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进步直接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短短百年内创造的物质财富,甚至超过了过去千年的总和。新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动荡。。。这一切都使当今社会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吗性。面对日趋冰冷的社会,建筑师应当担当起什么责任?在众多探索的建筑师当中,妹岛和世脱颖而出。妹岛和世曾说过:“她的建筑是为了适应社会,为了交流。”她认为当今世界经济波动性强烈,时代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因此她要创造出一种具有交流性的建筑。
关键词:妹岛和世、交流性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113 文献标识码: A
1.1边界空间的弱化
现代都市之中,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筑往往以一种拒绝的姿态,给人一種封闭感以及钢铁的冰冷感,妹岛和世主张破除建筑的壁垒,打破封闭的建筑空间,使建筑与人,建筑与城市,与自然有着交流,做为建筑与城市接轨的边界空间,首当其冲的就要削弱封闭感,与城市空间,与自然有着交流。妹岛和世在处理建筑的边界空间时,采用了弱化边界空间高差的手法。主要包括室内外地坪零高差,建筑幕墙的大面积使用,建筑内外相同元素的使用这三种手法,这三种手法往往是配合使用的,有效的弱化了建筑与城市接轨的边界空间,从而达到了她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交流的目的。
城市与建筑的边界空间对于建筑与城市的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了打破封闭的外墙带来的空间束缚感,将建筑的边界空间与城市空间互动,妹岛和世常常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做为建筑的外墙,妹岛和世的玻璃幕墙使用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为了避免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单调的建筑效果,妹岛和世对各种玻璃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其进行组合使用,有的玻璃取其通透,有的取其模糊。。。各种效果综合使用,从而在边界空间上弱化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界限。具有代表性的是妹岛和世的东京芝浦住宅项目。如图1-1所示,东京芝浦住宅位于东京芝浦区,建于2010年,建筑正面整体采用玻璃幕墙,妹岛和世选取了多种玻璃组合使用,整体使用了大面积通透的玻璃,使建筑界限得到了弱化。在建筑临近的红色建筑实体性很强,在实体的对比下,芝浦住宅显得格外通透。在建筑局部使用了比较模糊的玻璃,使建筑看起来比较自然,各种玻璃的配合使用使建筑外墙的封闭感成功的被弱化,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在边界处有了很好的交流。
妹岛和世的建筑玻璃幕墙的使用手法通常是与建筑地坪的“零高差”使用手法配合使用的。为了使建筑边界空间的界限进一步弱化,妹岛和世往往削弱了建筑内外的地坪,使得建筑内外高差趋于零,建筑内外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幕墙。这样使得人们在建筑外部空间一眼能看到建筑内部空间的全部,室内室外无高差的处理使得建筑仿佛内外贯通了一样,再次的削弱了建筑内外的界限。妹岛和世的建筑内外地坪“零高差”的处理手法并不是绝对的零高差,如果建筑位于较低的地势,建筑外壁采用玻璃幕墙的话,妹岛和世会先对建筑场地进行处理,以利于建筑的排水。例如妹岛和世的金泽世纪美术馆,金泽世纪美术馆位于日本金泽市,建于2004年,因为建筑周边比较平坦,而且地势较高,所以妹岛和世将这种手法运用到了极致,采用了零地坪处理,如图1-2所示,建筑内外完全等高,一层透明玻璃隔着内外空间,成功的将城市空间引入到了建筑空间之中,使得建筑打破了边界的束缚,这种处理使得外墙仿佛不存在,成功的弱化了边界空间,削弱了建筑的封闭感。
妹岛和世在边界的弱化处理上,第三个常用的手法就是建筑内外相同元素的使用,她对于周边环境有着敏锐的把握,巧妙的将建筑周边的环境元素引入到建筑边界中,使得建筑内外空间在边界上给人以相似的亲切感,从而再次削弱建筑边界的束缚感,使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着交流。在周围有山石的场所,她会将石元素引入到边界中,在外墙上使用部分石材做为建筑材料,她会将建筑周边的植物引入到建筑边界,使得建筑内外相互呼应。妹岛和世常常将建筑周边的景色做为建筑的装饰,用玻璃幕墙的倒影将周边环境引入到建筑边界上。
例如在金泽21世纪博物馆中妹岛和世选取了建筑周边的绿化植物,如图1-3所示,妹岛和世将这些植物有意的从建筑外部一直种到建筑内部,相同植物隔着通透性良好的玻璃,使建筑的边界完全被打破,建筑与城市空间在此处得到了融合,与自然也有着交流。
1.2内外空间的渗透
妹岛和世的露台大小不一,形状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给人圆润温和的感觉,妹岛和世喜欢将露台的外围做的比较通透,这样能将引入的城市空间与天井附近的建筑空间都有着交流。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如图1-4所示,妹岛和世在的建筑中运用了大量的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的露台,将城市空间大量的引入到建筑内部,而且建筑外墙与露台的隔断物完全都为玻璃,引入的城市空间继续与天井周边的空间相互交流,完成了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有日本建筑评论家评价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的设计浪费空间,天井面积几乎占据了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里妹岛和世可能只是想表达她对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交流的一种态度,正像她所说的“她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交流”。
对于几何体块围合而成的建筑,妹岛和世往往运用天井,来达到她内外空间融合的目的。妹岛和世的天井是通过建筑几何体块围合而成,天井往往是建筑的中心位置。妹岛和世的天井非常简洁,没有任何装饰,只有简单的开窗,但是天井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妹岛和世希望将人的视觉从建筑表皮上,转移到感受天井的空间上,与中庭相比,天井面积不大,但是显得比较高耸。当阳光照射到天井时,配合葱绿的植物,一瞬间城市空间与自然被完整的引入到了建筑内部。例如在大仓山宿舍中,如图1-5所示,妹岛和世用几个厚重的几何体块在建筑中心位置围合了天井,天井没有进行装饰处理,只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开窗,在天井中种植着各种植物,人在天井中,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在封闭的建筑内部,而是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就这样妹岛和世成功的将自然空间引入到了建筑内部。
例如妹岛和世的大学多媒体工作室,如图3-17所示,大学多媒体工作室建于1997年,建筑位于距东京2小时车程的岐埠县。是一所大学的多媒体工作室并且为电脑艺术家提供宿舍。妹岛和世将建筑屋顶设计为带抛物曲线的广场,从建筑室外草皮上可以直接上到屋顶,将建筑与周围环境首先牢牢结合在了一起,在建筑屋顶上,妹岛和世大面积的布置了三道宽度不一的玻璃带,有着良好的通透性,将城市空间引入到了建筑内部。玻璃带的下面配有人工采光设施,在夜晚,柔和的灯光透过照射到建筑外部空间,慢慢消散于黑夜之中,用灯光将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起来。
妹岛和世通过边界空间的弱化,内外空间的渗透,成功的在现今都市创造出交流性的建筑,她也因此获得建筑普利策奖这一殊荣。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自古以来与中国文化就有相同之处。希望通过本文对建筑大师妹岛和世的思想,手法,建筑特色的介绍,给国内建筑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大师》编辑部. 建筑大师MOOK丛书·妹岛和世,2008: 6,34
2.http://www.coop-himmelblau.at/
3.日本建筑概述. 曾庆宏,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8
4.日本の新建築北村治哉, 2006):112,376
5.http://www.douban.com/note/122296190/
6.妹岛和世建筑读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关键词:妹岛和世、交流性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113 文献标识码: A
1.1边界空间的弱化
现代都市之中,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筑往往以一种拒绝的姿态,给人一種封闭感以及钢铁的冰冷感,妹岛和世主张破除建筑的壁垒,打破封闭的建筑空间,使建筑与人,建筑与城市,与自然有着交流,做为建筑与城市接轨的边界空间,首当其冲的就要削弱封闭感,与城市空间,与自然有着交流。妹岛和世在处理建筑的边界空间时,采用了弱化边界空间高差的手法。主要包括室内外地坪零高差,建筑幕墙的大面积使用,建筑内外相同元素的使用这三种手法,这三种手法往往是配合使用的,有效的弱化了建筑与城市接轨的边界空间,从而达到了她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交流的目的。
城市与建筑的边界空间对于建筑与城市的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了打破封闭的外墙带来的空间束缚感,将建筑的边界空间与城市空间互动,妹岛和世常常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做为建筑的外墙,妹岛和世的玻璃幕墙使用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为了避免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单调的建筑效果,妹岛和世对各种玻璃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其进行组合使用,有的玻璃取其通透,有的取其模糊。。。各种效果综合使用,从而在边界空间上弱化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界限。具有代表性的是妹岛和世的东京芝浦住宅项目。如图1-1所示,东京芝浦住宅位于东京芝浦区,建于2010年,建筑正面整体采用玻璃幕墙,妹岛和世选取了多种玻璃组合使用,整体使用了大面积通透的玻璃,使建筑界限得到了弱化。在建筑临近的红色建筑实体性很强,在实体的对比下,芝浦住宅显得格外通透。在建筑局部使用了比较模糊的玻璃,使建筑看起来比较自然,各种玻璃的配合使用使建筑外墙的封闭感成功的被弱化,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在边界处有了很好的交流。
妹岛和世的建筑玻璃幕墙的使用手法通常是与建筑地坪的“零高差”使用手法配合使用的。为了使建筑边界空间的界限进一步弱化,妹岛和世往往削弱了建筑内外的地坪,使得建筑内外高差趋于零,建筑内外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幕墙。这样使得人们在建筑外部空间一眼能看到建筑内部空间的全部,室内室外无高差的处理使得建筑仿佛内外贯通了一样,再次的削弱了建筑内外的界限。妹岛和世的建筑内外地坪“零高差”的处理手法并不是绝对的零高差,如果建筑位于较低的地势,建筑外壁采用玻璃幕墙的话,妹岛和世会先对建筑场地进行处理,以利于建筑的排水。例如妹岛和世的金泽世纪美术馆,金泽世纪美术馆位于日本金泽市,建于2004年,因为建筑周边比较平坦,而且地势较高,所以妹岛和世将这种手法运用到了极致,采用了零地坪处理,如图1-2所示,建筑内外完全等高,一层透明玻璃隔着内外空间,成功的将城市空间引入到了建筑空间之中,使得建筑打破了边界的束缚,这种处理使得外墙仿佛不存在,成功的弱化了边界空间,削弱了建筑的封闭感。
妹岛和世在边界的弱化处理上,第三个常用的手法就是建筑内外相同元素的使用,她对于周边环境有着敏锐的把握,巧妙的将建筑周边的环境元素引入到建筑边界中,使得建筑内外空间在边界上给人以相似的亲切感,从而再次削弱建筑边界的束缚感,使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着交流。在周围有山石的场所,她会将石元素引入到边界中,在外墙上使用部分石材做为建筑材料,她会将建筑周边的植物引入到建筑边界,使得建筑内外相互呼应。妹岛和世常常将建筑周边的景色做为建筑的装饰,用玻璃幕墙的倒影将周边环境引入到建筑边界上。
例如在金泽21世纪博物馆中妹岛和世选取了建筑周边的绿化植物,如图1-3所示,妹岛和世将这些植物有意的从建筑外部一直种到建筑内部,相同植物隔着通透性良好的玻璃,使建筑的边界完全被打破,建筑与城市空间在此处得到了融合,与自然也有着交流。
1.2内外空间的渗透
妹岛和世的露台大小不一,形状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给人圆润温和的感觉,妹岛和世喜欢将露台的外围做的比较通透,这样能将引入的城市空间与天井附近的建筑空间都有着交流。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如图1-4所示,妹岛和世在的建筑中运用了大量的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的露台,将城市空间大量的引入到建筑内部,而且建筑外墙与露台的隔断物完全都为玻璃,引入的城市空间继续与天井周边的空间相互交流,完成了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有日本建筑评论家评价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的设计浪费空间,天井面积几乎占据了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里妹岛和世可能只是想表达她对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交流的一种态度,正像她所说的“她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交流”。
对于几何体块围合而成的建筑,妹岛和世往往运用天井,来达到她内外空间融合的目的。妹岛和世的天井是通过建筑几何体块围合而成,天井往往是建筑的中心位置。妹岛和世的天井非常简洁,没有任何装饰,只有简单的开窗,但是天井中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妹岛和世希望将人的视觉从建筑表皮上,转移到感受天井的空间上,与中庭相比,天井面积不大,但是显得比较高耸。当阳光照射到天井时,配合葱绿的植物,一瞬间城市空间与自然被完整的引入到了建筑内部。例如在大仓山宿舍中,如图1-5所示,妹岛和世用几个厚重的几何体块在建筑中心位置围合了天井,天井没有进行装饰处理,只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开窗,在天井中种植着各种植物,人在天井中,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在封闭的建筑内部,而是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就这样妹岛和世成功的将自然空间引入到了建筑内部。
例如妹岛和世的大学多媒体工作室,如图3-17所示,大学多媒体工作室建于1997年,建筑位于距东京2小时车程的岐埠县。是一所大学的多媒体工作室并且为电脑艺术家提供宿舍。妹岛和世将建筑屋顶设计为带抛物曲线的广场,从建筑室外草皮上可以直接上到屋顶,将建筑与周围环境首先牢牢结合在了一起,在建筑屋顶上,妹岛和世大面积的布置了三道宽度不一的玻璃带,有着良好的通透性,将城市空间引入到了建筑内部。玻璃带的下面配有人工采光设施,在夜晚,柔和的灯光透过照射到建筑外部空间,慢慢消散于黑夜之中,用灯光将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起来。
妹岛和世通过边界空间的弱化,内外空间的渗透,成功的在现今都市创造出交流性的建筑,她也因此获得建筑普利策奖这一殊荣。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自古以来与中国文化就有相同之处。希望通过本文对建筑大师妹岛和世的思想,手法,建筑特色的介绍,给国内建筑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大师》编辑部. 建筑大师MOOK丛书·妹岛和世,2008: 6,34
2.http://www.coop-himmelblau.at/
3.日本建筑概述. 曾庆宏,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8
4.日本の新建築北村治哉, 2006):112,376
5.http://www.douban.com/note/122296190/
6.妹岛和世建筑读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