。”
相关链接
英特尔高等教育项目在中国的大事记
1994年,英特尔大学合作计划在中国启动;同年,英特尔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
2002年,首届“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成功举办;同年,英特尔支持教育部软件学院合作计划启动。
2006年,英特尔与教育部共同启动“共创未来”教育计划,表示双方在未来5年内将展开更深入全面的合作。
2008年,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扩展至全国102所高校。
2010年7月,首届由清华大学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0年12月,英特尔与教育部签署2011—2015年深化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1年1月,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第八次荣获由教育部颁发的中国教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2011年8月,英特尔嵌入式大学合作计划扩展至全国100所高校。
2012年3月,2012“英特尔杯”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开赛,并邀请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77所顶尖高校的166支参赛队伍参赛。该大赛已经举办十年。
作品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
“我们生活在多设备时代,人们使用各种设备来满足日常需求。HTML5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在几乎所有移动操作系统以及浏览器上运行的语言。” 在第五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颁奖典礼结束后,英特尔首席工程师、系统优化技术中心工程技术总监黄波接受《中国计算机报》记者采访时说道。这也是此次大赛将HTML5作为平台技术的最主要原因。
“云计算平台不只是一个数据中心,更是一个端到端的完整解决方案。关于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众多的客户端上的应用程序都能运行良好。HTML5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这种需求。按照标准来写的HTML5程序在不同的浏览器、操作系统、硬件平台上的通用性非常好,这也是英特尔一直钻研HTML5的重要原因。”黄波表示。
虽然HTML5被公认是未来的技术趋势,并受到业界的追捧,但目前HTML5 仍处于完善之中。而正是因为这份“未成熟”,英特尔才决定将其作为此次大赛的主要平台技术。“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此次大赛看到世界的技术潮流,让他们体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会用新技术去解决人们生活工作上的具体问题。”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总经理何京翔表示。这一价值取向成为大赛重要的评审标准。
“我们希望引导同学们形成一个观念: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开展一些研究,而是要尝试开发出贴近用户需求的应用。”英特尔软件网络及软件学院中国区经理郎朗表示,“作为大赛评委,我更多从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大赛作品。这次大赛的获奖作品的一个共性是,更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更贴近于实际应用。”比如,获得最高奖项——特等奖的作品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剪纸吧”项目。该项目将用户进行艺术创作的需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了一款实现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电子化的剪纸游戏。用户能够通过对程序画出的“纸片”进行折叠、剪裁、拖动、旋转,完成一幅剪纸作品,并分享给好友。
校企联盟挖掘前沿人才
目前,英特尔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本届大赛邀请了全国近90余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赛,60支队伍进入复赛并获得由英特尔提供的项目开发基金,最终来自13所高校的20支队伍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成员将可以直接进入英特尔人才库,获得优先推荐实习的机会。
对英特尔来说,此次大赛仅仅是其高等教育项目的一部分。“作为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英特尔深知教育在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促进软件产业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我们希望与学生们分享行业最领先的技术和理念,尽可能为学生们提供最优质的学习资源。”何京翔表示。
英格尔如此热衷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并非毫无理由。何京翔认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是英特尔最大的市场,还有很多能力强的人才。我们希望通过和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加强英特尔在人才培养上的力度,进而培育英特尔的市场。此外,作为一家外资公司,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不断成熟,我们有应尽的社会责任。”对于英特尔的教育计划,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卢苇表示认同:“软件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建立在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上,鼓励大学生学习行业前沿技术,注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软件行业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为此次大赛承办方,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罗钟铉表示:“我们期待此次大赛引入更多的行业领先技术。助力学校培养掌握最新技术、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软件人才。”
相关链接
英特尔高等教育项目在中国的大事记
1994年,英特尔大学合作计划在中国启动;同年,英特尔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
2002年,首届“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成功举办;同年,英特尔支持教育部软件学院合作计划启动。
2006年,英特尔与教育部共同启动“共创未来”教育计划,表示双方在未来5年内将展开更深入全面的合作。
2008年,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扩展至全国102所高校。
2010年7月,首届由清华大学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0年12月,英特尔与教育部签署2011—2015年深化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1年1月,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第八次荣获由教育部颁发的中国教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2011年8月,英特尔嵌入式大学合作计划扩展至全国100所高校。
2012年3月,2012“英特尔杯”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开赛,并邀请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77所顶尖高校的166支参赛队伍参赛。该大赛已经举办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