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难题。而绿色教育也成了我们教育的新改革趋势。对学生实施绿色教育,让其从小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培养崇尚自然的心态与习惯,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能让孩子们立足于当下而又发展于未来。
关键词:绿色教育;绿色生态;环保节约;情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38-01
不管是电影《2012》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还是过度消费环境资源所带来的灾害,都让我们对于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有了重新的定位与反思。“地球只有一个”的口号响彻全球,“绿色生活”的观念逐步为更多人所接受、推崇。绿色教育是大势所趋,是教育创新呼唤的特色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化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突破口。儿童作为地球未来的主宰者,对其进行绿色教育更是不容置疑。要倡导学生及其家庭使用绿色产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教育从生活方式开始的理念。了解绿色消费、绿色饮食、绿色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实现学生及其家庭以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绿色方式生活。
一、希望有一天,垃圾桶也会下岗
每天放学,值周老师总是一遍一遍地在操场上巡视着,不时停下来捡起地上各式各样的垃圾。望着一些家长、小朋友仍不以为然地往草地花圃里扔着垃圾,老师们无奈地摇了摇头。垃圾环卫战,势在必行。
第一招:海绵宝宝废纸箱。在教室,纸张的浪费是最为明显的。为此,我们开展了“造纸”“树的生长过程”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纸的来之不易。每一页纸都是以砍伐树木为代价的,我们每浪费了一张纸,就伤害了一颗树木。孩子们对于树木的关爱之情,正是我们引导孩子们节约用纸的大好机会。我们带领着孩子们讨论,怎样才可以实现纸的循环使用,更提出了制作“海绵宝宝”废纸箱的建议。我们制作了“海绵宝宝”废纸箱,把不能再循环使用的纸张都放进海绵宝宝嘴巴里,既富童趣又减少了孩子们的纸张浪费行为,一举两得。
第二招:我为垃圾分类。在城市里,垃圾箱随处可见,但孩子们对于垃圾桶却从未有过好奇与探索。所以,当老师拿着香蕉皮、包装纸等“垃圾”进入教室之后,孩子们纷纷捂着鼻子说“好臭啊”“老师,垃圾应该扔掉,怎么拿到教室里来了”。看,孩子们对于垃圾没有好感。于是,通过介绍,让孩子们知道有些垃圾其实也能再次利用。让孩子们给垃圾分类,他们认识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志;通过观察垃圾对于地球造成的危害,他们知道了垃圾应该扔在垃圾箱,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一件事;通过给小区捡垃圾,他们知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垃圾,我们应该减少垃圾,还地球妈妈一个干净整洁绿色的面容。
二、向垃圾食品说“不”
绿色,代表着自然、生机、活力;绿色,象征着健康、快乐、纯净。让学生享受绿色营养、开阔绿色视野、保持绿色心灵,是时尚也是恒久的关爱。但如今,一些学生深陷速食食品、油炸食品的诱惑,一味追求味美而忽略食品健康与营养。而安全营养加膳食平衡,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黄金期的学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不断开展与“绿色食品”相关的特色课程,并将绿色食品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与家庭的合作,从孩子挑食与浪费粮食两大不良习惯入手,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并探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进餐习惯的有效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家长带领孩子购物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发现绿色食品的标志,找到绿色食品。不要以油炸食品、垃圾食品为奖励,尽量减少孩子们外出就餐的机会,还孩子们一个绿色、健康的饮食环境。我想,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
三、节约,不止一刻
在我们肆意消费地球资源的时候,一次次的自然灾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的过度消费无疑对下一代的生存带来了威胁。所以,“节约”可以说是绿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活动“节约小妙招”中,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牙膏、水彩笔、铅笔,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节约妙招,明白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可以避免很多隐性浪费。同时,在拓展环节,选取孩子们最为熟悉的水电为主要内容,着重讨论,介绍了节约水电的方法,再延伸到其他能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动脑,也引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最后,把节约意识渗透到家庭中去,让孩子们带着节约小妙招的宣传册回家,做到全民参与,意义更大。活动结束之后,我发现孩子们“不辱使命”,在树立自己节约意识的同时,甚至可以监督爸爸妈妈了。在洗手的时候,很自觉地把水龙头关小;还会告诉我“今天爸爸灯没关,还是我关的”“是我提醒奶奶淘米水可以浇花的”。
四、结束语
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承诺,它提醒当代人去保障后代人生存的权利。我们是教育一线工作者,对于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请告诉孩子们,我们需要绿色的生活方式,更要让孩子们学会绿色生活。总之,给孩子一片碧绿的草地,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气息,给孩子一片洁净的天空,让孩子能享受到清新的绿色教育,为孩子们撑起那一片绿荫,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参考文献:
[1]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J].哲学动态,2011(03).
[2]李安刚.实施“和乐”教育 塑造绿色人生[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关键词:绿色教育;绿色生态;环保节约;情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38-01
不管是电影《2012》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还是过度消费环境资源所带来的灾害,都让我们对于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有了重新的定位与反思。“地球只有一个”的口号响彻全球,“绿色生活”的观念逐步为更多人所接受、推崇。绿色教育是大势所趋,是教育创新呼唤的特色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化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突破口。儿童作为地球未来的主宰者,对其进行绿色教育更是不容置疑。要倡导学生及其家庭使用绿色产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教育从生活方式开始的理念。了解绿色消费、绿色饮食、绿色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实现学生及其家庭以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绿色方式生活。
一、希望有一天,垃圾桶也会下岗
每天放学,值周老师总是一遍一遍地在操场上巡视着,不时停下来捡起地上各式各样的垃圾。望着一些家长、小朋友仍不以为然地往草地花圃里扔着垃圾,老师们无奈地摇了摇头。垃圾环卫战,势在必行。
第一招:海绵宝宝废纸箱。在教室,纸张的浪费是最为明显的。为此,我们开展了“造纸”“树的生长过程”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纸的来之不易。每一页纸都是以砍伐树木为代价的,我们每浪费了一张纸,就伤害了一颗树木。孩子们对于树木的关爱之情,正是我们引导孩子们节约用纸的大好机会。我们带领着孩子们讨论,怎样才可以实现纸的循环使用,更提出了制作“海绵宝宝”废纸箱的建议。我们制作了“海绵宝宝”废纸箱,把不能再循环使用的纸张都放进海绵宝宝嘴巴里,既富童趣又减少了孩子们的纸张浪费行为,一举两得。
第二招:我为垃圾分类。在城市里,垃圾箱随处可见,但孩子们对于垃圾桶却从未有过好奇与探索。所以,当老师拿着香蕉皮、包装纸等“垃圾”进入教室之后,孩子们纷纷捂着鼻子说“好臭啊”“老师,垃圾应该扔掉,怎么拿到教室里来了”。看,孩子们对于垃圾没有好感。于是,通过介绍,让孩子们知道有些垃圾其实也能再次利用。让孩子们给垃圾分类,他们认识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志;通过观察垃圾对于地球造成的危害,他们知道了垃圾应该扔在垃圾箱,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一件事;通过给小区捡垃圾,他们知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垃圾,我们应该减少垃圾,还地球妈妈一个干净整洁绿色的面容。
二、向垃圾食品说“不”
绿色,代表着自然、生机、活力;绿色,象征着健康、快乐、纯净。让学生享受绿色营养、开阔绿色视野、保持绿色心灵,是时尚也是恒久的关爱。但如今,一些学生深陷速食食品、油炸食品的诱惑,一味追求味美而忽略食品健康与营养。而安全营养加膳食平衡,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黄金期的学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不断开展与“绿色食品”相关的特色课程,并将绿色食品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与家庭的合作,从孩子挑食与浪费粮食两大不良习惯入手,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并探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进餐习惯的有效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家长带领孩子购物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发现绿色食品的标志,找到绿色食品。不要以油炸食品、垃圾食品为奖励,尽量减少孩子们外出就餐的机会,还孩子们一个绿色、健康的饮食环境。我想,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
三、节约,不止一刻
在我们肆意消费地球资源的时候,一次次的自然灾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的过度消费无疑对下一代的生存带来了威胁。所以,“节约”可以说是绿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活动“节约小妙招”中,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牙膏、水彩笔、铅笔,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节约妙招,明白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可以避免很多隐性浪费。同时,在拓展环节,选取孩子们最为熟悉的水电为主要内容,着重讨论,介绍了节约水电的方法,再延伸到其他能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动脑,也引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最后,把节约意识渗透到家庭中去,让孩子们带着节约小妙招的宣传册回家,做到全民参与,意义更大。活动结束之后,我发现孩子们“不辱使命”,在树立自己节约意识的同时,甚至可以监督爸爸妈妈了。在洗手的时候,很自觉地把水龙头关小;还会告诉我“今天爸爸灯没关,还是我关的”“是我提醒奶奶淘米水可以浇花的”。
四、结束语
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承诺,它提醒当代人去保障后代人生存的权利。我们是教育一线工作者,对于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请告诉孩子们,我们需要绿色的生活方式,更要让孩子们学会绿色生活。总之,给孩子一片碧绿的草地,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气息,给孩子一片洁净的天空,让孩子能享受到清新的绿色教育,为孩子们撑起那一片绿荫,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参考文献:
[1]袁鼎生.绿色人生和艺术人生的耦合旋升——生态审美者的生发路径[J].哲学动态,2011(03).
[2]李安刚.实施“和乐”教育 塑造绿色人生[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