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作为折射社会,表达追求的方式,也是社会的缩影。本文对中美两国老年题材电影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对比:中美老年题材电影中子女的彰显与缺失,场景设置以及情节设置三个维度来探讨中美两国电影所折射的养老差异。并从传统、立法、制度和观念方面分析了中美养老差异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老年电影;养老差异;差异产生根源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2013年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报告指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在201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老年群体的心理世界和生活状况也引起了电影人士的关注,中美两国的电影人都拍摄了一些优秀的反映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影片。本文将对比中美两国的老年题材电影,探讨中美两国养老问题的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中美养老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1.中美老年人题材电影中,子女的彰显与缺失
许鞍华导演的作品《桃姐》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然而由于其是一部以老年题材为主题的影片,在开拍之初,《桃姐》并不被投资商所看好。
在这部没有强烈戏剧冲突,故事发展主要靠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来维系的影片中,我们作为观影人却深深地领悟了亲情的温馨与感动。影片的主人公桃姐(叶德娴饰)是一个在主人家工作了60年的仆人。Roger (刘德华饰) 正是桃姐工作的主人家的少爷。由于家庭富足,Roger一直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着桃姐的悉心照顾。但桃姐突如其来的疾病,却让她不得不住进了养老院。两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面上的主仆关系逐渐演变成了“母子”关系。Roger这时开始审视自己,才意识到桃姐于自己和于自己的家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表面上是主仆关系,但实际上却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出了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母子”情。影片在对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中,平淡而自然地体现了中国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的默默奉献和关心。而在父母年老时,他们又渴望得到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影片中。桃姐在养老院坐卧不安,翘首以盼“儿子”能前往养老院看望自己,而表面上却又对“儿子”说没时间就不要来了。在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中,体现出了父母在年老时,对于子女的渴盼。虽然,桃姐这部影片反映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的赡养,但其实质和精神内核却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孝,而Roger这个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的角色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彰显。
《恋恋笔记本》严格意义上也许不能称之为一部老年题材的影片。然而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整个故事都是穿插在老年的回忆里。年老的他把往事读给已经失去记忆的妻子听。老先生一遍一遍的讲述着年轻男孩和女孩的故事,老太太好奇地追问结果,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疗养院里上演。我们不禁要追问,既然这对老夫妻相濡以沫,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一生。在年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时,他们的子女到哪里去了呢。也许,仅仅因为这个小失误去指责一部爱情片过于狭隘,但仔细思考却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疏忽。子女不仅没有出现,他们甚至没有被提及。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子女的出席与缺失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做任何的解释。在老年题材的影片中,子女总是被边缘化或者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而这仅仅是一个例子。
总而言之,在老年题材的影片中,国内影片有意无意地彰显了子女的存在,表明在父母亲年老体衰时,子女赡养父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美国的电影却有意或无意的把子女置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侧面体现了子女在赡养父母时所扮演的不同于中国子女的角色。
2.中美电影不同的场景设置折射中美养老模式差异
马俪文导演的作品《我们俩》讲述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金雅文饰)和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宫哲饰)之间的故事。老太太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而女孩是一个穷学生。因为女孩租住老太太的房子,打破了老太太平静的生活。两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观念,让彼此之间的争吵不断。但是在经历了一年的相处之后,她们之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开始相互依靠。
影片《我们俩》的故事场景就没有离开过老太太居住了几十年的破旧四合院。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中国老年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数千年来,“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根”却总是与家,与房子紧密联系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影片《我们俩》中的老太太尽管孤独一人但却仍然坚持居住在自家的四合院里。
我们仍以《恋恋笔记本》为例,影片一开始就表明老太太因为患老年痴呆症失忆,住在疗养院里。从头至尾两人的老年生活都把场景设置在疗养院中。无论是夕阳下,老先生给老太太读年少时的故事,还是老先生为了唤醒老太太的记忆给她准备烛光晚宴,亦或是最后老太太临终时老先生和她一起躺在疗养院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所有的故事都被导演设置在了疗养院。这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再者,老太太离开时只有老先生一个人陪伴着她,老太太的儿子或女儿是缺失的。这与中国传统的观念也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中美电影人在老年题材的影片中,对于场景的设置存在巨大的差异。美国老年题材的电影中,故事场景偏好设置在养老院。而中国同类型的电影中,却更倾向于把场景设置在自己家里。场景设置方面的差异折射出了中美不同的养老模式。中国的养老模式以居家为主,或者以家庭为主。而美国的养老模式却主要是养老院为主。
3.美电影情节设置,体现中美老年人不同的老年观
《关于斯密特》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老年题材影片。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许多中国观影人觉得难以接受。在斯密特从公司退休之后,但却没办法适应突然闲下来的生活。有一个小细节让我们印象深刻,闹钟仍然和往常一样定在七点。但是,起床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退休了,于是百无聊赖地在家看电视。之后施密特精神抖擞地回到公司,试图能帮助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处理之前自己负责的项目,却遭到了同事的婉拒。之后在楼下的垃圾桶前,他又意外发现曾经属于自己的一些文件资料。这让他突然之间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回到家后,妻子问他在公司是否一切顺利,他撒谎说帮助同事整理了一些零碎材料。斯密特之所以撒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苍老”。与退休后的闲适生活比较起来,他更愿意选择忙碌而积极生活状态。似乎这样,才能够把他所恐惧的老年生活最大限度地往后推延。而影片主人公斯密特的这种心态,在美国社会中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一篇标题为《“永不退休的人”:拒绝退休的美国老年人》的文章曾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于《新闻周刊》的网站上。文章把那些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工作的人称作是永不退休的人。由此可见,美国的老年人对于年老的恐慌。他们试图用忙碌的工作来掩饰自己年老的事实。 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老年题材的影片,情节设置却有意无意地描绘了另一种景象。蒙古导演哈斯朝鲁于2006导演了一部老年题材的影片。该片就是偏重于纪实风格的电影《剃头匠》。影片所展现的正是主人公——90多岁高龄的老剃头匠敬大爷的工作和生活。影片中,敬大爷总是骑着三轮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去给他的老主顾们剃头,刮须。作为90岁高龄的敬大爷,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而这正契合了我们传统观念中对于长寿健康的推崇。当然,影片《剃头匠》展现了老年生活的其他方面。但仅从敬大爷对于自己年老这件事的态度来看,这是与西方老年人对于年老的看法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个人觉得,中国老年题材影片中所展现的更多是老年人对年老持有更平和的态度。这也许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于老年人的尊重有着巨大的联系。就如同中国的寿星一样,总是被描绘成有着红润面颊,雪白胡须,笑容可掬的老者。对于富有生气的老者,我们会赞扬他“老当益壮”。
总之,在中美老年题材的影片中,一些情节的设置体现了中美老年人对于年老的不同观点。美国老年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总是试图强调自己尚还年轻。而中国的老年人对于自己年老却并不讳言,对年老这件事也不如美国老年人那么敏感。中国的老年人甚至认为老来健康于自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二.差异产生的原因
1.传统原因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一直视尊老爱幼为一种美德。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有对孝道的阐释,比如《诗经.尔雅.释训》关于孝道解读为“善事父母为孝”。孔子曰:“今之孝者,事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万章上》指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礼记.祭义》中强调,“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上述典籍对孝的解读一步步从“能养”提升到了“尊敬”的高度。除此之外,孝文化也充分体现在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之中,比如一些常见的习语就充分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父母在,不远游”,“晨昏定省”,“无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不孝顺父母会被视为道德缺失而受到世人的谴责。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因此,即便是在家庭中,也强调自立。正是由于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美国老年人会耻于依赖自己的子女。
2.立法方面的原因
中国人有种说法“养儿防老”,因此儿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对父母的赡养是中国法律规定的子女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宪法》就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除了宪法之外,中国的婚姻法,刑法中都有相应的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履行的义务”。而且,对于养老立法方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是不得不提及的一部法律。2013年7月1日施行的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之前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不论是修订前后,都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而子女毫无疑问是应该赡养父母的。简言之,在中国子女不孝敬父母是违宪、违法的行为。然而美国却没有要求儿女赡养老人的全国性法律。美国有些州法律要求子女在父母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赡养父母,但也很少实施。
3.制度方面的原因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追溯到1929年10月爆发的全国性经济危机时代。那次影响深远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认识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1935年8月14日,在罗斯福政府的推动下,美国正式通过了《社会保障法》。193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障法》奠定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从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持续扩张,向全覆盖高支出水平迈进,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形成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退休养老责任,形成了基本社会保障体系、雇主补充养老计划(或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私人储蓄养老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而我国在养老的统筹规划方面较之于美国则晚了许多。只有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和一些部分法规和规章。再则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身份、户籍、地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相对滞后。正是由于养老制度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两国养老形式上的巨大差异。
4.观念方面的原因
个人主义是美国国民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美国价值观体系的中心和源泉。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是和美国的历史同步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的社会雪教授西摩.M.利普赛特(Seymour M. Lipset)在他的《第一个新国家》(The First New Nation)一书中指出:“美国个人主义等独特的价值观念滥觞于美国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民众普遍接受了个人主义者的思想和观念。”源远流长的个人主义也深刻影响了美国民众对养老的看法。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独立自主。因此,在美国人看来,养老是个人的事情,不能依赖于子女。正如一个美国评委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国际汉语辩论赛上就老人养老问题所做出的评论一样:“美国老人选择自己养自己。”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民众根深蒂固地认为,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陈桐生先生在《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中把中国古代的集体主义称之为宗法集体主义。它强调个人必须履行自己在宗法体系坐标中的特定伦理责任与义务,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宗法集体利益。因此,子女孝顺父母,在父母年迈时赡养父母这个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父母也认为子女赡养自己是理所应该的事情。
结论:
基于中美两国不同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如传统原因,立法方面的原因,制度和观念方面的差异等导致了中美两国在养老方面的巨大差异。电影作为作为一种折射社会现实的艺术表达形式,它从情节设置,背景设置和子女的彰显与缺失方面深刻体现了两国在养老问题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方菲, 郭倩, 余晓玲. 养老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2]曾曙静. 中美养老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 (04).
[3]张梦媛. 美国个人主义的清教源流[J]. 美国研究. 2008(03).
[5]Seymour Martin Lipset , The First New N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 1963).
关键词:老年电影;养老差异;差异产生根源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2013年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报告指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在201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老年群体的心理世界和生活状况也引起了电影人士的关注,中美两国的电影人都拍摄了一些优秀的反映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影片。本文将对比中美两国的老年题材电影,探讨中美两国养老问题的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中美养老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1.中美老年人题材电影中,子女的彰显与缺失
许鞍华导演的作品《桃姐》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然而由于其是一部以老年题材为主题的影片,在开拍之初,《桃姐》并不被投资商所看好。
在这部没有强烈戏剧冲突,故事发展主要靠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来维系的影片中,我们作为观影人却深深地领悟了亲情的温馨与感动。影片的主人公桃姐(叶德娴饰)是一个在主人家工作了60年的仆人。Roger (刘德华饰) 正是桃姐工作的主人家的少爷。由于家庭富足,Roger一直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着桃姐的悉心照顾。但桃姐突如其来的疾病,却让她不得不住进了养老院。两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面上的主仆关系逐渐演变成了“母子”关系。Roger这时开始审视自己,才意识到桃姐于自己和于自己的家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表面上是主仆关系,但实际上却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出了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母子”情。影片在对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中,平淡而自然地体现了中国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的默默奉献和关心。而在父母年老时,他们又渴望得到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影片中。桃姐在养老院坐卧不安,翘首以盼“儿子”能前往养老院看望自己,而表面上却又对“儿子”说没时间就不要来了。在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中,体现出了父母在年老时,对于子女的渴盼。虽然,桃姐这部影片反映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的赡养,但其实质和精神内核却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孝,而Roger这个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的角色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彰显。
《恋恋笔记本》严格意义上也许不能称之为一部老年题材的影片。然而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整个故事都是穿插在老年的回忆里。年老的他把往事读给已经失去记忆的妻子听。老先生一遍一遍的讲述着年轻男孩和女孩的故事,老太太好奇地追问结果,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疗养院里上演。我们不禁要追问,既然这对老夫妻相濡以沫,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一生。在年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时,他们的子女到哪里去了呢。也许,仅仅因为这个小失误去指责一部爱情片过于狭隘,但仔细思考却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疏忽。子女不仅没有出现,他们甚至没有被提及。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子女的出席与缺失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做任何的解释。在老年题材的影片中,子女总是被边缘化或者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而这仅仅是一个例子。
总而言之,在老年题材的影片中,国内影片有意无意地彰显了子女的存在,表明在父母亲年老体衰时,子女赡养父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美国的电影却有意或无意的把子女置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侧面体现了子女在赡养父母时所扮演的不同于中国子女的角色。
2.中美电影不同的场景设置折射中美养老模式差异
马俪文导演的作品《我们俩》讲述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金雅文饰)和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宫哲饰)之间的故事。老太太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而女孩是一个穷学生。因为女孩租住老太太的房子,打破了老太太平静的生活。两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观念,让彼此之间的争吵不断。但是在经历了一年的相处之后,她们之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开始相互依靠。
影片《我们俩》的故事场景就没有离开过老太太居住了几十年的破旧四合院。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中国老年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数千年来,“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根”却总是与家,与房子紧密联系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影片《我们俩》中的老太太尽管孤独一人但却仍然坚持居住在自家的四合院里。
我们仍以《恋恋笔记本》为例,影片一开始就表明老太太因为患老年痴呆症失忆,住在疗养院里。从头至尾两人的老年生活都把场景设置在疗养院中。无论是夕阳下,老先生给老太太读年少时的故事,还是老先生为了唤醒老太太的记忆给她准备烛光晚宴,亦或是最后老太太临终时老先生和她一起躺在疗养院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所有的故事都被导演设置在了疗养院。这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再者,老太太离开时只有老先生一个人陪伴着她,老太太的儿子或女儿是缺失的。这与中国传统的观念也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中美电影人在老年题材的影片中,对于场景的设置存在巨大的差异。美国老年题材的电影中,故事场景偏好设置在养老院。而中国同类型的电影中,却更倾向于把场景设置在自己家里。场景设置方面的差异折射出了中美不同的养老模式。中国的养老模式以居家为主,或者以家庭为主。而美国的养老模式却主要是养老院为主。
3.美电影情节设置,体现中美老年人不同的老年观
《关于斯密特》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老年题材影片。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许多中国观影人觉得难以接受。在斯密特从公司退休之后,但却没办法适应突然闲下来的生活。有一个小细节让我们印象深刻,闹钟仍然和往常一样定在七点。但是,起床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退休了,于是百无聊赖地在家看电视。之后施密特精神抖擞地回到公司,试图能帮助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处理之前自己负责的项目,却遭到了同事的婉拒。之后在楼下的垃圾桶前,他又意外发现曾经属于自己的一些文件资料。这让他突然之间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回到家后,妻子问他在公司是否一切顺利,他撒谎说帮助同事整理了一些零碎材料。斯密特之所以撒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苍老”。与退休后的闲适生活比较起来,他更愿意选择忙碌而积极生活状态。似乎这样,才能够把他所恐惧的老年生活最大限度地往后推延。而影片主人公斯密特的这种心态,在美国社会中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一篇标题为《“永不退休的人”:拒绝退休的美国老年人》的文章曾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于《新闻周刊》的网站上。文章把那些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工作的人称作是永不退休的人。由此可见,美国的老年人对于年老的恐慌。他们试图用忙碌的工作来掩饰自己年老的事实。 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老年题材的影片,情节设置却有意无意地描绘了另一种景象。蒙古导演哈斯朝鲁于2006导演了一部老年题材的影片。该片就是偏重于纪实风格的电影《剃头匠》。影片所展现的正是主人公——90多岁高龄的老剃头匠敬大爷的工作和生活。影片中,敬大爷总是骑着三轮穿梭在北京的胡同里去给他的老主顾们剃头,刮须。作为90岁高龄的敬大爷,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而这正契合了我们传统观念中对于长寿健康的推崇。当然,影片《剃头匠》展现了老年生活的其他方面。但仅从敬大爷对于自己年老这件事的态度来看,这是与西方老年人对于年老的看法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个人觉得,中国老年题材影片中所展现的更多是老年人对年老持有更平和的态度。这也许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于老年人的尊重有着巨大的联系。就如同中国的寿星一样,总是被描绘成有着红润面颊,雪白胡须,笑容可掬的老者。对于富有生气的老者,我们会赞扬他“老当益壮”。
总之,在中美老年题材的影片中,一些情节的设置体现了中美老年人对于年老的不同观点。美国老年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总是试图强调自己尚还年轻。而中国的老年人对于自己年老却并不讳言,对年老这件事也不如美国老年人那么敏感。中国的老年人甚至认为老来健康于自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二.差异产生的原因
1.传统原因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一直视尊老爱幼为一种美德。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有对孝道的阐释,比如《诗经.尔雅.释训》关于孝道解读为“善事父母为孝”。孔子曰:“今之孝者,事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万章上》指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礼记.祭义》中强调,“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上述典籍对孝的解读一步步从“能养”提升到了“尊敬”的高度。除此之外,孝文化也充分体现在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之中,比如一些常见的习语就充分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父母在,不远游”,“晨昏定省”,“无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不孝顺父母会被视为道德缺失而受到世人的谴责。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因此,即便是在家庭中,也强调自立。正是由于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美国老年人会耻于依赖自己的子女。
2.立法方面的原因
中国人有种说法“养儿防老”,因此儿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对父母的赡养是中国法律规定的子女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宪法》就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除了宪法之外,中国的婚姻法,刑法中都有相应的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履行的义务”。而且,对于养老立法方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是不得不提及的一部法律。2013年7月1日施行的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之前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不论是修订前后,都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而子女毫无疑问是应该赡养父母的。简言之,在中国子女不孝敬父母是违宪、违法的行为。然而美国却没有要求儿女赡养老人的全国性法律。美国有些州法律要求子女在父母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赡养父母,但也很少实施。
3.制度方面的原因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追溯到1929年10月爆发的全国性经济危机时代。那次影响深远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认识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1935年8月14日,在罗斯福政府的推动下,美国正式通过了《社会保障法》。193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障法》奠定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从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持续扩张,向全覆盖高支出水平迈进,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形成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退休养老责任,形成了基本社会保障体系、雇主补充养老计划(或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私人储蓄养老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而我国在养老的统筹规划方面较之于美国则晚了许多。只有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和一些部分法规和规章。再则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身份、户籍、地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相对滞后。正是由于养老制度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两国养老形式上的巨大差异。
4.观念方面的原因
个人主义是美国国民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美国价值观体系的中心和源泉。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是和美国的历史同步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的社会雪教授西摩.M.利普赛特(Seymour M. Lipset)在他的《第一个新国家》(The First New Nation)一书中指出:“美国个人主义等独特的价值观念滥觞于美国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民众普遍接受了个人主义者的思想和观念。”源远流长的个人主义也深刻影响了美国民众对养老的看法。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独立自主。因此,在美国人看来,养老是个人的事情,不能依赖于子女。正如一个美国评委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国际汉语辩论赛上就老人养老问题所做出的评论一样:“美国老人选择自己养自己。”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民众根深蒂固地认为,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陈桐生先生在《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中把中国古代的集体主义称之为宗法集体主义。它强调个人必须履行自己在宗法体系坐标中的特定伦理责任与义务,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宗法集体利益。因此,子女孝顺父母,在父母年迈时赡养父母这个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父母也认为子女赡养自己是理所应该的事情。
结论:
基于中美两国不同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如传统原因,立法方面的原因,制度和观念方面的差异等导致了中美两国在养老方面的巨大差异。电影作为作为一种折射社会现实的艺术表达形式,它从情节设置,背景设置和子女的彰显与缺失方面深刻体现了两国在养老问题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方菲, 郭倩, 余晓玲. 养老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2]曾曙静. 中美养老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 (04).
[3]张梦媛. 美国个人主义的清教源流[J]. 美国研究. 2008(03).
[5]Seymour Martin Lipset , The First New N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