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致过敏性休克成功抢救一例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 过敏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R8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13-01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为复方制剂,白色疏松块状物,其组成成分为:每瓶含甘草酸苷20mg,盐酸半胱氨酸10mg,甘氨酸200mg,,辅助名称:亚硫酸钠,甘露醇,氨水。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我科2009年10月30日成功抢救一例静脉滴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国药准字H20060537)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1岁。因2009-07月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诊断为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于2009-10-10人我科进行放化疗。2009-10-30,11:30AM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加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80mg静脉滴注,滴速为50滴/分。30秒后,患者诉感进针处有胀痛和瘙痒,观察并无红肿。1min后,患者诉胸闷,气紧,头晕,皮肤瘙痒,四肢麻木,此时面部及颈部有红斑,随即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点,呼吸困难,口唇、肢端青紫,意识不清,呼之不应。
  2 急救处理
  立即停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组液体,迅速将患者平卧、高流量吸氧给予0.9%NS500ml重新建立静脉通道,行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显示:血压60/40mmHg,脉搏60次/分,呼吸32次/分,给予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0.9%NS加地塞米松10mg,0.9%NS加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12N患者神志清楚,血压130/80mmHg,脉搏70次/分,呼吸27次/分,全身红斑较前消退,口唇、肢端由青紫转为红润,四肢麻木缓解。2:30PM患者意识清楚,血压103/60mmHg,脉搏86次/分,呼吸21次/分,全身皮肤红斑消退,未诉其他不适。
  3 讨论
  3.1 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毒理:
  3.1.1 药理作用:
  1.抗炎症作用。
  (1)抗过敏作用:甘草酸苷具有抑制兔的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 Phenomenon)及抑制施瓦茨曼现象(Shwartzman Phenomenon)等抗过敏作用。对皮质激素,有增强激素的抑制应激反应作用,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和胸腺萎缩作用。对激素的渗出作用无影响。
  (2)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作用:甘草酸苷可以直接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启动酶-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A2)结合以及与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使其产生炎性介质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结合,选择性地阻碍这些酶的磷酸化而抑制其活化。
  2.免疫調节作用:甘草酸苷在体外试验(in vitro)具有以下免疫调节作用:1)对T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2)对γ干扰素的诱导作用;3)活化NK细胞作用;4)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
  3.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在in vitro初代培养的大白鼠肝细胞系,甘草酸苷有抑制由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作用。
  4.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在小白鼠MHV(小白鼠肝炎病毒)感染实验中,给与甘草酸苷可延长其生存日数。在兔的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发痘阻止实验中,有阻止发痘作用;在体外实验系,也观察到了抑制疱疹病毒等的增殖作用,以及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3.1.2 不良反应:来自国外同类品种原有治疗肝病的15个文献中的789例以及日本原生省批准追加药物效能所调查的4213例使用该制剂的结果。
  1.重要不良反应:(1)休克、过敏性休克,(2)过敏样症状,(3)假性醛固酮症状。
  2.其它不良反应:可增加血清钾下降,血压升高的发生。
  3.2 用药注意事项:
  1.慎重给药: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患者给药)。
  2.一般注意事项:
  由于该制剂中含有甘草酸苷,所以与含其它甘草制剂并用时,可增加体内甘草酸苷含量,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基于临床应用经验,高龄者有易发低血钾副作用倾向,因此需在密切观察基础上,慎重给药。
  4 小结
   严密观察用药情况,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和正常药理作用不相关,难预测,在药物研究阶段的常规毒理学试验中难以发现,发生率低(20%~30%),病死率高[1]。患者在应用药物期间,护士应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首次注射输液速度开始宜慢,滴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主动、耐心、细致地询问病情,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在用药前、中、后应耐心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药物知识宣教,使其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及时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以便及早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过敏体质者尽量避免使用此药,因病情需要使用此药应在使用前仔细询问病人过敏史,使用时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休克后立即使患者平卧,抬高下肢,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并注意保暖。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在注射前应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参考文献
  [1]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
  作者单位:341000 江西赣州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产科出血的发生提供一些建言。方法 对2003~2010年271例产科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年分产前、后出血原因相关因素用构成比。结果 产科出血发生率为5.01%,产前出血占72.69 %,以异位妊娠为主:产后出血占27.31 %,以宫缩乏力为主。结论 降低病因的发生,提高职业者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新时期防治产科出血的重点。  【关键词】产科出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流行情况,探讨影响其相关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金乡县农村行政村一般人群中的已婚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金乡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总感染率为34.9%,30-49岁妇女的患病率与其它年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乡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足月剖宫产的时机和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320例足月妊娠剖宫产的时机,及与新生儿转归和并发症发病率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选择妊娠时间在37周和38周进行剖宫产的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和其他危险的比例明显高于39周进行剖宫产的新生儿的发生比例,危险性大大增加,差异极为显著(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根据妊娠时间将320例足月择期剖宫产者分为3组:第一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对急性脑血管病(CVD)预后的影响。方法:132例急性脑梗死研究对象,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6例,糖耐量异常(IGT)组42例;新发糖尿病(DM)患者34例。入院后及入院常规治疗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DM组及IGT组与NGT组相比神经功能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DM组及IGT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及时间。方法:将我院及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在2008~2010年期间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2500例,随机分为三组,前两组分别给予笑气麻醉、异丙酚静脉麻醉,第三组为对照组。对术中阵痛及术后出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最好,笑气组次之(P<0.05)。手术时间:异丙酚静脉麻醉手术时间最短,笑气组次之,对照组手术时间最长(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和开放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6月到2009年9月我院门诊16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选择110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治疗,58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3个月,察看结石的排净率。结果 经皮肾镜碎石组结石清除率是89%,9%残留率,21例并发症。开放手术组结石清除率达到90%,6%残留率,30例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与肺癌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提高对这两种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肺癌诊断为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与肺癌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当两病并存时更难以鉴别。结论:医务人员應拓宽知识面并及时应用纤支镜、胸CT等检查,尽早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    【中图分类号】R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
期刊
【摘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分析应对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措施。方法对南宁市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普及妊娠分娩知识、加强产前教育的同时,对孕妇心理及早干预,提高镇痛分娩技术水平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上肢损伤修复手术服务,减轻病人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方法:近10年来,我科对202例上肢损伤患者行臂丛神經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结果:184例效果佳,15例效果较差需加用辅助麻醉药,1例无效,操作时刺破血管2例,气胸及神经损伤无一例发生。结论:采用细针操作法能减轻术中、术后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佳。能更好的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12-01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 女,55岁,身高155cm,体重58kg。因“尿急、尿痛1月”确诊为“右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择期行“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前检查无特殊异常,ECG显示:窦性心动过速,HR 102次/分。  刺成功后上下管各推注8.94mg/ml甲磺酸罗哌卡因试探剂量4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