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淮安市立足产业基础、资源、交通区位和产业转移等相对比较优势,通过不断积累、发展和大力招商,全力主攻“四三一”,即实施“四百”工程、建设三大园区、优化一个服务,精心打造特钢、电子信息和盐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施“四百”工程。一是百亿项目工程。2005年以来,淮安每年组织实施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共实施了329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投入90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引进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使得三大千亿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到2007年底,淮安特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元、利税18.9亿元、利润10.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0.7%、16.5%、21%。全市已形成300万吨钢、180万吨铁、300万吨材、150万吨钢管的生产能力。2006年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依托丰富的岩盐资源,淮安盐化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利税21亿元。二是百亿企业工程。通过打造100个开票销售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来带动产业大发展。在百户亿元企业的有力支撑下,2007年全市列统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首次分别超过10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大关。淮钢与沙钢重组,使得淮钢企业规模和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淮安首个销售过百亿元企业,大大推动了全市特钢产业的发展。三是百企创新工程。通过推进技术创新,确保100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和利税在全市列统工业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55亿元,同比增长40.23%,首次突破百亿元。全市获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4家、43家和119家,获认定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产品分别达到150和231项。其中,淮钢始终坚持走创新之路,首创的电炉铁水热装工艺与低纯度氧、二次燃烧技术在电炉上的应用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邦电化建成了省级技术中心,成立了盐化工工程研究中心,先后开发了六氯环戊二烯、得克隆、氯桥酸酐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技术项目76个,实现新产品销售额10.8亿元。四是百牌名品工程。从原有的销售超亿元的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中选择100个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底,全市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数分别达到10个、10件,有效期内的省名牌产品36个、省著名商标48件。“爱特福”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建设三大园区。抓住苏南等发达地区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推进三大专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三大干亿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一是高水平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引导园区实施高层次项目。二是高起点规划园区公共设施,合理配置运输、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等公共资源。三是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工程的投入力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目前,特钢产业物流园区已启动建设,完成总平面规划初稿;盐化工工业园道路建设基本完成;以富士康科技城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初步形成。此外,苏北唯一的淮安市留学生创业园和高教园区,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为三大千亿元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苏北唯一国家级的淮安出口加工区已封关运行。
优化一个服务。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强化对工业经济的组织引导,坚持把企业满意作为服务的第一标准,不断改进服务企业方式,提高服务企业水平,花大力气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切实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急必救、有诉必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
(作者系淮安市经贸委主任、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 丁和平
实施“四百”工程。一是百亿项目工程。2005年以来,淮安每年组织实施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共实施了329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投入90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引进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使得三大千亿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到2007年底,淮安特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元、利税18.9亿元、利润10.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0.7%、16.5%、21%。全市已形成300万吨钢、180万吨铁、300万吨材、150万吨钢管的生产能力。2006年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依托丰富的岩盐资源,淮安盐化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利税21亿元。二是百亿企业工程。通过打造100个开票销售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来带动产业大发展。在百户亿元企业的有力支撑下,2007年全市列统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首次分别超过10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大关。淮钢与沙钢重组,使得淮钢企业规模和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淮安首个销售过百亿元企业,大大推动了全市特钢产业的发展。三是百企创新工程。通过推进技术创新,确保100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和利税在全市列统工业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55亿元,同比增长40.23%,首次突破百亿元。全市获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4家、43家和119家,获认定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产品分别达到150和231项。其中,淮钢始终坚持走创新之路,首创的电炉铁水热装工艺与低纯度氧、二次燃烧技术在电炉上的应用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邦电化建成了省级技术中心,成立了盐化工工程研究中心,先后开发了六氯环戊二烯、得克隆、氯桥酸酐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技术项目76个,实现新产品销售额10.8亿元。四是百牌名品工程。从原有的销售超亿元的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中选择100个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底,全市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数分别达到10个、10件,有效期内的省名牌产品36个、省著名商标48件。“爱特福”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建设三大园区。抓住苏南等发达地区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推进三大专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三大干亿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一是高水平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引导园区实施高层次项目。二是高起点规划园区公共设施,合理配置运输、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等公共资源。三是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工程的投入力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目前,特钢产业物流园区已启动建设,完成总平面规划初稿;盐化工工业园道路建设基本完成;以富士康科技城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初步形成。此外,苏北唯一的淮安市留学生创业园和高教园区,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为三大千亿元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苏北唯一国家级的淮安出口加工区已封关运行。
优化一个服务。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强化对工业经济的组织引导,坚持把企业满意作为服务的第一标准,不断改进服务企业方式,提高服务企业水平,花大力气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切实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急必救、有诉必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
(作者系淮安市经贸委主任、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 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