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是一块比例很大且较难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很难掌握。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训练,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感到应用题难教。学生因此对应用题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采用题海战术。在整个教学中如果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生搬硬套。这样的话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只能程序化、机械化地接受。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一、应用生活中的数学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在的新课改中虽然采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但有些并不是很贴切,需要教灵活的掌握。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促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教师可利用图象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让学生不尽在听觉上而且在视觉上也有收获。据专家实验结果表明:接受一个信息,单用耳朵能记住15%,单用眼睛看能记住10%,而将两者结合可达35%。可见板书、板画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要手段。如“将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周长。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来解决,把较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当学生清楚的“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2条正方形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二、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做过研究,显示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最后解决问题。例如:“体育室里有5个篮球,8个排球,6个足球,求: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多少个?”在这道题中给了我们3个条件,1个问题。那解题过程中是不是3个条件都要用到呢?往往有些同学是一看到“求一共”就很自然的把3个都加起来,就完了。不去思考它的问题。可见在应用题中看问题是很关键的。只有去分析问题,你才能解决问题。在这一题中我们要先观察是求谁和谁的一共。(篮球和排球)问题就好解决了。再如:“花篮里有5朵红花,黄花是红花的3倍,蓝花是黄花的4倍,求蓝花有多少朵?”这题对于3年级的学生来说看似好复杂,但只要我们找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好解决了。在数学中逆向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好思路。也就是从问题出发,找出关系,逐个解决。
  (作者单位:561000贵州省安顺市第八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要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经常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索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自主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我认为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学好计算,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深刻认识计算的正确性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正确”是计算的基本要求,没有“正确”就丧失计算的意义。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
期刊
什么是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结构,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数学教学理论和原则指导下,所设计的数学教学结构以及相关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数学教学评价。如何寻找和发展可行的数学教学模式使之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服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课程内容都是前人已经创造好了的,但对学生来讲,仍是全新的
期刊
什么是研究性学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
期刊
幼儿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很广泛的,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歌舞、幼儿表演、幼儿文学、幼儿影视、幼儿书法、幼儿图书等都是它涉及的教育领域。它既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坚定不移地把体、智、德、美全面育人的幼儿教育目的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正确的。  我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幼儿艺术教育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曾经受到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过分注重共性而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从教材整合、学生学习地位、教师作用、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教育 就业导向 语文教学  一、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1.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
期刊
一、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
期刊
时代在发展,学生也是在发展。现在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其中包括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应该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入手。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那
期刊
快乐的数学课堂是激发小学生潜能的重要场所,是从小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保障。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构建快乐的数学课堂,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愉快的童年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一、创设情境,唤醒学生  根据小学生对有趣、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创设各种数学情境,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之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倍数的意义》一课时,笔者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