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元月10日,远在江西黎川县城的大表嫂不幸病逝,我们兄弟一行前往吊唁。其问,坐在轮椅上年逾八旬的大表兄,嘱咐儿子取出一本相册给我翻看。在几百张亲友的照片中。我发现了一张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和大哥、二哥的合影。这张老照片的意外发现,让我惊喜万分!因为它是至今仍保存完好、难寻的兄弟3人年轻时候的合影。多亏了大表兄有心,历经风风雨雨半个世纪,仍然妥善地收藏着它。征得大表兄的同意,我如获至宝地将其带回了家。
这张老照片为两寸全身黑白照。从左至右依次站着我、二哥秋三、大哥近三。我们的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大哥手上拿的书是长篇小说《红岩》。我们兄弟穿着极为俭朴,上下身穿的都是带着许多褶皱的旧棉袄、破棉裤,脚上穿着母亲做的土布鞋。照片上方写着“1960年春节兄弟合影”。照片的背面是我写的“友刚大哥留念。61·5”。当时大表兄已过而立之年,尚未成家,加上父母双亡,我家就是他的家,姑父母就是他最亲的人。他那时在江两省粮食厅工作。任计统科科长。他结婚前,每次回乡探亲,都是在我家住。“文化大革命”中,大表兄被下放到边远的黎川县农村,以后回乡的机会就少了。我清楚地记得,这张照片是1960年春节在家乡观上街当时的公社采茶剧团拍的。在第二年5月问,大表兄回乡看望我的父母时,我将照片送给他留念。
今天见到这张老照片,我百感交集,它勾起了我对学生时代生活的深深回忆。
1958年初秋,中国大地上涌起了成立人民公社的热潮。也就是这年9月,我考进了刚刚创办的清江县(今樟树市)潭埠初中,作为“工农商学兵”的一员,目睹了那红旗招展、万人集会、声势浩大庆祝潭埠人民公社成立的盛况,公社社址设在今大桥街道办事处毗泽村委皮家村的一幢老民宅里,下辖原芗溪、东村、潭埠、观上等几个小乡。为适应当时的形势,公社决定创办公社采茶剧团。此前几年,我们家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当于以后的生产大队、今天的村),自发成立了业余剧团。公社采茶剧团就是在原业余剧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大哥、二哥从小就有文艺天赋,在业余剧团都是骨干,也就理所当然地被选进了公社采茶剧团当演员。
那时,办剧团的热情可高了。没有剧院自己动手建。公社派来泥匠、木匠、铁匠当师傅,剧团几十个演职员个个做小工。公社拆掉了街中心几栋老宅子,不到两个月时间,就盖起了一座砖木结构、能容纳千人的简陋剧院。大厅里打上一排排一尺多高的木桩,用一根根长长的杉木料横钉在木桩上做成几十排座位,还按次序编上了座号。虽然简陋一点,倒是牢固适用。舞台的台面用木板铺成,挂上几道幕布,挺像模像样。那时还没有电灯,演出时就用几盏汽灯,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灯具了。演出的服装、道具和乐器等,都是公社拨款购置的,可谓一应俱全。演职员们抢时间赶排出几个大型古装戏,很快就登台演小了。当时正值“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时期,为了紧密配合火热的“大跃进”运动,剧团经常深入到各地宣传演出。一次,我和同学们各挑着10来斤猪肉,随刷刚一道去清江县店下水库工地慰问民工。晚上演出时,现场人山人海,场面颇为壮观。
1960年的春节,我放寒假回家。一来想在假日里轻松轻松,二来出于喜爱文艺,我来到了公社采茶剧团。短时间和两位兄长生活在一起,我有幸和剧团的演职员接触,所见所闻,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剧团的同志是蛮辛苦的,每日天刚蒙蒙亮就起床练功、吊嗓子,早饭后接着排演新剧目。一般情况下,下午休息几个小时,晚上就要开始演出了。
那年月文化生活贫乏,在穷乡僻壤的家乡能有一个剧团,乡亲们确实很喜爱。每到晚上,看戏的人从四面八方聚拢,一角钱一张的票每每销售一空,近千个座位总是座无虚席。每晚演到深夜。台上演得传神,台下看得入迷。充满着热闹、融洽的气氛。
令人称奇的是,公社剧团的演职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没太多文化,经过短时间的培养,演技大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个草根剧团,在我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在公礼采茶剧团整整生活了20天,都是白天做寒假作业,晚上看演出,日子过得很惬意。由于我是剧团演职员的亲属,便享有特殊的“待遇”:不单是免票,还特别被允许坐在舞台的侧幕内观看。我耳濡目染,受着戏剧艺术的熏陶,深深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所陶醉。有时心血来潮。晚上看完演出还写写观后感,既是热心观众,又当戏剧评论员。
在剧团里,我是两位主要演员的亲弟弟,又是在校读书的初中学生。学生在当时是蛮吃香的,很受大家的欢迎。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很亲切。一位食堂炊事员对我更是刮目相看,关照有加。每餐吃饭,他总是多打一点饭菜给我,还总说:“后生吃长身体的饭,在学校会饿瘦的,多吃些。”1960年正是粮食奇缺时期,我在学校或家里都是一餐粥一餐菜的,能有剧团如此好的生活,也算是幸运了。
这年的春节期间,看戏的人特别踊跃。剧团几乎天天加演日场。经过连日的日夜演出,大家都很辛苦,团长决定休息一天。大概是正月初八这天,天气晴好,虽然寒冷,但太阳照射在剧团的后院,还是很舒适的。大家都坐在院内聊天,不知是谁提议,趁这个机会都来照张相。于是请来了街上的老摄影师。他摆好一架老立式照相机,用块黑布连相机带人一起罩住,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对照相的人打招呼:“开始照了——”随着右手握着的皮气套轻轻一捏,“咔嚓”一声,就完成了照相的全过程。在拍照中,大家提议我们兄弟3人也合个影。于是,我们依次排在院内的一扇砖墙前,留下了这个难忘的镜头。
应该说,这张照片是极为普通的。由于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我的影集都被红卫兵“破四旧”毁于一炬,唯有这张照片送给了大表兄,才幸免于劫。大表兄也历尽沧桑。几经坎坷,“文革”中从省直机关带着妻儿下放到边远山区劳动多年,以后落实政策,才就近被调到黎川县城工作。这样辗转几十个春秋,他始终有心将这张老照片好好保存在身边,留下了5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这张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只要认真端详,我们兄弟3人虽穿得破旧不堪,但仪表整洁,神采奕奕。那憧憬美好未来的眼神,跃然于照片之上。虽然时事代谢,历史已划过半个多世纪的时空,我们从照片上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景象。
这张老照片从历史的尘封中再现,成了我们一大家子的猎奇对象。儿孙们好似看“两洋镜”一样,有的哈哈大笑,认为那是影视剧中人物扮演的镜头:有的感慨地摇摇头,叹息那年月为什么会过得那么清昔。
旧照翻新,别有新意。二哥秋三特意请照相馆制作了3张18寸的大幅照,我们兄弟将这张复制的照片分别挂在各自家里正厅的上方,让儿孙们经常见到这张老照片,比比过去,看看今天,想想未来。
责编/易水
这张老照片为两寸全身黑白照。从左至右依次站着我、二哥秋三、大哥近三。我们的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大哥手上拿的书是长篇小说《红岩》。我们兄弟穿着极为俭朴,上下身穿的都是带着许多褶皱的旧棉袄、破棉裤,脚上穿着母亲做的土布鞋。照片上方写着“1960年春节兄弟合影”。照片的背面是我写的“友刚大哥留念。61·5”。当时大表兄已过而立之年,尚未成家,加上父母双亡,我家就是他的家,姑父母就是他最亲的人。他那时在江两省粮食厅工作。任计统科科长。他结婚前,每次回乡探亲,都是在我家住。“文化大革命”中,大表兄被下放到边远的黎川县农村,以后回乡的机会就少了。我清楚地记得,这张照片是1960年春节在家乡观上街当时的公社采茶剧团拍的。在第二年5月问,大表兄回乡看望我的父母时,我将照片送给他留念。
今天见到这张老照片,我百感交集,它勾起了我对学生时代生活的深深回忆。
1958年初秋,中国大地上涌起了成立人民公社的热潮。也就是这年9月,我考进了刚刚创办的清江县(今樟树市)潭埠初中,作为“工农商学兵”的一员,目睹了那红旗招展、万人集会、声势浩大庆祝潭埠人民公社成立的盛况,公社社址设在今大桥街道办事处毗泽村委皮家村的一幢老民宅里,下辖原芗溪、东村、潭埠、观上等几个小乡。为适应当时的形势,公社决定创办公社采茶剧团。此前几年,我们家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当于以后的生产大队、今天的村),自发成立了业余剧团。公社采茶剧团就是在原业余剧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大哥、二哥从小就有文艺天赋,在业余剧团都是骨干,也就理所当然地被选进了公社采茶剧团当演员。
那时,办剧团的热情可高了。没有剧院自己动手建。公社派来泥匠、木匠、铁匠当师傅,剧团几十个演职员个个做小工。公社拆掉了街中心几栋老宅子,不到两个月时间,就盖起了一座砖木结构、能容纳千人的简陋剧院。大厅里打上一排排一尺多高的木桩,用一根根长长的杉木料横钉在木桩上做成几十排座位,还按次序编上了座号。虽然简陋一点,倒是牢固适用。舞台的台面用木板铺成,挂上几道幕布,挺像模像样。那时还没有电灯,演出时就用几盏汽灯,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灯具了。演出的服装、道具和乐器等,都是公社拨款购置的,可谓一应俱全。演职员们抢时间赶排出几个大型古装戏,很快就登台演小了。当时正值“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时期,为了紧密配合火热的“大跃进”运动,剧团经常深入到各地宣传演出。一次,我和同学们各挑着10来斤猪肉,随刷刚一道去清江县店下水库工地慰问民工。晚上演出时,现场人山人海,场面颇为壮观。
1960年的春节,我放寒假回家。一来想在假日里轻松轻松,二来出于喜爱文艺,我来到了公社采茶剧团。短时间和两位兄长生活在一起,我有幸和剧团的演职员接触,所见所闻,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剧团的同志是蛮辛苦的,每日天刚蒙蒙亮就起床练功、吊嗓子,早饭后接着排演新剧目。一般情况下,下午休息几个小时,晚上就要开始演出了。
那年月文化生活贫乏,在穷乡僻壤的家乡能有一个剧团,乡亲们确实很喜爱。每到晚上,看戏的人从四面八方聚拢,一角钱一张的票每每销售一空,近千个座位总是座无虚席。每晚演到深夜。台上演得传神,台下看得入迷。充满着热闹、融洽的气氛。
令人称奇的是,公社剧团的演职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没太多文化,经过短时间的培养,演技大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个草根剧团,在我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在公礼采茶剧团整整生活了20天,都是白天做寒假作业,晚上看演出,日子过得很惬意。由于我是剧团演职员的亲属,便享有特殊的“待遇”:不单是免票,还特别被允许坐在舞台的侧幕内观看。我耳濡目染,受着戏剧艺术的熏陶,深深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所陶醉。有时心血来潮。晚上看完演出还写写观后感,既是热心观众,又当戏剧评论员。
在剧团里,我是两位主要演员的亲弟弟,又是在校读书的初中学生。学生在当时是蛮吃香的,很受大家的欢迎。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很亲切。一位食堂炊事员对我更是刮目相看,关照有加。每餐吃饭,他总是多打一点饭菜给我,还总说:“后生吃长身体的饭,在学校会饿瘦的,多吃些。”1960年正是粮食奇缺时期,我在学校或家里都是一餐粥一餐菜的,能有剧团如此好的生活,也算是幸运了。
这年的春节期间,看戏的人特别踊跃。剧团几乎天天加演日场。经过连日的日夜演出,大家都很辛苦,团长决定休息一天。大概是正月初八这天,天气晴好,虽然寒冷,但太阳照射在剧团的后院,还是很舒适的。大家都坐在院内聊天,不知是谁提议,趁这个机会都来照张相。于是请来了街上的老摄影师。他摆好一架老立式照相机,用块黑布连相机带人一起罩住,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对照相的人打招呼:“开始照了——”随着右手握着的皮气套轻轻一捏,“咔嚓”一声,就完成了照相的全过程。在拍照中,大家提议我们兄弟3人也合个影。于是,我们依次排在院内的一扇砖墙前,留下了这个难忘的镜头。
应该说,这张照片是极为普通的。由于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我的影集都被红卫兵“破四旧”毁于一炬,唯有这张照片送给了大表兄,才幸免于劫。大表兄也历尽沧桑。几经坎坷,“文革”中从省直机关带着妻儿下放到边远山区劳动多年,以后落实政策,才就近被调到黎川县城工作。这样辗转几十个春秋,他始终有心将这张老照片好好保存在身边,留下了5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这张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只要认真端详,我们兄弟3人虽穿得破旧不堪,但仪表整洁,神采奕奕。那憧憬美好未来的眼神,跃然于照片之上。虽然时事代谢,历史已划过半个多世纪的时空,我们从照片上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景象。
这张老照片从历史的尘封中再现,成了我们一大家子的猎奇对象。儿孙们好似看“两洋镜”一样,有的哈哈大笑,认为那是影视剧中人物扮演的镜头:有的感慨地摇摇头,叹息那年月为什么会过得那么清昔。
旧照翻新,别有新意。二哥秋三特意请照相馆制作了3张18寸的大幅照,我们兄弟将这张复制的照片分别挂在各自家里正厅的上方,让儿孙们经常见到这张老照片,比比过去,看看今天,想想未来。
责编/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