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碳青霉烯类和其他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药耐药(MDR)(对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可选择药物少、耐药性传播广泛、治疗困难,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尤为引人注重.近年来,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耐药菌感染,尤其是严重CRE 和MDRPA感染中的疗效显著,本文拟就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严重耐药菌感染,主要是血流感染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严重MDR 革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天津 3000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碳青霉烯类和其他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药耐药(MDR)(对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可选择药物少、耐药性传播广泛、治疗困难,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尤为引人注重.近年来,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耐药菌感染,尤其是严重CRE 和MDRPA感染中的疗效显著,本文拟就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严重耐药菌感染,主要是血流感染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严重MDR 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贫血是否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雷神山医院58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水平分为入院贫血组、住院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三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入院实验室参数及临床结果等指标差异;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评估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583例COVID-19患者中,281例(48.2%)入院时合并贫血,52例(8.9%)住院期间新发贫血,2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7年12月期刊登了Marty等研究人员题为“letermovir(LET)在造血细胞移植中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的临床研究论文.letermovir是美国FDA 15年来批准的第一个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新药.作为非核苷类CMV抑制剂,letermovir的药物靶向为病毒终末酶复合物,进而阻止病毒复制.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57岁.因“发热4 d,咳嗽、咯痰2 d”于2019年11月9日入住我科.入院前4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无明显伴随症状.外院查血清淀粉酶 179 U/L,血清脂肪酶 291.6 U/L,CRP 141.5 mg/L;全腹CT提示:胆囊正常,脾脏稍大;胸部CT:右肺下叶实变,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入本院前2 d出现咳嗽、咯痰,为白色泡沫痰,无咯血、胸痛、气短,在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 g 2次/d,咳嗽、发热难以缓解,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收入我科.既往史:务农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原名国产万古霉素,是由华北制药1968年自主研制并投入生产的糖肽类抗生素,由放线菌发酵而来.1986年,原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在检定过程中发现去甲万古霉素的效价比国际标准品万古霉素高约10%,通过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进一步测定,发现其化学结构仅比万古霉素在N-56位末端氨基上少一个甲基,为N-去甲基万古霉素 ,并正式命名为去甲万古霉素 [1].去甲万古霉素化学结构与万古霉素相似,其抗菌谱、抗菌活性亦与万古霉素相仿,特别是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抗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54岁.因“臀部疼痛3周,右下肢红肿热痛15 d,发热10 d”于2020年10月26日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患者2020年10月6日晨起出现左侧臀部疼痛明显,皮肤无红肿及皮温升高,伴有左侧臀部及下肢活动障碍,于当地诊所肌注止痛药(具体药物不详) 1次,效果不佳,约3 d后疼痛蔓延至右侧臀部.2020年10月10日至当地诊所进行右侧臀部针灸治疗,针灸后第2天患者右侧臀部疼痛明显加重,伴有红肿及皮温升高,触痛阳性,同时出现右下肢红肿热痛明显.202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