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拨”,就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活动规律,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需要。“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精彩的“点拨”是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有效的“点拨”能够疏通思维障碍,及时解决问题。
一、有效“点拨”需要“心中有底”
所谓“心中有底”,指的是教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有些“点拨”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原因是教师没有牢固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捉襟见肘。如一位教师执教《赶海》。文中有“嘿”“咦”“哦”“哎”等词,教师告诉学生,这些词是语气词,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并说说感悟。其实,这些词并不是语气词,而是叹词。语气词是指能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词。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叹词的独立性很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语或句子。可见,教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掌握不牢,“点拨”反而会成为误导。
有效“点拨”往往还表现了教师的古诗文功底。一位教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启发学生:“人生自古伤别离,古人非常注重离别,古代有许许多多有关送别的诗,你能举几首吗?”很多学生背诵出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感觉好像不是送别诗,学生们拿不定主意,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也犹豫不决,就顺从大多数学生的意思说了句“不是”一带而过。其实,这首诗原题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还有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怎能不是一首送别诗呢?
二、有效“点拨”需要“手中有法”
点拨要想做到“手中有法”, 教师先要“吃透文本”。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这法那法,读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只有老师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只有吃透教材,点拨才会富有实效。一位教师执教《水》,在引导学生领会写法时设疑:“就实际情况而言,缺水的日子人们一定过得很苦,但是作者在文章里却更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为什么这样写呢?”学生们回答不出来,教师通过举例来点拨:“鸡蛋是放在大手里显得大,还是在小手里显得大?怎样让小巨人姚明看上去更高?怎样让老师看起来更瘦?怎样让这张纸看起来更白?”学生渐渐明白了反衬的写法,也理解了文中反衬法的作用:越是写得到水的快乐,越能衬托出缺水的苦涩,越能说明水的珍贵。
有效“点拨”不仅要吃透文本,还要钻研课后作业。比如,《滥竽充数》课后作业中有一道题是用“不要……而要……”关联词造句。学生们有的说:“我不要小猫,而要小狗。”有的说:“我不要你的东西,而要他的东西。”他们错误地把这里的“要”理解成动作动词。有的教师没有深入思考,在这里就没有点拨到位,文中的句子是:“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这里的“不要……而要……”是关联词语,“要”并不是动作动词。
三、有效“点拨”需要“目中有人”
所谓“目中有人”,这里指的是教者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等。一位教师执教《推敲》一课,引导学生解读高潮部分,即“引手作推敲之势,误入韩愈仪仗队”一段,出示问题:“贾岛骑着毛驴误入骑着高头大马的韩愈的队伍,贾岛的态度怎样?韩愈的态度又如何呢?”学生们根本不了解贾岛和韩愈分别是什么身份,就窃窃私语。有的说,韩愈很生气,因为贾岛违反了交通规则,贾岛应该向韩愈道歉。也有的说,贾岛、韩愈是同代诗人,贾岛没必要低声下气的向韩愈道歉。于是,课堂枝节横生,乱了套路。其实,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时候,应点拨韩愈的身份地位和贾岛的苦吟精神。韩愈当时是“权京兆尹”,京兆尹是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而贾岛是一位诗僧,对诗歌创作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贾岛推敲诗句时居然闯入宰相的仪仗队,自己却全然不知,足见其痴迷、执著、严谨。而韩愈得知贾岛作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最后敲定“敲”字,可见韩愈宽容大度、爱惜人才和对诗歌的钟爱。
另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笋芽儿》一课,其中有这样一段:“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教师生成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春雨姑娘来了’,而要说‘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对于还没有更多语感积淀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是感受不到其中的奥妙的。于是,教师通过对话进行点拨。
师:你听到过春雨的声音吗?
生:听过。
师:春雨落在叶丛中会是怎样的声音?
生:沙沙沙,沙沙沙。
生:滴滴,嗒嗒。
生:叮叮,咚咚。
生:刷刷刷,刷刷……
师:多么美妙的声音啊,难怪课文要说——
生: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教师的点拨好像给学生铺设了台阶,让他们一步步明白了事理,读懂了语言。
(责编 刘宇帆)
一、有效“点拨”需要“心中有底”
所谓“心中有底”,指的是教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有些“点拨”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原因是教师没有牢固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捉襟见肘。如一位教师执教《赶海》。文中有“嘿”“咦”“哦”“哎”等词,教师告诉学生,这些词是语气词,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并说说感悟。其实,这些词并不是语气词,而是叹词。语气词是指能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词。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叹词的独立性很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语或句子。可见,教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掌握不牢,“点拨”反而会成为误导。
有效“点拨”往往还表现了教师的古诗文功底。一位教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启发学生:“人生自古伤别离,古人非常注重离别,古代有许许多多有关送别的诗,你能举几首吗?”很多学生背诵出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感觉好像不是送别诗,学生们拿不定主意,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也犹豫不决,就顺从大多数学生的意思说了句“不是”一带而过。其实,这首诗原题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还有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怎能不是一首送别诗呢?
二、有效“点拨”需要“手中有法”
点拨要想做到“手中有法”, 教师先要“吃透文本”。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这法那法,读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只有老师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只有吃透教材,点拨才会富有实效。一位教师执教《水》,在引导学生领会写法时设疑:“就实际情况而言,缺水的日子人们一定过得很苦,但是作者在文章里却更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为什么这样写呢?”学生们回答不出来,教师通过举例来点拨:“鸡蛋是放在大手里显得大,还是在小手里显得大?怎样让小巨人姚明看上去更高?怎样让老师看起来更瘦?怎样让这张纸看起来更白?”学生渐渐明白了反衬的写法,也理解了文中反衬法的作用:越是写得到水的快乐,越能衬托出缺水的苦涩,越能说明水的珍贵。
有效“点拨”不仅要吃透文本,还要钻研课后作业。比如,《滥竽充数》课后作业中有一道题是用“不要……而要……”关联词造句。学生们有的说:“我不要小猫,而要小狗。”有的说:“我不要你的东西,而要他的东西。”他们错误地把这里的“要”理解成动作动词。有的教师没有深入思考,在这里就没有点拨到位,文中的句子是:“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这里的“不要……而要……”是关联词语,“要”并不是动作动词。
三、有效“点拨”需要“目中有人”
所谓“目中有人”,这里指的是教者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等。一位教师执教《推敲》一课,引导学生解读高潮部分,即“引手作推敲之势,误入韩愈仪仗队”一段,出示问题:“贾岛骑着毛驴误入骑着高头大马的韩愈的队伍,贾岛的态度怎样?韩愈的态度又如何呢?”学生们根本不了解贾岛和韩愈分别是什么身份,就窃窃私语。有的说,韩愈很生气,因为贾岛违反了交通规则,贾岛应该向韩愈道歉。也有的说,贾岛、韩愈是同代诗人,贾岛没必要低声下气的向韩愈道歉。于是,课堂枝节横生,乱了套路。其实,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时候,应点拨韩愈的身份地位和贾岛的苦吟精神。韩愈当时是“权京兆尹”,京兆尹是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而贾岛是一位诗僧,对诗歌创作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贾岛推敲诗句时居然闯入宰相的仪仗队,自己却全然不知,足见其痴迷、执著、严谨。而韩愈得知贾岛作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最后敲定“敲”字,可见韩愈宽容大度、爱惜人才和对诗歌的钟爱。
另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笋芽儿》一课,其中有这样一段:“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教师生成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春雨姑娘来了’,而要说‘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对于还没有更多语感积淀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是感受不到其中的奥妙的。于是,教师通过对话进行点拨。
师:你听到过春雨的声音吗?
生:听过。
师:春雨落在叶丛中会是怎样的声音?
生:沙沙沙,沙沙沙。
生:滴滴,嗒嗒。
生:叮叮,咚咚。
生:刷刷刷,刷刷……
师:多么美妙的声音啊,难怪课文要说——
生: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教师的点拨好像给学生铺设了台阶,让他们一步步明白了事理,读懂了语言。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