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脾栓塞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

来源 :福建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部分脾脏栓塞治疗多种药物应用无效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8例ITP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后在脾动脉释放聚乙烯醇(polyvingl alcohol,PVA)颗粒,造影观察栓塞满意后拔管,术后监测血小板水平,并随访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近期疗效(术后3个月):4例完全缓解(血小板〉100×10^9/L);2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1月后血小板再次〈10×10^9/L,总有效率75%。远期疗效:1例复发。未出现脾脏液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保
其他文献
我科自2006年7月到2011年12月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233例,经6年随访无1例复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3例患者中,男211例,女22例;年龄22~91岁,中位年龄6
当大陆企业还在为如何发展机械功能部件发愁的时候,2011年,台湾上银科技的销售额已达到近200亿新台币,紧追世界精密机械零部件巨头THK。卓永财,这名曾经的银行家,正实现着他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开展,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方法越来越引起关注。应用普通绷带包扎止血存在操作繁琐、松紧度不易控制、影响静脉回流等缺点,易引起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61例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情况